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新
- 作品数:42 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细叶石仙桃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建立细叶石仙桃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用苯酚-硫酸法于488nm波长处测定多糖的含量,并以其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葡萄糖在2.015~10.075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0.0498X+0.0871(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7%,RSD%=1.44%(n=6);细叶石仙桃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h,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60,细叶石仙桃多糖的得率为43.50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优选出的提取工艺重复性好。
- 李斌李三新刘月新邹茜刘平安
- 关键词:多糖正交实验
- 后疫情时代气相色谱实验教学改革被引量:2
- 2022年
- 进入后疫情时期,传统高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后疫情时代的教学变革,应不断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仪器分析实验课程需要大型实验仪器设备,这些实验器材只能在学校的实验室使用,因而线上教育不可能完全替代线下教育。针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气相色谱仪器分析教学特征,以甲醇、正丁醇醇系物替代传统实验中高毒性的苯、甲苯苯系物作为实验对象,对本科线下教学实验进行改进、优化,开展对环境友好的实验项目,找到最佳实验条件开展实验,对如何更好地开展仪器分析实验线上教学,提高本科实验教学水平,推进绿色环保、环境友好型实验室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月新邹茜袁园
- 关键词:气相色谱仪器分析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 夏枯草茎叶总酚酸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优化夏枯草茎叶总酚酸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以总酚酸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原理进行3因素3水平的方案设计,得到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MS)对夏枯草茎叶总酚酸进行成分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其主要成分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30倍水(V/m)、回流提取120 min、提取3次,总酚酸提取率为4.64%,总酚酸冻干粉得率为15.1%。通过UHPLC-QTOF-MS/MS鉴定出23个化合物,其中酚酸类成分8种。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咖啡酸含量为2.33 mg·g^(-1),迷迭香酸含量为7.37 mg·g^(-1)。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夏枯草茎叶总酚酸提取工艺简便可行,UHPLC-QTOF-MS/MS和HPLC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快速灵敏,可为夏枯草茎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罗弘杉谭知浩徐春芳李亚梅谢菁琛谢菁琛林丽美
- 关键词:总酚酸响应面法
- 不同产地生/醋炙乌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模式识别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生/醋炙乌药的指纹图谱,并结合相似度计算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生/醋炙乌药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5 HC-C_(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25±5)℃,进样量10μL。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对53批生/醋炙乌药进行测定,计算相似度。再将数据导入SIMCA 13.0软件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结果:建立了53批生/醋炙乌药HPLC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评价生/醋炙乌药之间相似度,可得生/醋炙乌药之间相似度均在0.51~0.70,表明生/醋炙乌药差异性较大;PCA可将生/醋炙乌药基本上分为两类;OPLS-DA筛选差异标记物,确定差异贡献最大的3个成分为去甲异波尔定、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结论:该方法为生/醋炙乌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依据,同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有助于乌药炮制前后整体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
- 谭树慧任卫琼刘月新张智敏张智敏李珊夏伯候欧阳荣
- 关键词:乌药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化学模式识别
- 中药专业薄层色谱实验的绿色化改进被引量:2
- 2017年
- 结合学院实验室条件,对中药学专业原有的薄层实验项目进行绿色化改进。通过不断地筛选、优化,最终选择开设中药一枝黄花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改进后的实验项目,与中药专业结合紧密,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实验的改进,为促进分析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 刘月新徐菲刘芳江星明
-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一枝黄花中药专业实验绿色化
- 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成长问题及策略
- 2018年
- 本文对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成长出现的师德问题、教学经验缺乏、教学科研定位不准以及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 林艳张智敏夏伯候刘月新
-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
- 生/制何首乌HPLC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与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的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与含量测定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鉴别。方法采用HPLC对20批生/制何首乌进行检测,建立何首乌H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其进行评价,寻找生/制何首乌分类的主要贡献峰,并对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生/制何首乌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峰,其中4个峰分别被指认为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相似度在0.863~0.991之间;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基本能区分生、制何首乌,并确定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为生、制何首乌的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生、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分别为19.30~37.72 mg/g、7.50~18.26 mg/g,大黄素的含量分别为0.53~1.67 mg/g、0.11~0.50 mg/g。结论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与含量测定不仅可以实现何首乌质量整体信息的控制,而且能有效区分生、制何首乌。
- 林艳刘月新刘月新肖榕吴萍李春肖榕廖端芳
- 关键词:何首乌指纹图谱二苯乙烯苷大黄素模式识别
- 仪器分析实验O2O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研究
- 2023年
-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为例,构建虚实结合的O2O实验教学新模式。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随机收集的203份有效调查问卷,对大学生混合式O2O实验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认知、态度和评价等各维度展开调查分析,并提出改善目前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相应对策,从而促进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高校深入推进O2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 刘月新魏存谢菁琛林艳林丽美
-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虚实结合问卷调查
- 不同产地玉竹多糖IR指纹图谱数据信息的特征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建立40批不同产区玉竹的玉竹多糖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玉竹进行研究,为玉竹及多糖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采集不同产区玉竹多糖红外光谱,利用OMNIC软件对40批玉竹多糖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基线校正、平滑等处理,采用SIMCA14.1软件导出玉竹多糖二阶导数红外光谱,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正态分布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不同产地玉竹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结果对40批玉竹多糖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数据信息分析,其中二阶导数图谱可以分离出原光谱中的一些相互重叠的吸收峰。正态分布曲线结果表明,仅江北玉竹与湘玉竹多糖质量相近。聚类分析表明,以13个共有峰相对峰高为原始数据,40批玉竹多糖在组距为8时可聚成4类。主成分分析(PCA)发现,五个产区的玉竹多糖样本存在质量差异;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影响不同产区玉竹多糖质量的主要吸收峰有5个。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说明湘玉竹与其他产区可明显区分。结论玉竹多糖在不同产区的红外光谱特征,包括峰形和峰高,展现出一定的差异。结合正态分布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及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能够进一步丰富鉴别信息,为玉竹及多糖的进一步鉴定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该方法可以作为基于多糖类功效成分的中药的质量控制手段。
- 冯笛刘萱何清彦陈琴傅思妮王雨欣江星明刘月新
- 关键词:玉竹玉竹多糖红外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 旋转蒸馏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蒸馏实验装置,包括承载底板,设置在承载底板上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置有旋转蒸发管体,在旋转蒸发管体的一端固定有蒸馏瓶,在旋转蒸发管体的另一端固定有冷凝器和冷凝收集管,在承载底板上固定有加热水浴锅,...
- 刘月新江星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