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荣 作品数:38 被引量:272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炎调方通过PD-1/PD-L1通路抑制脓毒症大鼠T淋巴细胞衰竭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炎调方对脓毒症大鼠T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表面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雄性)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炎调方组。盲肠结扎穿孔(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于造模后12、24、48、72 h采集外周血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CD3^(+)、CD4^(+)、CD8^(+)比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D4^(+)及CD8^(+)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结果白介素-6(IL-6)在脓毒症模型组12 h分泌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降钙素原(PCT)在模型组24 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炎调方组在12 h降低IL-6的水平(P<0.05),24 h时明显降低IL-6、PCT的水平(P<0.01)。模型组CD3^(+)、CD4^(+)、CD8^(+)比例早期分泌开始减少,48 h分泌达最低点(P<0.01);炎调方组在48 h时可升高CD3^(+)、CD4^(+)、CD8^(+)比例,提高CD4^(+)/CD8^(+)的比值而具体调节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功能。模型组CD4^(+)、CD8^(+)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早期24 h即表达增多(P<0.01),72 h表达最多;炎调方组24 h时即可抑制PD-1、PD-L1的表达水平而具体改善T细胞衰竭的作用。CD4^(+)的比例与CD4^(+)表面PD-1、PD-L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CD8^(+)比例与CD8^(+)表面PD-1、PD-L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脓毒症早期48 h内即出现了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功能衰竭引起的T细胞免疫抑制。炎调方能在脓毒症早期改善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D-1/P-L1通路有关。 王文清 王庆 熊旭东 方荣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近30年涉及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文献中所使用的中药灌肠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处方95个,涉及中药117味。频次>30次的中药有8味,高频使用的药物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柴胡、黄芩、白芍、丹参。清热药使用最多,其次为泻下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主要为寒性,药味主要为苦味,主要归脾、胃、肝经。核心药物组合以大黄、芒硝、栀子、丹参、枳实为主的处方最多。结论本研究发现大承气汤是许多急性胰腺炎中药灌肠方的基础方。在选择灌肠方用药时应脾、胃、肝并重,兼顾通腑、泄热、理气、化瘀,但仍需结合临床实际及辨证。 严佳 凌琪华 方荣 王倩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中药灌肠 大承气汤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A、IgM与IgG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病例共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补液、化痰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奈唑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次/12 h,600 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粉针治疗,100 mg/次,采取5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1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动脉血气变化;分析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IgA、IgM与IgG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4.242,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Pa 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a O2和Sa 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IgA、IgM和IgG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提高APACHEⅡ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IgA、IgM与IgG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方荣 王倩 冯丽伟 欧阳洋关键词:胸腺肽 重症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861例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类别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初步明确符合临床实际的肺癌中医证型类别.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61例肺癌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将病例的基本资料、症状、基本证候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重点发病证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符合临床实际的肺癌中医证型类别分布规律.结果:肺癌临床发病的中医基本证型为脾气虚、肺阴虚、肺气虚等共16个证型,多与肺、脾、肾三脏证型相关,且以2-3个基本证型的组合较多见.痰、湿、瘀是肺癌主要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结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以气虚证和阴虚证居多并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湿和瘀. 韩丹 李炜 方荣关键词:肺肿瘤 证候 基于维生素D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加味凉膈散在脓毒症急性肺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基于维生素D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加味凉膈散(LGS)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72只8周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GS组。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CLP建立脓毒症ALI/ARDS模型。每组各取12只,观察小鼠的7 d生存率;剩余小鼠于术后24 h处死,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7 d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25(OH)D3水平显著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LGS组小鼠7 d生存率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25(OH)D3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GS可能基于维生素D免疫调节作用干预脓毒症ALI/ARDS。 蔡静雯 凌琪华 方荣 韩丹 王倩关键词:脓毒症 维生素D 炎症因子 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前者采用小青龙汤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后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储文梅 方荣关键词: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小青龙汤 细胞因子 基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探讨炎调方治疗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2025年 目的:明确炎调方对于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抗炎和肺保护作用,探究炎调方在体内对花生四烯酸(AA)类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2 mg·kg^(-1))、炎调方低剂量组(18 g·kg^(-1))、炎调方高剂量组(36 g·kg^(-1)),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ALI模型,给药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7 d,实验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血清与肺组织中AA类代谢物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小鼠肺泡结构显著破坏,肺泡壁显著增厚,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W/D和MPO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肺组织中AA类代谢物前列腺素D(2 PGD2)、前列腺素E(2 PGE2)、11(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1(S)-HETE]、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5-HETE)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炎调方低剂量组、炎调方高剂量组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小鼠肺泡壁轻度增厚,散有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结构相对完整,肺泡结构有所改善;肺组织W/D和MPO活力均显著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血清中AA类代谢物PGD2、PGE2、11(S)-HETE、5-HETE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14,15-EE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5-HETE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炎调方低剂量组、炎调方高剂量组血清和肺组织中AA类代谢物PGE2、11(S)-HETE、5-HETE的含量均明� 李鹏程 陈天阳 方荣 张安娜 吴思佳 刘伟 王倩关键词:花生四烯酸 代谢途径 急性肺损伤 抗炎 苓桂术甘汤加味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RDW、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RDW、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7 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悸、喘促、胸闷胸痛、面肢浮肿、腹胀少尿积分,LVESV、LVEDV及BNP、RDW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4 h尿量、LVE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和实验室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能够调节血清RDW和BNP表达,缓解局部症状,增加24 h尿量,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有效且安全。 方荣 俞洋 欧阳洋 姜春雷 诸炳骅 周桢关键词:苓桂术甘汤 心功能 红细胞分布宽度 优化炎调方治疗脓毒性休克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优化炎调方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7月—2023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急诊病房、急诊ICU收治的12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优化炎调方颗粒剂鼻饲或口服,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患者28d生存率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乳酸、肝素结合蛋白(HBP)]和治疗14 d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60例、对照组59例完成研究。治疗组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3%(47/60)比42.4%(25/59),P<0.05]。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WBC、N%、CRP、TNF-α、IL-6、IL-8、PCT、乳酸、H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CRP、IL-6、PCT、H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7%(49/60)比62.7%(37/59),P<0.05]。结论优化炎调方能够显著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生存率,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陈天阳 严佳 徐童 郑佳萍 诸炳骅 姜春雷 韩丹 欧阳洋 方荣 王倩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生存率 中医证候 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3 2019年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肺功能、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呼气峰值流速(PEF)〕、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_2及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值、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MMF、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MMF大于对照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EF快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6、IL-10、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外周血Treg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2例发生心律失常。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 方荣 韩丹 诸炳骅 张慰关键词:氨溴索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肺功能 TH17细胞 TREG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