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荣
- 作品数:36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U2依赖型mRNA剪接体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 探讨U2依赖型mRNA剪接复合体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风险关联.方法 采用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筛查阶段采用Openarray中通量分型技术对U2依赖型mRNA剪接复合体的关键基因(U2AF1、U2AF2、SRSF1、SRSF2、SF3B1、SF3A1、SF1和PRPF40)的21个潜在功能标签SNP位点在筛查人群(武汉地区378例新发肝癌病例和461例非肿瘤对照)中进行基因分型;对筛查阶段得到的阳性位点进一步在验证人群(北京地区428例新发肝癌病例和647例非肿瘤对照)中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进行验证.采用加法交互模型分析吸烟/饮酒及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两阶段人群中均观察到SF3A1基因的rs5994293与肝癌发病风险存在显著关联.合并分析显示,以携带TT基因型者为参照,携带G等位基因者的肝癌发病风险降低30%(OR=0.70,95%CI:0.58 - 0.84,FDR-P=0.000 5);合并阶段在HBsAg阴性者中观察到吸烟合并饮酒和rs5994293 TT基因型之间存在加法交互作用.结论 携带SF3A1 rs5994293 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肝癌发生风险,但仍需大样本研究及功能研究的验证。
- 宋伟朱贝贝田瑶钟荣田晶缪小平王丽
- 关键词:肝癌吸烟饮酒单核苷酸多态性
- 基于ERCC5基因及环境多环芳烃暴露交互作用的肺癌辅助诊断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RCC5基因及环境多环芳烃暴露交互作用的肺癌辅助诊断方法,具体为根据待诊断对象的rs17655基因携带情况、SNP的不同种基因型、性别、年龄、吸烟与否、吸烟包年数和尿液中尿3‑羟基菲的浓度,共同判定肺...
- 鲁青程黎明缪小平刘慧敏江顺利钟荣周爽
- 文献传递
- 基于常见遗传变异和传统风险因素的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 基于结直肠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的易感位点,联合传统风险因素建立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对1 06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 880例健康对照的21个GWAS候选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通过遗传风险评分(GRS)和加权遗传风险评分(wGRS)计算显著候选位点的联合效应.以不同方式组合遗传风险评分和传统风险因素,构建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优劣性.结果 7个候选位点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显著相关.随着风险评分的升高,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也随之升高(GRS:P=0.002 6,wGRS:P<0.000 1),相比于四分位分组中最低一组,GRS和wGRS最高的一组OR值分别为1.33 (95%CI:1.12~1.58,P=0.001 0)和1.76 (95% CI:1.45 ~ 2.14,P<0.000 1).联合传统风险因素和wGRS的模型为最优模型,其曲线下面积为0.593(95%CI:0.573~ 0.613).结论 结直肠癌易感位点间存在显著的联合作用.相比于传统风险因素模型,传统风险因素结合加权遗传风险评分模型能更好预测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 李娇元常江朱颖杨洋龚雅洁柯俊涛娄娇钟荣龚静夏肖萍缪小平
- 关键词:结直肠癌单核苷酸多态性
- 一种食管癌辅助诊断SNP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管癌辅助诊断SNP标志物及其应用,包括rs2241057和rs138478634两个SNP位点。本发明通过针对rs2241057和rs138478634位点进行巧妙的引物和探针设计,能够依靠荧光定量PCR...
- 缪小平常江钟荣田剑波朱颍
- 文献传递
- 剪接蛋白U2AF65基因多态性和吸烟交互作用与胰腺癌风险的关联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U2小核糖核蛋白体辅助分子U2AF35和U2AF65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吸烟交互作用与胰腺癌风险关联。方法采用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筛查阶段采用Openarray中通量分型技术对筛选出的U2AF35和U2AF65基因4个潜在功能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研究对象(武汉地区298例原发胰腺癌病例和525例非肿瘤对照)中进行基因分型;对筛查阶段的阳性位点进一步在验证人群(北京地区413例原发胰腺癌病例和557例非肿瘤对照人群)中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进行验证。并采用加法交互模型分析基因和吸烟交互作用对胰腺癌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筛查阶段U2AF65基因的rs310441和rs310445与胰腺癌发病风险均存在显著关联。对rs310445进行验证后发现,以携带TT基因型者为参照,携带C等位基因者的胰腺癌发病风险增加,合并两阶段人群的OR值为1.31(95%CI:1.07~1.60,P=0.010)。合并人群观察到吸烟和rs310445 C等位基因之间的协同作用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协同指数为2.08(95%CI:1.37~2.78)。未发现U2AF35位点多态与胰腺癌发生风险相关。结论 U2AF65 rs310445 C等位基因与吸烟协同作用可能增加胰腺癌发生风险,但仍需大样本研究验证。
- 田晶朱贝贝田瑶钟荣缪小平王丽
- 关键词:吸烟胰腺癌单核苷酸多态性
-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易感性
- 缪小平常江钟荣刘丽朱贝贝
- 该项目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2009年以来,项目组基于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策略,采用多中心、大样该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从癌变通路关键基因间互作、全基因组水平基因-环境交互以及肿瘤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 MicroRNA-122结合区遗传变异IL-1A rs3783553与慢性HBV感染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A(IL-1A)基因3′UTR区遗传变异rs3783553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病例1 271例,自发性乙肝病毒清除者1 298例。采用ABI7900HT的TaqMan基因分型技术对遗传变异位点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间人口学特征分布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s3783553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风险的影响。结果遗传变异位点rs3783553插入(TTC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风险显著低于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OR=0.71,95%CI=0.61~0.84)。每增加1个插入等位基因,携带者患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降低21%(OR=0.79;95%CI=0.70~0.89)。结论IL-1A基因3′UTR区的遗传变异位点rs3783553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有显著关联。
- 陈雪琴王英娄娇杨洋龚雅洁朱颖向成钟荣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例对照研究
- 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延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就诊延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就诊制定相应的措施。方法:结合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和武汉市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从中筛选出在调查前6个月内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痰中带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结果: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显示,影响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延误的因素有年龄、职业、户籍、结核病认知评分和咯血(<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正式就诊延误的因素有医保、慢性呼吸道疾病、咯血和呼吸困难,其相应的RR(95%CI)分别为3.633(1.286-10.258)、2.212(1.290-3.793)、4.608(2.288-9.280)和2.524(1.411-4.514)。结论: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就诊存在一定程度的延误,医保、初次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影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正式就诊延误的主要因素。
- 汪鹏段琼红李新跃王卫华钟荣吕静田祎聂绍发
- 关键词:就医行为结核
- 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武汉市3个城区中随机抽取4个社区为研究现场,从5668名受检对象中筛选出在调查前6个月内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痰中带血者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5.1%,调查对象对于肺结核的传染途径知晓率较高(78.7%),但对国家关于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的免费政策知晓率较低(44.8%)。核心信息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籍(OR=2.732,95%a:1.018~7.330)、文化程度(OR=2.770,95%CI:1.107~6.933)、婚姻状况(OR=5.004,95%CI:1.881~13.311)是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对象对于肺结核的态度行为状况:38.2%的人觉得结核病是一种羞耻或受人歧视的疾病,34.1%的人会因患病而感到害怕或绝望。结论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肺结核核心知识知晓率还较低,要根据户籍、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
- 汪鹏段琼红李新跃钟荣吕静田祎聂绍发
- 关键词:结核健康知识健康教育
- 湖北省755例狂犬病病例潜伏期的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对2006—2015年间湖北省上报的狂犬病个案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湖北省狂犬病潜伏期长短的多种因素,为全省制定切实可行的狂犬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5年间湖北省各地上报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将个案数据录入Epidata 3.1软件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对潜伏期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755例个案中,潜伏期最短在24 h内(0 d),最长达18 406 d,平均潜伏期(中位数)为66 d。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与年龄、职业、暴露程度、暴露部位、伤口处置情况、伤口挤压出血、冲洗、消毒、缝合处理、暴露后被动免疫、暴露后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和伤人动物来源12个因素相关(P<0.05)。结论湖北省狂犬病病例潜伏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暴露程度、暴露部位、伤口处理、暴露后免疫情况等。
- 王兆王兆钟荣
- 关键词:狂犬病潜伏期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