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海峰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热带
  • 2篇热带印度洋
  • 2篇海温
  • 2篇表层海温
  • 2篇次表层
  • 2篇次表层海温
  • 1篇汛期
  • 1篇汛期降水
  • 1篇增殖
  • 1篇中国汛期降水
  • 1篇杀瘤
  • 1篇杀瘤活性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增殖
  • 1篇纬向
  • 1篇纬向风
  • 1篇纬向风异常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浸润
  • 1篇鳞癌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3篇钱海峰
  • 1篇殷永红
  • 1篇倪允琪

传媒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热带印度洋次表层偶极子模态及其1997/1998年过程诊断分析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利用EOF分解及相关统计方法研究了热带印度洋 40 0m以上的次表层海温异常并对1 997/ 1 998年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热带印度洋次表层 40 0m以上的部分海温距平最大是在 1 0 0m左右的深度 ,就整个热带印度洋而言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次表层 60m以上出现了变暖的趋势 ,而 80m以下则出现了降温的趋势。同时在热带印度洋次表层 80m深度存在着比海表更强的偶极子模态。 1 997/ 1 998年发生在印度洋海表东冷西暖型的偶极子事件 ,是东印度洋次表层的海温正距平西传的结果 ,而海温正距平的西传与热带印度洋上东风异常有关 。
钱海峰殷永红倪允琪
关键词:热带印度洋EOF分解次表层海温过程诊断分析
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及其与中国汛期降水关系的研究
该文利用XBT海温场资料研究分析了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变化的特征及其与中国汛期降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热带印度洋次表层偶极子模态与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暖事件的关系,发现和提示了一些新的事实和规律.
钱海峰
关键词: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异常纬向风异常中国汛期降水
几种免疫调节剂对口腔鳞癌浸润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杀瘤活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IL-4、GM-CSF和香菇多糖对口腔鳞癌浸润淋巴细胞(TIL)的体外培养和细胞毒效应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将手术切取的标本通过酶消化加机械分离法提取TIL,分成4组。以单纯加IL-2培养的TIL为对...
钱海峰
关键词:口腔鳞癌免疫调节剂淋巴细胞浸润杀瘤活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