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钊雄
- 作品数:55 被引量:3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Landsat8 TM的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以粤北连江流域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粤北连江流域1988年和2013年2期Landsat8 TM数据,对该地区土地利用/覆盖进行动态变化研究。结合连江流域的岩溶特性,在原有土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在石漠化地区增加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4种类型。结果表明:(1)林地的面积增加最多,其次是建设用地。而在石漠化区,重度石漠化土地的面积减少最多,中度石漠化次之。轻度石漠化的面积则有所增加。(2)在非石漠化区,转出的类型主要是灌丛、林地和耕地。灌丛主要向林地转出,林地和耕地主要向建设用地和潜在石漠化区转出。而在石漠化区,主要表现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石漠化土地向潜在石漠化转移。(3)石漠化区面积的减少主要在连州市南部和北部、连南的东北部以及阳山县的南部。灌丛向林地的转移主要表现在流域的西部,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则主要发生在水域附近和下游地区。
- 江学顶梁钊雄王兮之张翼
- 关键词:石漠化
- 基于TM影像的广西河池市岩溶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选取广西河池市岩溶地区1990、2000和2010年3个时相的TM影像,采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探讨该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非岩溶区的异同。结果表明:(1)近20年来,高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在逐渐增加,其占整个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从1990年的30.81%增加到2010年的53.66%,较低植被覆盖区、中度植被覆盖区和较高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在逐渐减少,其占整个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从1990年的9.63%、17.25%和31.97%下降到2010年的8.54%、9.88%和26.74%。(2)近20年来,岩溶区低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变化率比非岩溶区的大,岩溶区的面积变化率是37.74%,非岩溶区仅为是3.28%。而非岩溶区的较低植被覆盖区、中度植被覆盖区、较高植被覆盖区和高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变化率则比岩溶区的要大,非岩溶区的面积变化率分别是54.30%、57.47%、26.75%、75.77%,而岩溶区的面积变化率分别是34.87%、43.07%、16.34%、71.55%。(3)1990-2000年岩溶区中较低植被覆盖区、中度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变化幅度比2000-2010年的要大,两个时期的变化率分别是4.68%、0.11%和5.68%、1.79%。2000-2010年低植被覆盖区、较高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变化幅度比1990-2000年的要大,两个时期的变化率分别是1.75%、5.07%和1.64%、3.59%。2000-2010年非岩溶区中高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变化幅度比1990-2000年的大,1990-2000年的变化幅度是8.38%,2000-2010年的变化幅度是16.04%。岩溶区与非岩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这种差异,主要由于两者间的岩性条件不同所引起。
- 梁钊雄王兮之魏兴琥汪明冲
- 关键词:TMNDVI植被覆盖度
- 城市污染河涌沉积物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及生物毒性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榄核河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分布特征并进行生物毒性评价。[方法]对榄核河沉积物中4种典型重金属(Cu、Zn、Pb和Cr)的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并以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OGs)进行了生物毒性评价。[结果]榄核河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较高,各金属主要以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残渣态等形式存在;SQGs法评价显示,沉积物4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均超过ERM水平,可能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应加强防控。[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污染河涌沉积物的治理及无害化、资源化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 宋宪强梁钊雄
-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
- SWAT模型在连江流域的应用展望被引量:3
- 2008年
- 介绍SWAT模型的原理、基本结构、运行方式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结合粤北连江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基本特征,探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在连江流域应用前景。
- 王兮之梁钊雄杜锦兴刘惠珊
- 关键词:SWAT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
- 一种高浓度废水处理的混凝沉降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废水处理的混凝沉降池,涉及混凝沉降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沉降箱,沉降箱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水平分隔板;水平分隔板两端与括沉降箱内壁间均设有一开口;沉降箱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两第一矩形支撑板;第一矩形支撑...
- 梁钊雄 李帅
- 粤北岩溶区连江流域土地石漠化变化分析
- 2016年
- 以粤北岩溶区连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年和2013年的2期LANDSAT遥感数据,在GIS和FRAGSTA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定量地分析连江流域的土地石漠化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25年来各种类型石漠化土地无论是在数量、面积和空间分布特征方面都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总面积减少117.34 km^2(32.76%),斑块数增加3246块;石漠化由1988年的重度、中度石漠化为主转变为2013年以中度、轻度石漠化为主。25年来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增加45.98 km2(106.41%),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均减少,减少面积分别为40.60 km^2(27.13%)、118.42 km^2(75.35%)和4.31 km^2(52.60%)。连江流域石漠化土地的总体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表现为景观异质性减弱,破碎度降低,而景观优势度增加;景观丰富度密度0.0013,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分维数在l.0554—l.4176之间,处于最大域值l—2的下段;景观形状指数在43.4155—407.0628之间;斑块密度和边界密度的都很小,分别处在0.3624个/100 hm^2—11.9723个/100hm^2和1.1476 m/hm^2—137.0875 m/hm^2之间,表明各类景观嵌块体的几何形状较复杂,被分割的程度较低,破碎化现象不明显,空间异质化程度低,总体多样性程度不高,丰富度较小。
- 汪明冲张新长王兮之魏兴琥李辉霞梁钊雄
- 关键词:岩溶区土地石漠化
-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佛山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根据2007年Quickbird数据对佛山市禅城区绿地信息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生态功能、景观多样性指数、绿地规划指标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对禅城区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禅城区绿地系统仍处于一般状态,绿地分布不均匀,总体绿化水平不高,说明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 王雪梁钊雄吴达顶
- 关键词:城市绿地模糊综合评价法
- 佛山市园林植物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被引量:1
- 2011年
- 根据佛山市园林植物现状,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管理平台,以B/S模式作为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了佛山市园林植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该系统能迅速获取园林绿化植物信息资料,实现园林植物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 王雪梁钊雄
- 关键词:园林植物信息系统
- 西藏阿里高寒荒漠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被引量:10
- 2020年
- 调查了西藏阿里高寒荒漠区30个高寒荒漠样地土壤剖面发生层,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粒度。结果表明:(1)阿里高寒荒漠区主要分布在海拔4 000~5 000 m的湖盆、宽谷、沟谷坡麓、冲洪积扇,土层薄、地表粗砾化、沙化严重,有机碳含量低,从亚高山草原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荒漠草原土、亚高山荒漠土至高山荒漠土,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高山草原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亚高山荒漠草原土、亚高山荒漠土和高山荒漠土,从草原到荒漠土壤退化明显。(2)8种植物群丛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按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砾漠逐渐降低的指数关系,针茅(Stipa spp.)-固沙草(Orinus thoroldii)草原和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沙生针茅(Stipa caucasica subsp. glareosa)草原、沙蒿(Artemisia wellbyi)灌丛草原、灌木亚菊(Ajania fruticulosa)荒漠、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砾漠和垫状驼绒藜(Ceratoides compacta)砾漠;沙生针茅草原、灌木亚菊荒漠、驼绒藜砾漠土壤有机碳又显著高于垫状驼绒藜砾漠。(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土层厚度、表层砾石含量之间具微相关性,但随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地表粗砾化有加重的趋势,家畜超载、野生动物数量增加造成植被退化可能是导致高寒荒漠土壤有机碳降低的主要原因。
- 刘淑娟魏兴琥郑倩倩林啟霞罗小兰陈毅哲梁钊雄关共凑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 连江流域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1973、1988和2006年3期遥感数据,以归一化植被指数像元二分法为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计算连江流域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然后运用DEM地形高程数据及回归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海拔高度、坡向、坡度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程200~1600m、坡向90°~160°和坡度10°~30°范围内,因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和温度、水分等条件较好,植被覆盖度高、质量较好。(2)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高程影响,其次为坡向,与坡度的相关性较小。(3)近33年连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以剧烈增加区和稳定区为主,多分布于林场、自然保护区和人造林区等植被生境优越点。
- 甘春英王兮之李保生梁钊雄李志文王丰年
-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坡向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