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菁
-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海马区乙酰化蛋白组学探讨原络通经针法对AD模型小鼠记忆损伤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基于海马区乙酰化蛋白组学探讨原络通经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记忆损伤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10只,模型组和针刺组小鼠腹腔注射东莨菪碱溶液[100 mg/(kg·d)],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注射7d造模。针刺组小鼠采用原络通经针法进行针刺(1次/d),空白组和模型组进行相同时间和程度的捉抓,连续干预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 MS/MS)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乙酰化修饰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的逃避潜伏期、逃逸路径长度均明显缩短,第2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长,通过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多,识别指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海马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明显减少。LC MS/MS分析显示,与空白组及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乙酰化修饰整体水平增高。通过乙酰化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筛选出5个关键枢纽蛋白为Hspa8、Rab7a、Nsf、Ezr、Cfl1,模型组中该5个关键枢纽蛋白无乙酰化修饰,而针刺组该5个关键枢纽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结论:原络通经针法能有效改善AD模型小鼠记忆损伤,减轻海马区病理损害,可能与海马区关键枢纽蛋白乙酰化修饰有关。
- 邢菁徐佳史珊怡陈奥郭文海
- 关键词:原络通经针法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记忆损伤
- 针刺对痴呆小鼠线粒体mPTP相关蛋白的调整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孔开放相关蛋白亲环蛋白D(CypD)、线粒体Aβ(Aβ)的调控作用,探讨"三焦针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机制。[方法]选取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为模型,采用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小鼠皮质、海马线粒体Aβ、CypD含量的变化,以及"三焦针法"对其的影响。[结果]SAMR1正常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线粒体中Aβ42、CypD表达较低,SAMP8对照组小鼠皮质海马线粒体中Aβ42、CypD表达上调,针刺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线粒体中Aβ42、CypD表达,相对于SAMP8对照组下调或有下调趋势。[结论]"三焦针法"具有调整SAMP8鼠神经元线粒体皮质、海马Aβ42、CypD含量的作用。
- 付于邢菁郭睿婧刘宇婧郝婷婷
- 关键词: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线粒体
- “原络通经”针法调节痴呆小鼠肠道菌群微生态及肠道SCFA代谢的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原络通经”针法调节痴呆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肠道SCFA代谢的机制研究。方法SAMP8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对照组、原络通经组、百会针刺组,每组6只;以SAMR1同品系正常小鼠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治疗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表达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β_(1-42)和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表达情况,16S rRAN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肠道短链脂肪酸(SCFA)。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增加,原络通经组和百会针刺组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减少,且原络通经组改善更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脑组织Aβ_(1-42)和APP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原络通经组和百会针刺组基因表达显著减少,且原络通经组改善更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原络通经组和百会针刺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增高,且原络通经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原络通经疗法与百会针刺均可改善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降低脑组织Aβ_(1-42)和APP基因表达,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而原络通经疗法疗效更优。
- 徐佳陈奥史珊怡马伯艳郭文海邢菁
- 关键词:痴呆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 三焦针法对痴呆模型鼠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活性氧簇的影响
- 目的:探讨针刺对快速老化鼠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活性氧簇的调节。方法:运用快速老化鼠SAMP8 和正常老化鼠SAMR1 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三焦针法”(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应用荧光指示剂及荧光探针标记,观察针刺对...
- 郝婷婷付于邢菁郭睿婧刘宇婧
- 关键词:线粒体ROS
- “原络通经”针刺法治疗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究“原络通经”针法防治痴呆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SAMP8小鼠18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原络通经”针刺组、百会针刺组,每组6只;以SAMR1同品系正常小鼠6只作为对照,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治疗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TUNEL检测小鼠脑海马组织的细胞凋亡,ELISA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Aβ40、sAPPα、sAPPβ表达,探究“原络通经”针法改善痴呆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1)与SAMR1小鼠比较,SAMP8小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与SAMP8空白组比较,“原络通经”针刺组和百会针刺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1);“原络通经”针刺组与百会针刺组比较,小鼠在治疗后水迷宫检测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且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多(P<0.01);与百会针刺组比较,“原络通经”针刺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且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增加(P<0.01)。(2)SAMR1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形态饱满,形态正常,虽有细胞凋亡,但数量少,SAMP8空白组小鼠海马组织凋亡数量明显增多,与SAMR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AMP8空白组比较,“原络通经”针刺组和百会针刺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与百会针刺组比较,“原络通经”针刺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SAMR1组比较,SAMP8组小鼠海马组织中Aβ40蛋白表达增加,而sAPPα、sAPPβ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络通经”针刺组和百会针刺组小鼠海马组织中Aβ40表达明显降低,而sAPPα、sAPPβ表达增加;与百会针刺组比较,“原络通经”针刺组小鼠海马组织中Aβ40含量降低,而sAPPα、sAPPβ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络通经”针刺法与百会针刺法治疗均可以改善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原络通经”针刺法疗效
- 史珊怡邢菁陈奥徐佳武良群马伯艳郭文海
- 关键词:针刺淀粉样蛋白淀粉样前体蛋白
- 针刺对快速老化鼠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活性氧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针刺对快速老化鼠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活性氧簇的调节。[方法]运用快速老化鼠SAMP8和正常老化鼠SAMR1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三焦针法"(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应用荧光指示剂及荧光探针标记,观察针刺对小鼠皮层、海马线粒体钙离子浓度以及活性氧簇含量的影响。[结果]SAMP8对照组皮层、海马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活性氧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针刺组表达下调并趋向正常组;非穴组表达上调,与针刺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能明显抑制线粒体内钙离子的蓄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非穴位的针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刺激,加速氧化损伤。
- 郝婷婷付于邢菁郭睿婧刘宇婧
- 关键词:针刺线粒体活性氧簇钙离子
- “三焦针法”对痴呆小鼠线粒体膜通道孔活性的调控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三焦针法"对痴呆小鼠mPTP活性及Bcl-2蛋白的调控,以探究"三焦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为模型、以SAMR1为正常对照组,通过使用Western-blot、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TUNEL法等方法,观测各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的mPTP活性、Bcl-2蛋白含量变化、细胞凋亡情况及"三焦针法"对其影响。结果:SAMR1组小鼠皮质与海马mPTP活性较低,而SAMP8组小鼠皮质与海马mPTP活性增强,针刺组mPTP活性较SAMP8组相比明显降低。SAMP8组与SAMR1组比较,小鼠皮质与海马线粒体Bcl-2蛋白显著下调;针刺组与SAMP8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上调。SAMP8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的细胞凋亡情况与SAMR1组相比,有明显升高趋势;针刺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细胞凋亡情况较SAMP8组相比有下降趋势。结论:"三焦针法"具有调控SAMP8小鼠mPTP活性及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
- 王亮邢菁郭睿婧韩秀娣付于
- 关键词:三焦针法BCL-2蛋白阿尔茨海默病细胞凋亡
-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皮肤病,以春、秋季多见,好发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并包含笔者对带状疱疹的初步认识。
- 邢菁付于
- 关键词:带状疱疹刺络拔罐
- “原络通经”针法对SAMP8小鼠认知障碍及海马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原络通经”针法对SAMP8小鼠认知障碍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原络通经”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诱导的小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只SAMR1同品系小鼠作为SAMR1正常对照组;另选取18只SAMP8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MP8空白组、SAMP8+“原络通经”针刺组和SAMP8+百会针刺组,每组各6只。其中SAMP8空白组每日定时抓取绑定不针刺,SAMP8+“原络通经”组针刺丰隆、太白、太溪、飞扬及百会穴,SAMP8+百会穴组仅针刺百会穴。各组针刺1次/d,干预30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认知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损伤程度;TUNEL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突触素(SYN)和突触后膜蛋白-95(PSD-95)的表达;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40(Aβ_(40))、磷酸化tau(p-tau)含量。结果 (1)与SAMP1组比较,其余3组小鼠逃逸路径、逃避潜伏期延长,第2象限停留的时间缩短,通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和进入旷场中心区域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MP8空白组比较,“原络通经”组与百会穴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均缩短,第2象限停留的时间延长,通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和进入旷场中心区域次数增加,且“原络通经”组小鼠改善情况优于百会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小鼠海马组织HE与TUNEL染色显示,SAMR1组小鼠神经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排列有序,凋亡细胞数量少;与SAMR1组相比,SAMP8空白组小鼠神经细胞出现皱缩,数目减少,形态、排列不规则,空泡增加,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SAMP8空白组相比,“原络通经”组与百会穴组小鼠病理形态明显改善,凋亡细胞数量减少,且“原络通经”组优于百会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SAMR1组比较,SAMP8空白组小鼠海马组�
- 邢菁史珊怡徐佳武良群陈奥郭文海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原络通经针法凋亡
- 针刺对SAMP8鼠升血作用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SAMP8鼠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影响,探讨"三焦针法"的升血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8月龄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随机分为对照组(P8组)、针刺组和非经非穴组;同源正常老化的SAMR1鼠作为正常老化对照组(R1组)。针刺组运用韩景献教授"三焦针法",R1组和P8组不予针刺。15 d后取血测定小鼠各血球计数,分析针刺对SAMP8鼠血细胞数的影响。结果快速老化SAMP8鼠血细胞数低于正常老化SAMR1鼠,予针刺治疗后,SAMP8鼠血细胞数增加,其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结论 "三焦针法"可以促进血细胞增加,提高升血能力,可运用于防治贫血。
- 贺静刘云鹤邢菁于建春
- 关键词:针刺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