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强
- 作品数:46 被引量:57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菌根真菌在退化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退化喀斯特地区普遍具有生境基岩裸露,土层浅薄,生境保水性差,基质、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富钙的生态特征,是该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而菌根真菌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对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喀斯特岩溶地区的恶劣立地条件,菌根菌的生理生态特性,表明通过菌根技术解决退化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应用菌根技术必将提高喀斯特地区植被成活率,增加植物适应力,在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进程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王如岩于水强张金池王圳王荣娟
- 关键词:菌根真菌生境抗逆性植被恢复
- 徐州云龙山侧柏林景观评价被引量:10
- 2009年
- 为了提高徐州市风景林的景观质量,采用美景度评判法对云龙景区侧柏林的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云龙山侧柏林总体景观质量不高;(2)少数样地因密度较低,树木长势良好,混生有少量阔叶树种而美景度较高;(3)林下植被层覆盖度、林分密度、枝下高、干形、林下层统一度等因素是影响美景度的主要因素;(4)建议通过间伐、补植、抚育、保护等措施把侧柏纯林逐步诱导为针阔混交林。本调查可为风景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 闫家锋关庆伟邓送求于水强马俞
- 关键词:景观评价侧柏林景观质量林分密度针阔混交林美景度
- 不同林龄亚热带次生林细根生物量和形态分布差异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亚热带次生林主要树种细根的生物量、形态特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探讨不同林分细根生长特性差异及树种间的竞争作用,为亚热带森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浙江省黄岩山选取经过皆伐后人工播种造林恢复的23年生林分及未经过人为干扰的60年生林分,每个林分中设置10个10 m×10 m的样方,每个样方中随机选取3个采样点,使用根钻法对0~20 cm土层中林分主要树种(青冈、木荷、石栎、其他木本植物)的根系样品及土壤样品进行采集,测定3个不同直径等级(D1.>0~≤0.5 mm,D2.>0.5~≤1 mm,D3.>1~≤2 mm)细根的生物量及其形态特征(比根长、根长密度),以及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全磷及有机质含量,并分析细根生物量及其形态特征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1)细根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60年生林分细根总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23年生林分,是23年生林分的1.3倍,这种显著性差异主要由杂根(其他木本植物根系)生物量引起,而青冈、木荷、石栎的细根总生物量在2个林龄林分间无显著差异。(2)各径级细根生物量因树种和林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60年生林分青冈D1和D2径级细根生物量分别比23年生林分高82.1%和51.1%,差异显著(P<0.05);木荷各径级细根生物量在2个林分间无显著差异;60年生林分石栎D1径级细根生物量是23年生林分的55.5%,差异显著(P<0.05);杂根各径级生物量均表现为60年生林分显著(P<0.05)高于23年生林分,分别是23年生林分的1.5倍(D1)、1.9倍(D2)和1.9倍(D3)。(3)木荷、石栎各径级细根的比根长和根长密度在2个林龄林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青冈和杂根的细根形态在不同林龄林分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60年生林分D3径级比根长分别是23年生林分的1.4和1.3倍,60年生林分青冈D1、D2、D3径级根长密度分别较23年生林分增加了58.36%,41.96%和
- 王静波于水强郝倩葳曹雨婷葛之葳葛之葳
- 关键词:细根生物量细根形态土壤养分
- 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研究被引量:29
- 2005年
- 根据对人工营造20年生阔叶红松林典型样地的调查,分析了人工阔叶红松林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人工营造的20年生红松-白桦、红松-色赤杨、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林地生产力分别达6.529、4.966和5.682t.hm-2.yr-1,高于同龄人工红松纯林(3.812t.hm-2.yr-1);而红松-刺楸、红松-紫椴混交林分别为2.945和2.84t.hm-2.yr-1,低于人工红松纯林.人工阔叶红松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均高于红松纯林;红松纯林内的植物种数仅为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的42%~52%,植物总数量也只有混交林的11%~37%.人工营造阔叶红松林是迅速恢复、发展顶极阔叶红松林的一种有效措施,但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和人为的不断调控.
- 于立忠朱教君史建伟于水强王作梅卢正茂丁国泉
- 关键词:人工阔叶红松林生产力植物多样性
- 南京无想寺国家森林公园群落结构特征及林分结构调整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提高南京无想寺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和景观质量,对森林公园内典型林分类型进行了标准地调查,并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探讨了林分结构调整的措施。结果表明:(1)物种组成较丰富;(2)各林分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纯林;(3)各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4)各群落均处于顺行演替。最后根据群落结构特征,提出了适当间伐和增加林窗等林分结构调整的建议。本研究可为苏南城市近郊次生林的经营提供一定依据。
- 邓送求关庆伟闫家锋于水强马春花
- 关键词:林分结构调整群落结构特征国家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指数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
- 微根管法和同位素法在细根寿命研究中的应用及比较被引量:20
- 2007年
- 细根的生产和周转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全球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细根寿命是估计细根周转的关键,其长短决定了养分和碳消耗与循环的速度。由于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导致所得细根寿命估计值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最新的同位素和微根管2种方法之间寿命估计值差异可达10倍以上。本文对这2种研究方法的原理和优点进行了阐述,并从细根定义、细根寿命理论分布假设、细根取样误差等方面对导致这2种方法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今后根系研究的发展。
- 全先奎于水强史建伟于立忠王政权
- 关键词:细根周转细根寿命
- 施肥对日本落叶松不同根序细根直径、长度、比根长的影响
- 细根形态反映细根功能,决定着植物获取土壤有效资源策略,土壤养分和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细根的形态特征。细根直径、长度、比根长是表征细根形态的重要参数,研究施肥后不同根序细根直径、长度、比根长的变化对认识施肥对细根生理、生态...
- 于立忠丁国泉史建伟于水强朱教君
-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直径施肥
- 施肥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41
- 2007年
- 以辽宁东部山区16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施肥对落叶松细根总生物量、不同层次生物量及不同根序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肥显著降低细根总生物量(P〈0.01),而施磷肥及施氮+磷肥处理的细根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落叶松人工林表层土壤(0~10cm)细根生物量明显高于亚表层(10~20cm)(P〈0.01),各处理样地表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64%~73%.施肥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根序细根生物量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施氮肥显著地降低了表层土壤1、3、4、5级根生物量(P〈0.05),施磷肥(5级根除外)、施氮+磷肥(2级根除外)表层土壤各级根序细根生物量降低均不显著(P〉0.05).在亚表层土壤,施氮肥和磷肥对各级根序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施氮+磷肥显著增加了1级根生物量(P〈0.05),而其余各级根序细根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
- 于立忠丁国泉朱教君史建伟于水强王政权
- 关键词:施肥日本落叶松生物量
-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当前城市林业的研究热点,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了城市森林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详细讨论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框架体系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并比较分析了各项服务功能的不同价值评估方法及相关研究情况,最后提出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的未来方向。
- 申斓严妍高冬平王国兵于水强
- 关键词: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 水杉人工林细根形态及生物量分布规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水杉人工林细根形态和生物量分布特征,为水杉人工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根钻法,对水杉细根的形态参数(直径、长度、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随着细根根序等级的增加,水杉细根直径和细根平均长度呈现增加趋势;一级细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远大于高级根;水杉细根主要集中在距树干1.5m范围内;在垂直分布上,绝大部分的细根分布在0~20cm土层;表层以小直径细根为主,而土壤深层以大直径细根为主。[结论]该研究可为细根生态过程研究及人工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曹国华姚继周杨鑫方月丰张高洁于水强
- 关键词:水杉细根形态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