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军
- 作品数:2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脐血输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CFU-GM体外培养及血浆CSA、BPA的影响被引量:4
- 1996年
- 以自身对比方法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衰竭患者输注脐血和外周血后,骨髓粒、单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血浆集落刺激活性(CSA)、爆式集落刺激活性(BPA)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结果脐血输注后可使患者CFU-GM体外培养显著提高,CSA、BPA水平显著下降并趋于正常,可在输血量减少情况下,使WBC显著增高。
- 胡力平谭汉君冉崇蓉魏晓军张晓飞
- 关键词:脐血输注白血病CFU-GMCSABPA
- rhG-CSF对小儿化疗所致的白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报告1994.2~1995.3我们用rhG-CSF(惠尔血.GRAN)对19例儿童肿瘤进行了30例次在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时的临床观察。有自身前后疗程对照13例(19例次),前后疗程化疗方案完全相同。每例前1疗程单用化疗为对照疗程,后一疗程在化疗结束后,当wbc<2.0×109/L或ANC<0.5×109/L时使用惠尔血75mcg,每日1次,皮下注射。一般用3~5天,wbc及ANC即可达到临床要求标准(wbc≥4.0×109/L,ANC≥1.5×109/L)。试验疗程较对照疗程粒细胞恢复时间明显缩短(wbc提前9.3天恢复),ANC提前8天恢复。在6例患儿化疗后用惠尔血(11例次)未设自身对照疗程,临床观察亦获得与上述相似的疗效。本组在30例次中仅见2例次有发热和骨痛,停药后发热和骨痛消失,未见其它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显示,惠尔血对小儿肿瘤化疗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疗效肯定。我们采用在停化疗后wbc<2.0×109/L几或ANC<0.5×109/L时开始使用惠尔血75mcg,1/日,皮下注射。一般3天至5天即可达到预期效果。用药量小,毒副作用少,既能减轻患儿痛苦,又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 魏晓军吕善根冉崇蓉
- 关键词:儿童肿瘤药物疗法RHG-CSF
- 小儿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32例治疗分析
- 1997年
- 孙迎军魏晓军
- 关键词:恶性肿瘤小儿化疗肝功能损害
- 小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 1994年
- 小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彭 云,吕善根,唐锁勤,冉从容,魏晓军,刘海川,姚善谦,刘景汉,刘作斌,王连元报告我院1989年3月~1993年4月10例小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结果。病例和方法1病例:本组10例平均年龄8?..
- 彭 云吕善根唐锁勤冉从容魏晓军刘海川姚善谦刘景汉刘作斌王连元
- 关键词: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疗效
- 复方皂矾丸治疗儿童慢性再障89例疗效观察
- 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89例运用复方皂矾丸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例,总结了<br> 复方皂矾丸治疗儿童慢性再障的治疗效果和治疗经验。
- 魏晓军冉崇蓉
- 关键词:儿童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复方皂矾丸疗效评价
-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AL患儿血浆ET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 0例健康儿童和 41例急性白血病 (AL)患儿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发病组血浆ET平均值为 95 .15ng/L ,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对照组 3 9.95ng/L(P <0 .0 1)。经化疗缓解后血浆ET平均值降至正常水平 (3 8.3 0g/L) ,明显低于未缓解组血浆ET平均值 95 .15ng/L(P <0 .0 1)。AL患儿血浆ET值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r=0 .93 89,P <0 .0 1) ,结论 动态观察患儿血浆ET水平对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病情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 魏晓军冉崇蓉陈素娟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血浆内皮素血浆ET放射免疫法
- 白血病及重型再障并发败血症40例临床分析
- 1993年
- 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35例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并发败血症5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占92%;原发感染灶中软组织居多;败血症时CRP升高,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普通抗生素治疗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败血症居多,治愈率41%,第3代头孢霉素治疗组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败血症居多,治愈率72%。
- 唐锁勤谭汉君冉崇蓉魏晓军
- 关键词:败血病白血病贫血
- 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1995年
- 报告小儿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化疗中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临床应用研究,共20例(24次),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移植前用作动员剂9例。粒、单系祖细胞(CFU-GM)产率提高平均29倍,自体外周血每次采集的CFU-GM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用于移植后早期4例(6次),白细胞恢复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用于移植后中期及恢复期3例(4次),2例造血恢复,1例(2次)有短期疗效。用于化疗后白细胞减低者效果显著,副反应轻。认为GM-CSF有明显动员外周血干细胞作用,用于移植后可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提高移植的安全性。
- 彭云吕善根唐锁勤冉崇蓉魏晓军张晓飞
- 关键词:白血病集落刺激因子造血干细胞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远期随访被引量:1
- 1997年
- 为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预处理的远期毒副作用,对8例Auto-PBSCT术后生存4~8年的恶性肿瘤患儿进行了随访。结果,8例患儿生长发育、神经精神发育、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免疫功能均正常。7例患儿甲状腺功能正常,1例发生代偿性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进入青春期的患儿中4例性腺功能基本正常,1例男性性腺发育迟缓(伴有继发性血色病)。发现轻度白内障5例。5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其中4例肝功能异常,1例患乙型肝炎。提示,恰当的预处理方案对患儿远期生长发育、神经精神系统、内分泌、免疫系统无影响或影响较小,但轻度白内障发生率高,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在其治疗过程中的预防应引起重视。
- 唐锁勤吕善根冉崇蓉魏晓军黄东生马立群张建忠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随访研究
- 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 43例长期存活 5年以上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自改进化疗方案后有 43例存活 5~ 2 3年以上 ,中位存活期 13 5年。3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有 32例 (86 5 % )强烈化疗≤ 4周完全缓解 (CR) ,至今仍长期存活 ;>4周达CR 5例 (13 5 % )中 2例存活 5年后复发死亡。若起病时白细胞数虽高 ,如能在 2~ 4周获CR后坚持规范治疗 ,仍可改善预后。 37例ALL中 18例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 (HD MTX)后无一例发生髓外白血病。 43例中有 9例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结论 小儿ALL多药联合诱导若 2~ 4周内获CR有益于预后。积极稳妥开展HD MTX有益于髓外白血病防治。
- 吕善根唐锁勤黄东生彭橘云冉崇蓉魏晓军王建文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儿童长期存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