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凤
- 作品数:59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总后勤部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太阳能应用技术与发展前景被引量:1
- 2005年
- 太阳能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型能源。介绍了太阳能的含义与利用途径,从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建筑、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空调降温、太阳能相变贮能、太阳能污水处理等方面,阐述了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现状与前景,得出加速太阳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孙秀平杨小凤龙洋波
- 关键词:清洁能源太阳能应用可持续发展
- 单坑道油料洞库火灾燃烧过程模型实验及烟气流动二维数值模拟
- 2005年
- 本文对单坑道油料洞库火灾燃烧过程进行了模型实验,观察了燃烧过程分区现象,实测了燃烧过程中烟气流动的温度分布.在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烟气流动数值模型及控制方程组,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
- 杨小凤杜扬肖涌
- 地下复杂组合受限空间火灾分区现象与初期模式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主要介绍地下狭长与组合受限空间油料介质火灾分区现象、初期火灾主要模式模拟实验研究结果与讨论;地下组合受限空间火灾呈现出特殊的分区现象。一般可分为燃烧区、新鲜空气补充区、烟气流区、过渡区和火焰后面的"惰化区"五区。有上下两层的地下复杂组合受限空间可分为燃烧区、烟气流区、新鲜空气补充区和"惰化区"4区。地下受限空间(包括组合受限空间、容积式受限空间和狭长受限空间)密闭条件下火灾初期模式主要有:爆炸、爆炸减弱、爆炸增强、燃烧、爆燃向爆轰发展。地下复杂组合受限空间下部与下部狭长受限空间分别全开口条件下着火后火灾主要模式为爆炸、燃烧、爆炸后持续燃烧、爆炸后短时燃烧、爆炸后发展为出口外爆炸;爆炸又可分为爆炸强度逐步加强、爆炸由爆燃发展为爆轰、爆炸强度逐步减弱。
- 杜扬杨小凤周琳莉钱海兵周建中
- 关键词:燃烧区过渡区地下建筑
- 冬季工况下定形相变材料的热特性实验研究
- 通过对相变材料地板辐射采暖房间和普通地板辐射采暖房间温度变化进行测试比较,分析研究冬季工况下相交材料的蓄热特性以及室内温度变化的规律,探讨了采用地板采暖对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和建筑节能的可能性。说明了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蓄热放...
- 种净植杨小凤庄春龙邓仲安
- 关键词:地板辐射采暖相变材料热特性
- 文献传递
- 我国空调业的机遇与挑战——加入WTO对我国空调业的影响及对策
- 本文论述了加入WTO后,对我国空调来的发展带业机遇与挑战.我国空调业应抓住加入WTO这一机遇,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品牌战略,使我国的空调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 杨嘉吴祥生张锦松杨小凤王惠光
- 关键词:WTO技术创新营销机制
- 文献传递
- 设计参数对螺旋埋管换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提出的螺旋埋管换热器三维数值传热模型,模拟研究了螺旋埋管的桩径、桩深及螺距3个设计参数对其换热能力的影响。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拟合得出了不同螺距条件下螺旋埋管换热器单位管长换热量关于桩径和桩深的函数关联式,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黄光勤卢军杨小凤
- 关键词:地源热泵
- 单坑道油料洞库火灾燃烧过程模型实验及烟气流动二维数值模拟
- 本文对单坑道油料洞库火灾燃烧过程进行了模型实验,观察了燃烧过程分区现象,实测了燃烧过程中烟气流动的温度分布.在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烟气流动数值模型及控制方程组,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
- 杨小凤杜扬肖涌
- 关键词:烟气流动
- 文献传递
- 忽略回填料与岩土热物性差异对桩基埋管换热计算的影响
- 2015年
- 桩基埋管换热器具有桩径大、埋深浅的特点,适用于桩基埋管特点的系列导热解析解模型被不断提出,但是该类模型均忽略了回填料与岩土热物性的差异。对于桩径较大的桩基埋管而言,较大的热物性差异将引起较大的计算误差。建立了区别回填料与岩土热物性差异的导热数值解模型,对比分析忽略热物性差异对桩基埋管换热计算的影响,研究表明:导热系数差异对桩基埋管长时间运行的换热热阻计算影响甚小;容积比热差异将引起桩基埋管较大的设计容量误差;桩径越大,热物性差异引起的计算误差越显著。
- 黄光勤卢军杨小凤
- 关键词:地源热泵热物性传热模型
- CPC太阳能中温热水系统的瞬态模拟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对具有CPC集热器的太阳能中温热水系统建立了瞬态模拟数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表明本模拟方法可行,它适合无贮能装置的开式太阳能中温热水系统的瞬态模拟。
- 杨小凤刘启香
- 关键词: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系统
- 狭长地下受限空间火灾分区形成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狭长地下受限空间的火灾模拟试验,研究0#柴油在不同空间尺度形成的火灾分区现象。分析柴油燃烧时狭长地下受限空间火灾分区现象形成的判断依据、条件、时间,惰化区氧气耗量与空间容积的关系,惰化区氧气体积分数、烟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燃料量、空间尺度和燃烧表面积是影响狭长地下受限空间火灾分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分区现象形成的判断依据为惰化区氧气体积分数≤16%;分区现象形成的条件为火焰区容积热强度≥720kW.m-3。这对地下受限空间火灾的防治和其性能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 杨小凤杜扬周琳莉马维庆
- 关键词:燃烧学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