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 作品数:18 被引量:25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了解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照顾者负担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对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的照顾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照顾负担量表(ZBI)和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CQOL)进行调查。结果照顾者负担得分为(24.12±11.41)分,57%的照顾者负担处于中重度水平;照顾者生活质量得分(176.58±40.65)分;负担总分及各维度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其中负担总分与生活质量的社会适应维度相关显著(P<0.01)。结论化疗期老年癌症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医护工作者应给予照顾者一定的支持尤其鼓励其适当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或其他形式的社会活动,以减轻其照顾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栾贝贝 王维利 朱宇关键词:化疗期 癌症 照顾者负担 生活质量 医患沟通:说服模型的临床应用策略 被引量:2 2016年 说服不是使对方简单地接受,它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本文提出医患沟通中说服的概念,简要分析说服的特点及优势,并且初步构建医患沟通中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基于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分析影响医患沟通说服效果的要素,主要包括谁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在什么情境下说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说服技能的临床应用策略,并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解析,以期提高医生说服的能力,提高患方的治疗依从性等。 朱宇 耿小平 王维利 栾贝贝 王晓灿关键词:说服 医患沟通 护理管理者领导能力与医护合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领导能力水平及医护合作水平现状,分析护理管理者领导能力与医护合作的相关性,为改善医护合作现状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安徽省护理管理培训班的193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医护合作量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82份。护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水平为(27.85±6.27)分,护理管理者的医护合作水平为(68.31±11.67)分,分层回归分析表明:控制一般资料后,护理管理者领导能力对医护合作水平的解释增加了27.3%(△R2=0.273,P=0.000)。结论护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水平对医护合作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医院管理者可采用有效的策略提高护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进而增加医护合作水平。 栾贝贝 王维利 王婷 朱宇关键词:医护合作 临床护士共情能力对职业倦怠感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2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共情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安徽某医院的23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幸福感指数问卷得分为(11.54±1.97)分;职业倦怠感问卷情绪疲倦感维度得分为(16.21±9.78)分,工作冷漠感得分为(4.20±4.30)分,工作无成就感得分为(17.45±10.85)分;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得分为(53.33±9.41)分。临床护士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总分及想象力维度、共情性关心维度和个人痛苦维度得分对职业倦怠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结论:职业倦怠感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随着共情能力、想象力、共情性关心的增加而减少,随着个人痛苦的增加而增大。 王婷 王维利 洪静芳 栾贝贝 朱宇 王军霞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职业倦怠感 共情 本科护生倾听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倾听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霍德盖茨倾听能力量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IRI-C)对233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倾听能力得分为(62.32±6.83)分,IRI-C总分为(50.95±9.15)分,有恋爱经历的本科护生倾听能力得分高于无恋爱经历的护生(P<0.05)。IRI-C总分及观点采择、同情关怀维度与倾听能力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个人痛苦维度与倾听能力呈负相关(P<0.01)。分层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无恋爱经历及观点采择维度、个人痛苦维度、同情关怀维度是本科护生倾听能力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本科护生的倾听能力处于一般水平,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调动护生愿意主动倾听的内在动机,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有针对性的沟通技能培训,以促进护生的倾听能力的提高。 王晓灿 王维利 朱宇 栾贝贝 陈滢关键词:护生 倾听 共情 护理教育 影响因素 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疼痛信念及感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的疼痛信念及感知。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消化系统癌痛患者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消化系统癌痛患者的疼痛信念及感知包括消极信念、负性情绪体验、重视社会支持三大主题。结论消化系统癌痛患者持有负性疼痛信念和感知。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疼痛信念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帮助患者有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建立积极疼痛信念。 王婷 王维利 丁金霞 洪静芳 栾贝贝 朱宇关键词:疼痛感觉 消化系统肿瘤 基于压力与应对理论的癌症照顾者干预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2016年 201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 410万,约21.8%在中国。由于新治疗方法的不断应用,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达到68%。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必然延长照顾时间、加重照顾任务,癌症对照顾者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癌症照顾者普遍存在未满足需求、照顾负担等问题。 栾贝贝 王维利 朱宇 王婷关键词:干预性研究 疾病不确定感 自我效能 情感支持 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9 2016年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PTG)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5月在安徽省某两所三甲医院治疗的193例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了解主要照顾者的基本情况,采用PTG量表(PTG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分别测量主要照顾者的PTG、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93份,回收问卷193份,其中有效问卷183份,有效回收率为94.8%。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PTG得分为(49.4±20.6)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9.9±7.5)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8.5±4.1)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4.1±5.7)分。PTG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得分均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1、0.44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可以正向预测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PTG(b值分别为0.900、0.571,P<0.05)。结论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PTG与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关。 栾贝贝 王维利 朱宇关键词:肿瘤 主要照顾者 创伤后成长 自我效能感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一周内症状群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索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1周内的症状及症状群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术后第7天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一般情况问卷、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84份,回收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94.0%。发生率前10位的症状依次是体质量下降(97.5%,77/79)、口干(96.2%,76/79)、疼痛(91.1%,72/79)、冒汗(84.8%,67/79)、精力不足(78.5%,62/79)、咳嗽(69.6%,55/79)、入睡困难(67.1%,53/79)、昏昏欲睡(51.9%,41/79)、腹胀(48.1%,38/79)、紧张(40.5%,32/79)。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精力不足与体质量下降、口干、疼痛、冒汗、咳嗽、入睡困难、昏昏欲睡、紧张,冒汗与口干、疼痛、入睡困难、昏昏欲睡、腹胀,疼痛与入睡困难、昏昏欲睡、紧张,紧张与咳嗽、入睡困难、腹胀,口干与体质量下降、入睡困难,咳嗽与腹胀分别呈正相关(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有6个症状群,分别为疾病行为症状群、困惑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手术相关症状群、疼痛相关症状群和其他症状群,总方差贡献率为56.54%,各症状群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6.65%、8.02%、6.81%、5.78%、4.78%、4.50%,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3、0.72、0.82、0.57、0.61、0.51。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1周内存在多个症状群,即疾病行为症状群、困惑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手术相关症状群、疼痛相关症状群和其他症状群,针对症状群的干预模式可能产生更好的临床效果。 朱宇 王维利 周利华 王婷 栾贝贝关键词:胃肿瘤 肠肿瘤 症状群 手术后期间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BM、维普、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收集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867例患者。纳入文献的质量等级均为B级。以抑郁为结局指标的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组与常规护理组抑郁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2,95%CI(-1.44,-1.00),P<0.00001],[MD=-5.83,95%CI(-8.10,-3.56),P<0.00001];[SMD=1.42,95%CI(1.09,1.75),P<0.00001],[SMD=0.57,95%CI(0.23,0.92),P=0.001];描述性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提高其生活质量。 王秋萍 章新琼 朱宇 吕晓晴 王晓灿 罗群 王维利关键词:乳腺癌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