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强
- 作品数:41 被引量:272H指数:11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酱香型白酒的轮次酒以及“二次制曲”过程中的风味物质分析被引量:26
- 2019年
- 从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采集酒醅和轮次酒样本,检测其中存在的微量成分及其含量,以期总结出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特性。从轮次酒的检测中发现,醇类含量最高的是正丙醇(max=6.76g/L),酯类是以乳酸乙酯(max=2.98g/L)和乙酸乙酯(max=2.85g/L)的相对含量最高,有机酸中含量最高为乙酸(max=1.48g/L),醛类物质以乙醛(max=2.31g/L)含量较高。从酒醅的检测中发现,醇类物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依旧是正丙醇(max=7.11g/kg)含量最高,起窖高,下窖低。含量最高为乙酸乙酯(max=3.78g/kg),其次为乳酸乙酯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且中间轮次达到最高值(max=0.81g/kg)。酸类变化幅度较小,乙酸含量最高(max=1.83g/kg)。醇、酸、酯类物质在窖池发酵的含量高于堆积发酵阶段,说明高温堆积将部分前体物质带到窖内进行分解,并在酒体中高效提取,成为轮次酒中的关键组分。醛类物质整体变化趋势为逐渐上升再下降。总体趋势均表现在第三、四、五轮次酒中维持较高的含量,为优质基酒的产出提供物质前提。
- 戴奕杰戴奕杰李宗军田志强
-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酒醅风味物质气相色谱
-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被引量:40
- 2018年
-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特有的蒸馏酒,其生产工艺独特,酒体风味独到,以茅台酒为典型代表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知名度,是中国发酵食品行业的名片之一。酱香型白酒发酵的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变化主要发生在大曲制作、堆积发酵和下沙3个主要工序,其主要工艺特点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多轮次固态发酵、发酵周期长、贮存时间长,每一道工序在酱香白酒的生产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使酱香白酒的生产周期近1年才得以完成。独特的工艺造就其特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代谢过程,这是形成酱香风味的重要物质保障。研究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过程,对于揭示其风味形成机制、优化工艺过程控制、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对近年来关于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旨在推陈出新,进一步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多样性解析和代谢组学技术来揭示中国传统酱香白酒的生产原理。
- 戴奕杰戴奕杰李宗军田志强
-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风味物质
- 酱香型白酒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6年
-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最知名的白酒之一。制作工艺包括大曲制作,堆积发酵和酒精发酵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均有其独特的工艺,是保持酱香酒品质的重要保障。综述了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这三部分的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研究近况。
- 戴奕杰田志强黄家岭李春宇邵飞龙杨金川
-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微生物大曲堆积发酵酒精发酵
- 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固态样品处理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测用的固态样品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和切碎箱,所述切碎箱设在底板的上方,所述切碎箱的底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分布的多根立柱,每根所述立柱远离切碎箱的一端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切碎箱靠近底板的一侧盖设有出样板...
- 戴奕杰田志强郭庆华孟望霓杨波孙宗奇李春宇邵飞龙杨金川刘廷菊
- 文献传递
- 一种白酒中脂肽化合物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酒中脂肽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脂肽类化合物的浓缩提取,将白酒与盐酸溶液混合后用乙醚萃取,挥干溶剂得到脂肽类化合物;2)脂肽类化合物的水解,将脂肽类化合物溶于三氟乙酸中,水解得到氨基酸...
- 戴奕杰张倩郭庆华田志强孟望霓杨波孙宗奇李春宇左泽彦
- 文献传递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镀膜金属罐水基模拟物中的游离苯酚被引量:1
- 2019年
- 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的食品用金属罐中游离苯酚的测定方法。在0. 001mg/L~0. 20mg/L范围内,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 9999,加标回收率为98. 52%~110. 11%,平均回收率为104. 08%,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6. 0%(n=8),方法检出限为0. 0012mg/L,定量限为0. 005mg/L。方法简便、快捷,灵敏,适用于食品用金属罐中游离苯酚的迁移测定。
- 肖洋田志强李祝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 一种检测牛、羊、猪源性成分的三重实时荧光PCR方法
- 检测牛、羊、猪源性成分的三重荧光PCR方法,具有样品DNA、一对通用引物和三条探针、荧光PCR预混液、阳性对照等4个要素;根据牛、绵羊和山羊、猪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对目标序列进行扩增并激发和淬灭荧...
- 孙端方李春宇田志强董睿寻思颖罗绍楠刘廷菊
- 检测六种禽源性成分的三重荧光PCR引物探针组、试剂盒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六种禽源性成分的三重荧光PCR引物探针组,包括针对鸡、鸭、鹅的三重荧光PCR引物探针组,针对鹌鹑、鸽子、石鸡的三重荧光PCR引物探针组,具体如Seq.ID No.1至Seq.ID No.14所示。本发明属...
- 孙端方孙棣肖洋董睿李春宇田志强张谦黄家瑞
- 酱香型白酒贮藏期主要香味成分的测定被引量:14
- 2015年
- 采用液液微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贵州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酱香型白酒企业产酒龄3年的酱香基酒的香味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在不同的贮存时间段香味物质含量变化进行跟踪测定。结果表明,5种酒样中,同类物质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同。各类香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酯类物质浓度都随贮存时间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醇类物质除β-苯乙醇的浓度随贮存时间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外,其余醇类物质都呈现下降趋势;酸类物质、醛酮类物质、5种微量香味成分的浓度都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探究在贮存过程中香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消长规律,使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进一步了解其生产的酱香型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香味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
- 孟望霓田志强
-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香味成分气质联用
- 一种酱香型白酒中有机酸稳定碳同位素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C‑IRMS)测定酱香型白酒中有机酸稳定碳同位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酱香型白酒直接进样,采用配有毛细管色谱柱的气相色谱仪将有机酸与其他组分分离,利用同位素比值质...
- 张建田志强田玲邵飞龙李心清马曰娜张倩马义虔卢垣宇黄家岭冯婷婷杨金川耿平兰雷斌朱丽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