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敏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护理
  • 2篇结核
  • 2篇急救
  • 2篇急诊
  • 2篇肺结核
  • 2篇病人
  • 1篇督导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病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一体化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服务
  • 1篇优质护理服务...
  • 1篇院前急救
  • 1篇随访

机构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慧敏
  • 2篇梁金清
  • 2篇韦敏俭
  • 1篇赵秀宝
  • 1篇王艳霞
  • 1篇韦海涛
  • 1篇黄霜霞
  • 1篇姚敏
  • 1篇周冬娜
  • 1篇施梅芬

传媒

  • 5篇蛇志
  • 1篇内科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DCA循环管理理论在呼吸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
2023年
在呼吸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100名在我院呼吸科实习的护生,并根据护理教学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即分为以常规护理教学方法为主的对照组和以PDCA循环管理理论教学方法为主的观察组。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带教前,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73.20±9.48)分、技能操作(76.25±6.13)分、综合素质(75.30±6.24)分、查体成绩(73.85±7.20)分与对照组护生理论成绩(73.62±9.85)分、技能操作(76.74±7.20)分、综合素质(75.81±6.72)分、查体成绩(73.45±7.51)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带教后,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90.32±7.60)分、技能操作(91.61±9.00)分、综合素质(93.14±9.42)分、查体成绩(90.42±9.64)分高于对照组护生理论成绩(85.05±6.32)分、技能操作(84.50±7.42)分、综合素质(85.41±7.54)分、查体成绩(83.23±7.61)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50名护生中有31名对带教模式表示满意(62.00%),有17名对带教模式表示良好(34.00%),有2名对带教模式表示不满意(4.00%),对照组50名护生中有27名对带教模式表示满意(54.00%),有15名对带教模式表示良好(30.00%),有8名对带教模式表示不满意(16.00%),观察组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结论 呼吸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不但能够使教学流程得以优化,同时还能够促进护生综合素质和责任感的提升。
韦海涛李慧敏姚敏覃春健农美华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教学
肺结核患者院外督导管理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肺结核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 ;必须经过6个月~2年的化疗方能彻底根治结核病 ,结核病的治愈大多时间需在院外完成.国内外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 ,如果使病人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的全部疗程 ,化疗效果是满意的 ,否则 ,再完美高效的化疗方案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患者的院外治疗 ,如缺乏督导 ,加上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和自我保健意识等因素均可影响治疗依从性 ,结核病患者不规则服药或中断治疗一直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难题之一 ,造成患者耐药、复发、死亡或长期持续感染 ,也导致耐药结核病日趋严重[1 ] ,造成结核病复发及耐药性增加.据卫生部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发病和死亡数据显示 ,结核病居首位 ;世界卫生组织(W H O )最新估计 ,2013 年全球结核病发病人数近900万 ,死亡150万 ,我国发病人数近130万 ,死亡4 .1万[2 ]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我国政府分别于1981年、1991年、2001年颁布了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 ,并增加了经费投入以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结核病控制阶段性目标[3 ] .肺结核的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督导管理是现代结核病防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旨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有助于实施有效的肺结核控制策略.本文就肺结核院外督导管理现状及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李慧敏
关键词:肺结核
院前急救中的无缝隙护理
2013年
目的通过无缝隙优质护理的应用,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建立良性护患关系。方法通过对优质护理工程的学习和分析,转变服务理念,将注重细节的无缝隙护理服务融入院前急救护理中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效果。结果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提高,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无投诉事件发生。结论院前急救中重视患者心理及护理工作细节,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使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得到保障,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
李慧敏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院前急救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3年
优质护理是患者在新时期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的更高求。我院贯彻落实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活动,并于2011年获全国优质护理示范医院。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我科探索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急诊教学管理中,扎实抓好岗位培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建立一套系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优质服务,逐步实现了护生责任分管病人,摸索出有利于护生职业发展的学习工作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优质护理教学体会报告如下。
黄霜霞梁金清李慧敏韦敏俭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教学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急救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3例AMI病人急救过程中心理状态的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病人好转后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病人心理状态的转变情况及对治疗的影响情况。[结果]52例治愈,1例因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抢救成功率98.11%,较2012年同期的96.23%有所提高。[结论]在AMI病人早期急救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AMI病人的配合度,提高救治成功率。
李慧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理护理急救
优化护士包干方法对危重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优化护士包干方法对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科在危重病人院内急诊救护过程中在护士原有负责呼吸、循环、监护等三个角色分工包干抢救的情况下,明确了抢救室内外护士的沟通角色责任,运用于我科就诊的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并与实施前(2010年9月~2012年9月)比较8类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结果 8类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均有改善,其中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出血及四肢骨关节损伤四类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改善有差异(P〈0.05)。结论 护士应当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主动延伸服务范围,重视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进一步规范护患沟通行为。
赵秀宝韦敏俭施梅芬梁金清周冬娜李慧敏
关键词:危重病人急诊护理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出院肺结核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肺结核出院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肺结核患者83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17例,对照组患者41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传统方法由护士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随访。随访6~12个月后,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两组患者对随访服务的满意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疾病康复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疾病相关知识的得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随访人员服务态度、随访次数、随访时间以及对工作人员信任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X线治愈率、满疗程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肺结核出院患者的随访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值得推广应用。
李慧敏王艳霞覃春健张文妍
关键词:肺结核医护一体化随访
1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护理
2021年
目的总结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全程个性化护理效果,探讨临床少见病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202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实施全程个性化护理,包括全程动态评估、积极有效治疗、人性化优质护理、注重感控管理。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好转出院。结论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确诊困难,易漏诊、误诊,且病程长、费用高,实施全程个性化护理措施,能提高治愈率,促进疾病康复。
覃莎李慧敏肖晓冰
关键词:组织胞浆菌病个性化护理护理思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