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勤耘

作品数:25 被引量:339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缺血
  • 7篇脑缺血
  • 6篇电针
  • 5篇灶性
  • 3篇代谢
  • 3篇胰岛
  • 3篇灶性脑缺血
  • 3篇脂肪
  • 3篇脂联素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小鼠
  • 3篇局灶
  • 3篇局灶性
  • 3篇发病
  • 3篇发病机制
  • 3篇肥胖
  • 2篇多克隆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25篇马勤耘
  • 9篇许能贵
  • 6篇宁光
  • 5篇袁国跃
  • 5篇许冠荪
  • 5篇陈名道
  • 5篇王卫庆
  • 4篇王计秋
  • 4篇周逸平
  • 4篇王月兰
  • 4篇刘瑞欣
  • 4篇洪洁
  • 3篇陈茂培
  • 3篇汪克明
  • 3篇朱舜丽
  • 3篇张翼飞
  • 3篇李小英
  • 3篇陈霞
  • 3篇李雪松
  • 2篇易玮

传媒

  • 3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内脏脂肪含量与ghrelin分泌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大鼠内脏脂肪含量对ghrelin分泌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分别制成正常大鼠模型组、高脂大鼠模型组及减重大鼠模型,使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全扫,计算大鼠内脏脂肪组织面积,从而计算出内脏脂肪含量,并根据内脏脂肪含量将所有大鼠重新分为A组(内脏脂肪含量<3%)、B组(3%≤内脏脂肪含量<6%)、C组(6%≤内脏脂肪含量<9%)、D组(内脏脂肪含量≥9%),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ghrelin的含量,进一步分析大鼠内脏脂肪含量与ghrelin分泌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正常饲料喂养大鼠相比,高脂饮食后大鼠体质量与内脏脂肪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而肥胖大鼠减重后,体质量与内脏脂肪含量均下降(P<0.01),尤其内脏脂肪含量下降更为明显(P<0.01)。(2)与A组内脏脂肪含量相比,B组、C组、D组内脏脂肪含量分别是A组的3.15倍、5.84倍、7.69倍。B组与A组之间ghrelin的分泌无显著差异(P>0.05);C组、D组ghrelin的分泌较A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不同内脏脂肪含量的大鼠,其ghrelin的分泌不同,在内脏脂肪含量相差较明显时,ghrelin分泌的下降才具有显著差异。
李雪松李荣英杜文华马勤耘马俊花陈霞赵双霞袁国跃宋怀东
关键词:GHRELIN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33
1999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选用凝团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在局灶性缺血区(脑皮质)和非缺血区(脑干)的NE、DA 和5-HT在造模致缺血60m in 后和电针督脉经穴“百会”、“大椎”10m in 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脑缺血后在大鼠缺血区(脑皮质)出现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显著降低,以DA、5-HT下降最为明显(P< 0.01),NE也有显著下降(P< 0.05)。而在脑缺血加电针组,则发现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均有非常显著的回升(P< 0.01)。在非缺血区(脑干),造模致脑缺血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 0.05),但给予电针后,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结论:电针可升高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纠正脑缺血后中枢单胺类递质的代谢紊乱,从而保护脑缺血性损害。
许能贵马勤耘朱舜丽陈全珠焦洁
关键词:电针局灶性脑缺血单胺类神经递质
2/100Hz电针抑制吗啡戒断大鼠中枢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 2 / 10 0Hz电针 (electroacupuncture,EA)对吗啡戒断大鼠中枢相关区域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nNOS)表达的影响。 方法 :给大鼠腹腔注射 (i.p .)递增量吗啡 10d ,造成大鼠对吗啡的依赖。在最后一次注射吗啡后 12和 2 4h分别给予 2 / 10 0HzEA 30min。电针结束后 30min ,取大鼠脊髓和脑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 ,对脊髓腰膨大 (L4 L5)、蓝斑 (locuscoeruleus ,L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eriaqueductalgray ,PAG)nNOS的原位表达进行观察及半定量分析。 结果 :吗啡戒断大鼠脊髓L4 L5第X板层、LC及PAG腹外侧区的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 ,L4 L5第I IV板层、LC及PAG的nNOS的免疫染色光密度 (D)明显增强 ;给予 2 / 10 0HzEA后 ,吗啡戒断大鼠上述部位的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 ,nNOS的D值显著降低。结论 :2 / 10 0HzEA能抑制吗啡戒断大鼠中枢相关区域nNOS的表达 。
崔彩莲马勤耘吴鎏桢李雪魏娜韩济生
关键词:电针一氧化氮合酶吗啡依赖戒断综合征
LGR4对遗传性肥胖小鼠的体重和能量代谢调节作用
目的:肥胖系过多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在白色脂肪组织中。本课题小组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Lgr4基因敲除小鼠体重明显减轻,抵抗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发生。其白色脂肪组织明显减少,能量消耗增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进一步在瘦素...
陈茂培王计秋刘瑞欣王峰王睿马勤耘李小英宁光
关键词:肥胖小鼠代谢调节
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在电针保护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流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通过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流性脑损伤的模型,选用局部脑血流量(r-CBF)、脑含水量和脑组织及血中—氧化氮(NO)含量等为指标,静注外源性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等物质,探讨L-arg\|NO通路在电针保护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1)电针可提高r-CBF,降低脑含水量,增高脑组织和血清中的NO,对缺血再灌流(IR)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2)NO前体L-arg静脉注射对IR脑损伤也有保护作用,而NOS抑制剂L-NNA未显示对IR脑损伤的保护作用;(3)L-arg预处理可加强电针的保护作用,L-NNA预处理可使电针效应下降。
许能贵许冠荪朱舜丽孙勇张道芹马勤耘易玮
关键词:电针缺血再灌流脑损伤左旋精氨酸
高脂饲养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的表达
2013年
目的探讨C-RP、APN在IR大鼠各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19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n=9)与高脂组(HF,n=10),饲养20周后,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North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脂肪组织C-RP及APN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HF组血糖、胰岛素水平增加,表明已处于IR状态。Northern blot检测显示,HF组脂肪组织中APN的表达较NC组下降(P<0.01)。RT-PCR显示,HF组肝脏组织C-RP较NC组上升约62%(P<0.01),脂肪组织中C-RP的表达较NC组上升约88%(P<0.01)。结论高脂饲养诱导的IR大鼠,肝脏、脂肪组织C-RP表达增加,而脂肪组织APN表达下降。
袁国跃杨玲贾珏赵江波王东董嗣婧马勤耘陈名道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高脂饲养C反应蛋白脂联素脂肪因子
艾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流大鼠SOD、LPO的影响被引量:20
1997年
Chang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lipid peroxidation(LPO) were observed before or aftermoxibustion on the Baihui and Dazhui in rats with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moxibustion could influence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D and LPO. The possible mechanismof moxibustion was also
许能贵马勤耘章复清张道芹李净许冠荪
关键词:艾灸急性脑缺血SOD再灌流LPO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8
1999年
采用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脑缺血区脑组织Glu、Asp的含量。结果显示,缺血60min后,脑组织Glu、Asp升高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EAA(Glu、Asp)参与缺血区神经元的损害。电针督脉经“百会”、“大椎”2穴10min后,可有效地降低脑组织中Glu、Asp的含量,阻止神经元继发性坏死,将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许能贵马勤耘侯思伟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谷氨酸钠
类固醇激素与肾上腺疾病发病机制新发现与诊治关键技术建立和应用
宁光王卫庆王继光李小英崔斌苏颋为叶蕾袁文祺毕宇芳马勤耘
肾上腺分泌激素尤其是类固醇激素作用广泛,研究其作用机制对疾病认识至关重要。肾上腺疾病病种繁多,诊治困难,致残致死率高,亟需临床诊治新技术。该研究紧扣临床需求,在深入探讨肾上腺分泌激素尤其是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础上,建立了...
关键词:
关键词:类固醇激素
针刺对脑缺血后继发性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许能贵马勤耘周逸平许冠荪王月兰沈德凯张闻东侯思伟杨帆方向明
该课题选择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主要模型,采用电生理、组织形态、生物化学等研究方法,观察电针督脉经穴为主对脑缺血后继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脑缺血后,针刺督脉经穴为主,可通过提高rCBF,改善神经...
关键词:
关键词:针刺脑缺血继发性神经元损伤脑梗塞经穴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