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强

作品数:62 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理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电子电信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7篇第一性原理
  • 14篇第一性原理研...
  • 13篇分子
  • 11篇动力学
  • 11篇分子动力学
  • 10篇动力学模拟
  • 10篇团簇
  • 10篇分子动力学模...
  • 8篇纳米
  • 6篇铁磁
  • 6篇能隙
  • 5篇原子
  • 5篇热力学
  • 5篇热力学性质
  • 5篇光学
  • 5篇光学性
  • 5篇光学性质
  • 5篇半金属
  • 4篇电子结构
  • 4篇铁磁性

机构

  • 61篇重庆大学
  • 12篇重庆师范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成都科技大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62篇王新强
  • 12篇刘高斌
  • 9篇罗强
  • 9篇毋志民
  • 8篇何焕典
  • 6篇冯庆
  • 5篇肖绪洋
  • 5篇何阿玲
  • 5篇赵兴强
  • 5篇樊玉勤
  • 5篇杨晓红
  • 4篇张文婷
  • 4篇金雷
  • 4篇甘飞
  • 4篇程志梅
  • 4篇方亮
  • 4篇郭培
  • 4篇王连轩
  • 3篇聂招秀
  • 3篇杨媛媛

传媒

  • 26篇原子与分子物...
  • 6篇物理学报
  • 4篇功能材料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2篇2007高技...
  • 2篇2007高技...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光通信技术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1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钢磷化膜形成过程的研究
研究了高温锰系磷化膜在45#钢上的生长过程.分别用SEM和XRD观察和分析了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和成分,测量了磷化膜膜重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磷化膜的晶体颗粒为块状,主要成分是(MnFe)5 H2·(PO4)4·4H2...
金雷王新强赵兴强张文婷郭培方亮
关键词:碳钢磷化处理磷化膜
Ga_(2n)(n=1~4)团簇自旋极化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对Ga_(2n)(n=1~4)团簇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结合能计算,并对其电子结构及成键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a_2,Ga_4团簇的基态都是自旋极化态,Ga_6团簇的能量局域极小的八面体结构也具有自旋极化;这些团簇的最外层分子轨道的空间分布是对称的,最外层分子轨道之间的能量相差很小,最外层分子轨道的近简并引起了自旋极化;对称性较高的团簇容易形成近简并的最外层分子轨道.
王连轩王新强樊玉勤刘高斌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自旋极化
HgTe小团簇几何结构与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计算了团簇(HgTe)n(n=1—8)的基态几何结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的能隙、结合能等,比较了团簇(HgTe)n和(CdSe)。基态结构,能隙与结合能随尺寸变化关系的差异等.
王新强罗强何焕典李波
关键词:基态结构结合能能隙
铜原子纳米团簇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uN(N=80、140、216、312、408、500、628和736)纳米团簇在热化和冷凝过程中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模型采用的是John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铜团簇的熔点和凝固。点随其尺寸线性增加,并逐渐向大块晶体靠拢;所有团簇的凝固。羔都低于熔点,出现凝固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在熔点和凝固点附近,团簇都具有负热容特性,负热容是由相变前后团簇内部结构突变引起的。
毋志民王新强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热力学
金及二元合金团簇吸附小分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小分子(CO,O2)在Au32和Au20Pd12团簇(正二十面体结构)表面上的单吸附行为以及O2和H2O在这两个团簇上的共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O或者O2在Au20Pd12团簇上的吸附较Au32强;当O2和H2O共同吸附到Au32和Au20Pd12团簇表面时,由于有H2O分子的加入,O2在这两个团簇上的活性增强了。
王雪方王新强
关键词:金团簇第一性原理
大尺寸贵金属纳米团簇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原子嵌入势模拟了大尺寸金(n=1136~1556)、银(n=1088~1724)、铜(n=1000~1600)、铂(n=1004~1800)原子纳米团簇的熔化过程,得出了相应纳米团簇的势能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热容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研究了各种原子纳米团簇熔点与其团簇尺寸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团簇的熔点随团簇尺寸增大而升高,并逐渐向大块晶体靠拢.所有纳米团簇在熔化过程中在熔点附近都出现负热容现象,通过对团簇熔化前后结构的比较,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毋志民刘莉王新强
关键词:熔点
Cr掺杂AIN半导体电磁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09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分别计算了无掺杂和掺杂过渡金属Cr原子的AIN半导体的电磁性质,结果表明,掺杂后AIN由半导体转变为半金属,并具有较宽的半金属能隙。当掺杂浓度为25%、12.5%、5.6%o时,半金属能隙分别为0.8eV、1.1eV、1.2eV。以掺杂浓度为12.5%的Cr-AIN(2×2×1)为例,详细分析了其能带结构、态密度分布和电子布居数以及磁矩等。
樊玉勤王新强王连轩胡凯燕
关键词:AIN电磁性质态密度
Si掺杂的铁磁形状记忆合金Co_(50)Ni_(21)Ga_(29)Si_x的物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成功生长了Co50Ni21Ga29:Si(x=1,2)单晶样品,对其磁性,马氏体相变及其相关性质进行了细致的测量.发现掺Si成分的单晶具有非常迅速的马氏体相变行为、2.5%的大相变应变、大于100ppm的磁感生应变和4.5%的相变电阻.进一步研究指出,在CoNiGa合金中掺入适量Si元素,能够降低材料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减小相变热滞后,提高材料的居里温度,并使得磁性原子的磁矩有所降低.尤其重要的是Si元素的添加能够增大材料马氏体的磁晶各向异性能,改善马氏体变体的迁移特性,从而获得更大的磁感生应变.
刘国栋王新强代学芳柳祝红于淑云陈京兰吴光恒
关键词:铁磁形状记忆合金HEUSLER合金
TiO_2-KTaO_3复合薄膜制备与湿敏传感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法制备了单层和双层TiO2-KTaO3薄膜,并在不同的温度下退火1h,研究了该薄膜的湿敏传感特性。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薄膜的形态特性,发现该薄膜具有纳米颗粒和毛细多孔结构。环境湿度变化从12%RH^97%RH的变化过程中,在500℃下退火的TiO2/KTaO3薄膜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比单层薄膜,双层薄膜显示出有更大的电阻变化范围。还研究了TiO2/KTaO3薄膜的湿敏传感机理。
冯庆王新强杨晓红刘高斌
关键词:湿度传感器溶胶凝胶法旋涂法TIO2
银、钴和铂原子纳米团簇熔化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银、钴和铂原子纳米团簇的熔化过程,模型采用的是Joh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较大原子数目的纳米团簇其熔点随尺寸单调增加,而较小原子数目的团簇熔点和尺寸呈现无规则变化;大多数团...
毋志民何焕典罗强王新强肖绪洋甘飞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团簇纳米材料微观结构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