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卫东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混凝土
  • 2篇砂浆
  • 2篇抗裂
  • 2篇抗裂性
  • 2篇抗裂性能
  • 2篇减缩
  • 2篇减缩剂
  • 2篇钢渣
  • 2篇处理技术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养护
  • 1篇蒸汽养护
  • 1篇湿排粉煤灰
  • 1篇水泥粉煤灰
  • 1篇碎石
  • 1篇碎石基层
  • 1篇体积稳定性
  • 1篇泥岩
  • 1篇氯离子
  • 1篇氯离子渗透

机构

  • 7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赢创德固赛(...
  • 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7篇朱卫东
  • 5篇赵青林
  • 3篇周明凯
  • 2篇李磊
  • 1篇魏茂
  • 1篇周巍
  • 1篇张洁
  • 1篇朱立德
  • 1篇张远耀

传媒

  • 2篇公路
  • 2篇混凝土
  • 1篇硅酸盐通报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水泥粉煤灰综合稳定钢渣碎石基层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复合集料作为新型路面基层材料,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了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基层与水泥稳定普通碎石基层的性能,确定了钢渣细集料代替石屑的可行性。同时还研究了湿排粉煤灰的引入对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基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湿排粉煤灰存在一最佳掺量值,在最佳掺量点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且因引入湿排粉煤灰,成本造价也得以降低,故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张宗保张和远刘志强朱卫东赵青林
关键词:钢渣湿排粉煤灰
混凝土超高强化制备及机理研究
随着国家土木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普通强度的混凝土已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而超高强混凝土具有比强度高,负荷能力大,资源和能源消耗少等优点,能逐步满足各项建筑工程轻量化、高层化、大跨化、重载化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对混凝土进行超高...
朱卫东
关键词:超高强混凝土活性矿物掺合料钢纤维火山灰反应蒸汽养护
模式信息处理技术用于砂浆骨料结构特征的研究
2008年
通过模式信息处理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观测到的砂浆显微照片进行了骨料结构特征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模式识别及数学统计分析可实现对胶砂骨料大小、骨料数量、骨料形状及骨料分布状态等信息的反馈,从而实现了直观、定性、定量、自动提取砂浆显微结构特征的目的。它区别于传统微观形貌观察或常规骨料参数检测来研究骨料特征的方法,实现了利用模式识别方法来提取砂浆骨料的显微结构特征。
赵青林张洁朱卫东李磊周明凯
关键词:砂浆骨料
减缩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从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体积稳定性能、抗裂性能四个方面全面评价了减缩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缩剂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体积稳定性能和抗裂性能。
朱卫东赵青林陈明辉Stefan Stadtmüller张远耀
关键词:减缩剂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抗裂性能
减缩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为较全面了解减缩剂的性能,研究了减缩剂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收缩变形性能及抗裂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缩剂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收缩变形性能和抗...
朱卫东赵青林陈明辉Stefan Stadtmüller季伟
关键词:减缩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抗裂性能
钢渣粉固化泥岩碎石底基层研究
2008年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测定,研究了钢渣粉固化泥岩碎石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底基层材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泥岩碎石无法达到高等级公路路面底基层强度的规范要求,而采用一定配比水泥-钢渣粉(二组分胶凝材料体系)或水泥-粉煤灰-钢渣粉(三组分胶凝材料体系)固化泥岩碎石,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2 MPa以上,使得钢渣粉固化泥岩碎石可用作高等级公路路面底基层材料。其增强机理主要在于钢渣粉中的游离氧化钙和游离氧化镁能加快和泥岩中SiO2和Al2O3发生火山灰反应的速度,改变泥岩组分的特性,从而提高固化泥岩碎石的强度。
魏茂赵青林朱卫东周巍周明凯
关键词:钢渣粉泥岩
模式信息处理技术用于孔结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模式信息处理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所考察的砂浆显微照片进行了孔结构特征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模式识别及统计分析可实现对胶砂孔大小、孔数量、孔形状及孔分布状态等信息的反馈,达到直观、定性、定量、自动提取砂浆显微结构特征的目的。该分析技术提出了新的孔结构研究方法和手段。
赵青林朱卫东李磊朱立德周明凯
关键词:砂浆孔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