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峰

作品数:26 被引量:114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AM真菌
  • 5篇农业
  • 4篇菌根
  • 4篇草地
  • 3篇土壤
  • 3篇农田
  • 3篇菌根真菌
  • 3篇光伏
  • 3篇放牧
  • 3篇放牧强度
  • 3篇丛枝菌根
  • 2篇植被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模型
  • 2篇碳氮
  • 2篇农业生态
  • 2篇农业生态系统
  • 2篇披碱草
  • 2篇老芒麦
  • 2篇光伏发电

机构

  • 26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辽宁省防汛抗...
  • 1篇华能陕西发电...
  • 1篇中国华能集团...
  • 1篇中广核风电有...

作者

  • 26篇张峰
  • 7篇段廷玉
  • 4篇李芳
  • 3篇南志标
  • 2篇李芳
  • 2篇王莺
  • 2篇高萍
  • 1篇陈全功
  • 1篇孙国钧
  • 1篇张自和
  • 1篇包爱科
  • 1篇李凤民
  • 1篇吕娟
  • 1篇杨丽娜
  • 1篇严昭
  • 1篇王莺
  • 1篇郁凌峰
  • 1篇高鹏
  • 1篇刘坤
  • 1篇喻朝庆

传媒

  • 7篇草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6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WebGIS的《中国草业开发与生态建设专家系统》的开发被引量:13
2007年
参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详细论述了基于WebGIS的《中国草业开发与生态建设专家系统》开发的过程、设计实现的技术途径,并对其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以期为3S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具体应用于草业与生态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
杨永顺陈全功杨丽娜张峰
关键词:草地农业WEBGISARCIMS专家系统
一种光伏发电框架及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结构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框架及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结构,包括安装于固定框一侧的蓄水组件,蓄水组件用于对光伏板进行冷却,蓄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框一侧的第一冷却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设置蓄...
张峰王莺韩林蓉
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TT派出所绩效评估问题研究
当前,宝安区政府在打造深圳双中心区,保持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加强社会管理,打造责任政府、绩效政府、服务政府方面进行着不懈的探索。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治安日益引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宝安公安分局派...
张峰
关键词:绩效评估执法质量政府管理
丛枝菌根真菌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被引量:21
2014年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广泛存在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是土壤微生物区系的主要成员,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群之一。AM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一起,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AM真菌-土壤根际微生物互作方面的研究进展。AM真菌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竞争、共生、共栖等。AM真菌通过和根部入侵病原真菌竞争侵入位点和光合产物,调节病程相关蛋白,从而提高宿主植物的抗病性。同时可促进植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效率,分泌生物防御物质,减轻病原线虫对作物根系的侵染和危害。AM真菌可与根际有益微生物共生、共栖,同时对植物产生协同促生的作用。目前,亟需开展AM真菌和根际微生物互作机理方面的研究,揭示AM真菌与土壤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利用和调控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促进植物养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对各种胁迫的抗性,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张峰段廷玉闫飞扬李芳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根际微生物互作关系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基于生态模型的农田碳氮循环调控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生态模型的农田碳氮循环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于采集土壤的生态数据;S2:基于S1采集的生态数据,利用耦合碳氮循环关系的生态模型构建碳氮循环调控模型;S3:利用碳氮循环...
张峰
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效应:光伏治沙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5年
土地荒漠化对全球范围内粮食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在生态和社会层面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链的日趋成熟,光伏电站在光热条件优越、土地廉价、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规模建设,光伏治沙技术也随之产生。该技术是将光伏发电、防治沙漠化、节水农业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方法,旨在利用沙漠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进行清洁能源生产,同时通过工程措施、生态措施、光伏治沙单元(即单个电站)的多尺度空间布局来防治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生产和生态双赢的效果。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以及本课题组实践经验,梳理了光伏治沙技术的发展轨迹,提出了用于理解光伏治沙理念和效益的光伏-土壤-植被耦合系统,阐明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具体措施和实践意义,并对其研究和实践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光伏治沙技术进一步优化及其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
刘坤刘坤张发国吴晓王睿张峰张峰张红星未丽未丽包爱科
关键词:荒漠化光伏植被恢复治沙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玉米农田氮变化动态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农田氮素循环变化动态及其机理,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覆膜管理对植株氮素(全氮)和土壤氮素(无机氮、全氮)变化动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覆膜和不覆膜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表现出近似斜"N"的变化规律。2)相对于不覆膜处理而言,覆膜处理地上部分氮素积累量表现出倒"V"型变化趋势。成熟期不覆膜处理茎叶中氮素残留较多,即将氮素更多地用于营养生长;而覆膜能使植株吸收的氮素更多地转移到籽粒中去,更多地用于生殖生长。3)对于不同土壤剖面不覆膜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而言,覆膜处理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表现出相似的"W"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变化规律有所延迟。三叶期至拔节期由于植物根系长度限制出现下降趋势;拔节期至籽粒形成期,由于覆膜能够改善土壤水热状况进而影响土壤中氮素分布,故出现上升趋势;籽粒形成期至成熟期变化规律与植物地上部分总氮含量恰好相反,说明该阶段土壤中全氮变化与玉米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根据本研究结果,覆膜对玉米生育前期土壤氮素变化影响较大,生育后期土壤氮素变化主要与玉米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且覆膜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漆婧华张峰王莺孙国钧
关键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玉米氮素
不同放牧强度下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与AM真菌和根部入侵真菌的互作
高山草原占我国草地面积的1/3,在国家食物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过度放牧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植被严重退化,病害发生普遍,致使草地经济价值降低,严重地影响草地可持续利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
张峰
关键词:放牧AM真菌根部入侵真菌
文献传递
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储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广泛存在于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简称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AM真菌功能多样性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作用:1)AM真菌对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2)AM真菌对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3)AM真菌对CO2浓度升高和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4)草地放牧利用、管理措施等干扰影响AM真菌,从而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影响。综合分析了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准确全面地评估碳汇现状、测算固碳速率、预估碳储量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方法和参考依据。
张峰南志标闫飞扬李芳段廷玉
关键词:AM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氮沉降
草地植被生产力模拟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4年
准确估算草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是研究全球陆地碳氮循环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探讨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回顾了用于估算植被生产力的模型方法:统计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发展和进步及其应用现状。在总结不同估算植被生产力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模型应用于草地生态系统研究时存在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今后有关草地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更为合适的研究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
赵泽钰杨阳黄娅兰汪悦秦荣竹张开平张峰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统计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