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 作品数:57 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增强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高脂喂养2、4和10周后,在各个时点处死动物前24 h经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后选取升主动脉制备连续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时点血管外膜及内膜BrdU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高脂喂养2周的apoE(-/-)小鼠和C57BL/6小鼠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通过BrdU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体内实验发现apoE(-/-)小鼠高脂喂养2周后,在无可见内膜病灶形成之前,首先在主动脉外膜发现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之后才在损伤内膜观察到BrdU标记细胞。而C57BL/6小鼠在任何时点都未检测到BrdU标记的细胞。体外实验观察到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BrdU标记的细胞数显著多于C57BL/6小鼠(P<0.01),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S期及G2/M期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可能参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
- 徐芳刘颖石磊蔡虹静王蔚琛胡维诚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外膜细胞增殖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 IL-8、TNF-α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变化及654-2干预的影响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以及山莨菪碱(654-2)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IRI模型,动态检测血清和肾组织中IL-8 TNF-α含量,以...
- 石增立刘凤于小玲石磊张树华董晓青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山莨菪碱
- 文献传递
- 基于大班教学的"案例式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适应病理生理学大班教学的"案例式教学(CBL)"方法的改革及应用效果探索.方法:(1)使用标准化处理的临床病例,提前一星期将包括了"显性问题"和"隐形问题"的病例给到学生小组;(2)学生针对病例展开课下资料查找...
- 石磊刘巍徐芳李钰伶
- 中外学生同堂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索合理应用中外学生同堂教学,建立适合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新方法。方法2019年9—12月,以滨州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70名及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22名、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19名为研究对象。研究分为本科生组、本科+留学生合堂组(以下简称合堂组)、留学生组共3组。本科生组采用传统的双语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实验操作;合堂组采用双语教学+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PBL教学法+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实验操作;留学生组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均为传统的全英文授课。从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英语四六级的通过人数和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堂组本科生结课当年的病理生理学理论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追踪到毕业的英语四六级的通过人数及毕业当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均高于本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堂组留学生结课当年的病理生理学理论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也均明显高于留学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外学生同堂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提高本科生英语运用能力,增强中外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其走向临床、面向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 李钰伶石磊徐芳胡业佳刘巍蔡虹静徐明李雅娜
- 关键词:本科生留学生双语教学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 灯盏花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胰腺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胰腺的保护作用及其微循环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灯盏花素预处理组3组(n=12),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脾动脉,造成胰腺体尾缺血模型,4...
- 刘巍胡业佳石磊徐芳
- 关键词:灯盏花素胰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 丹参注射液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微循环的影响的研究
- 目的:探讨丹参对家兔小肠在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的治疗作用,通过观察微循环的变化来分析丹参的治疗效果。方法:构建家兔小肠的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止血钳使小肠缺血40 min后恢复血供,...
- 崔勇石磊徐芳胡业佳王蔚琛蔡虹静刘巍
- 关键词:小肠缺血再灌注丹参注射液微循环
- 让“说课”走进病理生理学教学被引量:5
- 2010年
- 说课是一种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其重点考察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能力,对于优化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探讨和推广。说课应成为基础医学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 徐芳刘颖石磊蔡虹静王蔚琛陈金荣
- 关键词:说课病理生理学教师
-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及肾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意义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探讨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夹闭大鼠肾动静脉的方法复制大鼠IRI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肾缺血及再灌注1 h、4 h和24 h时血清和肾组织中IL-6、IL-8和TNF-α含量,并对肾系数、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单纯缺血组和再灌注4 h、24 h组'肾组织中IL-6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血清中IL-6水平仅在缺血组低于假手术组;血清与肾组织中的IL-6含量在不同时间内其变化呈直线正相关(r=0.89,P<0.(J5)。肾组织中IL-8、TNF-α水平在单纯缺血和再灌注早期(1 h、4 h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0.05),随再灌注时间延长两者逐渐下降至对照组水平;血清IL-8在单纯缺血和再灌注1 h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接近对照组水平。血清SUN、Scr水平和肾系数在IRI各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IL-8、TNF-α可能参与了早期肾IRI过程,IL-6在肾IRI中可能起一定保护作用。
- 刘凤石增立于小玲石磊张树华董晓青王宝娃
- 关键词:肾组织血清IL-8再灌注
- “三早教育”推动转化医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8年
- 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生从基础学习转向临床学习的必修课程。针对转化医学特性,以教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三早教育"基础上构建转化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改革效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尝试,为各医学学科的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
- 李钰伶刘巍徐芳胡业佳蔡虹静李雅娜石磊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 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及肺组织IL-4、IL-10、IL-12水平的变化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观察IL - 4、IL - 10、IL - 12在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经舌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大鼠ARDS模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 - 4、IL - 10和IL - 12水平。结果 :注射油酸 4h、8h、16h组血清及肺组织中IL - 10、IL - 1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 ;但注后 16h组血清和注后 8h组肺组织中IL - 10水平均明显低于 4h组 (P <0 0 5 ) ;血清中IL - 4水平在注射油酸 4h、8h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 ;而 16h组则明显低于 4h组 (P<0 0 5 ) ;肺组织中IL - 4水平在 4h、8h、16h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 16h组则明显低于 8h组 (P <0 0 5 )。肺系数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注射油酸后 4h组改变最明显。结论 :IL - 4、IL - 10和IL - 12在大鼠油酸型ARDS炎症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ARDS时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相继产生 。
- 石增立刘凤石磊刘海霞田东王国祥董晓青于小玲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细胞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