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57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疼痛
  • 9篇病理
  • 8篇神经病
  • 8篇神经病理
  • 8篇病理性
  • 8篇病理性疼痛
  • 7篇神经病理性
  • 7篇神经病理性疼...
  • 7篇中药
  • 6篇中医
  • 5篇炎症
  • 4篇药理
  • 4篇药理学
  • 4篇乳香
  • 4篇神经炎
  • 4篇神经炎症
  • 4篇首乌
  • 4篇细胞
  • 4篇挥发油
  • 3篇信号

机构

  • 57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内蒙古医科大...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河北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通化金马药业...

作者

  • 57篇王超
  • 23篇刘振丽
  • 23篇宋志前
  • 20篇王淳
  • 19篇林娜
  • 13篇李青
  • 12篇夏磊
  • 9篇吕署一
  • 8篇刘春芳
  • 7篇徐世杰
  • 6篇苏晓慧
  • 5篇毛霞
  • 4篇曾林燕
  • 4篇杨菲
  • 4篇刘寨华
  • 4篇魏征
  • 4篇顾艳丽
  • 3篇刘元艳
  • 3篇王震
  • 3篇曹玉娜

传媒

  • 13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中国中医基础...
  • 7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转化医学电子...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中药杂...
  • 1篇2009现代...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炎症网络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痛痹要方乌头汤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乌头汤缓解NP的炎症网络调控机制。前期基于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小鼠模型,通过全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SNL发病相关基因集及乌头汤干预SNL药效相关基因集。本研究中"疾病基因-药物效应基因"互作网络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乌头汤的镇痛网络靶标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富集显著性最高(P=4.04E-12),其中AKT激酶、MAP激酶的激酶4(MAP kinase kinase 4,MKK4)、终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转录因子AP-1(JUN)与N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神经炎症密切相关。基于SNL大鼠模型的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乌头汤可显著升高SNL大鼠的机械痛阈值(P<0.01)和冷痛阈值(P<0.05);机制层面的验证结果表明,SNL大鼠术后脊髓组织中AKT、MKK4、JNK和JUN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01);乌头汤可上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AKT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P<0.001),并降低促进神经炎症的MKK4、JNK和JUN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P<0.01)。上述结果表明,乌头汤可有效缓解SNL大鼠的疼痛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KT-MKK4-JNK-JUN信号轴而缓解神经炎症。本研究丰富了经方乌头汤治疗痛痹的科学内涵,也为基于NP发病机制的多靶点镇痛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方法学示范。本研究中的动物实验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郭秋岩李玮婕王超曹人郦李泰贤毛霞王晓月郭敏群张彦琼林娜
关键词:乌头汤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炎症网络药理学
蒙药那如-3指纹图谱的HPLC-DAD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蒙药那如-3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色谱柱ODS-C18(250×4. 6 mm,5μm),流动相甲醇-0. 1%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 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235,343 nm。结果通过10批次蒙药那如-3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分析,建立了蒙药那如-3的对照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本)",计算出10批次蒙药那如-3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 9以上,并以单味药材与蒙药那如-3的HPLC图谱进行比较,归属了主要色谱峰。结论以胡椒碱为参照峰,280 nm波长下标识了25个共有峰,建立了蒙药那如-3指纹图谱。此方法准确性好,可靠快捷,重复性好,初步确定了主要色谱峰的处方来源,为以后更好地全面控制复方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曹人郦于永辉顾艳丽林娜林娜李海鸥王超刘勋王小凤杨彩静
关键词:蒙药那如-3HPLC指纹图谱制草乌荜茇诃子
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神经病理性疼痛(NP)仍然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疾病,靶向神经传导干预效果有限且常伴中枢副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在NP病理演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NP治疗提供了新靶点。本文重点概述了近年来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调节NP的分子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期望为NP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曹人郦袁蓓顾艳丽王超林娜
关键词:中医药
一种同时测定乳香或炮制品挥发油和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测定乳香或乳香炮制品中挥发油和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为取乳香或乳香炮制品,置圆底烧瓶中,加水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
刘振丽宋志前夏磊王超李青王淳刘志忠
益气除痰方联合顺铂对肺癌耐药皮下移植瘤生长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观察益气除痰方(以下简称中药)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耐顺铂A549/DD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组织中Bax、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肺腺癌耐顺铂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高剂量组,顺铂组,低、高联合化疗组;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顺铂组抑瘤率为10.11%,低、高联合化疗组抑瘤率为28.09%、43.82%;与顺铂组比较,低、高联合化疗组瘤重、瘤重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透射电镜下各联合化疗组呈典型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顺铂组比较,各联合化疗组移植瘤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高联合化疗组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最高,Bcl-2蛋白表达量最低,Bcl-2/Bax比值降低,与模型组和顺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除痰方与顺铂联用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其抗耐药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提高A549/DDP细胞对顺铂敏感性,促进耐药肺癌细胞凋亡有关。
李元滨李元滨林丽珠王超陈昌明杨建猛郗昕
关键词:肺癌顺铂BAX多药耐药
首乌片致肝损害16例回顾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首乌片肝损害病例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检索1972-2009年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首乌片肝损害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的16例患者有15例报道出现黄染,另外主要症状为胃纳差、乏力、恶心、尿黄等,肝功能诊断指标异常。停止服用首乌片并给予治疗,在半个月到3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在服用首乌片时应加强监控,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宋志前薛庆海刘振丽王超王淳吕署一刘岩
关键词:首乌片肝损害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整合组方规律发掘白脉软膏治疗白脉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功效组配伍特点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基于系统理论思想从网络视角探索白脉软膏治疗白脉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功效组配伍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获得白脉软膏的化学成分及对应的候选靶标谱,根据白脉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疼痛、慢性疼痛和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4种疾病/症状为关注点,在人类表型本体(HPO),DisGeNET等数据库收集白脉病相关的疾病基因集,构建"白脉软膏活性成分靶标-白脉病相关基因集"相互作用网络,在此基础上筛选其核心网络节点并进行富集分析,探讨白脉软膏组方中活血通络组(姜黄、麝香、碱花),行气止痛组(肉豆蔻、甘松、藏菖蒲),温经散寒通络组(干姜、花椒、藏茴香)和健脾温肾强骨组(阳起石、甘草)4个功效组配伍治疗白脉病的作用机制。结果:白脉软膏所含4个功效组富集的通路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功能、炎症-免疫系统调节和机体能量代谢3个模块,各模块间通过共有靶标基因关联又各有侧重。其中,活血通络组和行气止痛组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可概括为活血补气和醒神开窍;行气止痛组和健脾温肾强骨组主要用于推动机体气机运行,促进血液化生,增强机体免疫,维持炎症-免疫系统的调节;健脾温肾强骨组和温经散寒通络组主要通过补脾益气及温热药性来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全方分析侧重挖掘白脉软膏从多维度、多层次干预白脉病的作用机制,各功效组强调其在神经系统功能、炎症-免疫调节、机体能量代谢中各有侧重的作用特点,2种网络分析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结论:白脉软膏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机体炎症-免疫系统平衡及干预机体能量代谢的整合效应来发挥其对白脉病的治疗作用,相关研究可为白脉软膏作用机制�
刘毓东毛霞张苏雅周方婷杨菲王潇潇陶雪莹王超林娜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白脉病配伍特点网络药理学
基于五脏相音原理的在体谐振检测与反馈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名称智能语音技术支持的中医闻声诊自动化系统,系统包括:(一)基础信息测量与输入模块,(二)干预设定与状态监护模块,(三)数据生成模块,(四)干预策略分析与过程优化控制模块,(五)超域数据库生成模块。系统基于共振原理...
芦煜王超于长颖张学帅叶鹏飞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瓜蒌与制川乌反药配伍组合的祛痰镇咳作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瓜蒌与制川乌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和咳嗽次数为指标,观察瓜蒌和制川乌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多数配比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瓜蒌有祛痰作用而制川乌没有,瓜蒌与制川乌配伍存在拮抗作用,且瓜蒌-制川乌为1∶2时拮抗作用最大。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所有配比均能降低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瓜蒌与制川乌分别都有镇咳作用,但二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论:瓜蒌与制川乌配伍能拮抗瓜蒌的祛痰作用,但对镇咳效用没影响。
孙丹妮汪倩倩王超刘春芳柳伟伟林娜
关键词:十八反瓜蒌制川乌祛痰镇咳
经典名方举元煎古今文献考证与现代临床运用分析
2025年
经典名方举元煎被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本研究采用溯源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比分析法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举元煎的药物组成、历史沿革、药物基源、药物炮制、药物剂量、煎服方法、主治功效和现代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结果显示,举元煎最早见于明代医家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组方思路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及张元素、李杲相关学术思想。组成为人参14.92 g、黄芪14.92 g、白术5.60 g、甘草5.60 g、升麻2.24 g,加水300 mL,煎至150 mL,温服。炮制上,人参生品入药,黄芪蜜炙,甘草、升麻清炒,白术土炒。现代临床上,其疾病谱涉及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在中医药防治各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探讨了举元煎作用途径及靶点,从侧面体现了其益气固摄的作用。本研究可为经典名方举元煎的临证选方用药及后续实验、成药开发等提供参考。
胡东森解粲然张向阳施嘉伟张林王超
关键词:经典名方举元煎《景岳全书》网络药理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