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国富
- 作品数:43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银屑病并发双眼葡萄膜炎一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男,49岁,因全身反复鳞屑性红斑10年、伴双眼红痛视物模糊2年于2015年6月15日收住我科。
- 吕静张颖闫国富刘娟娟
- 关键词:眼葡萄膜炎重症银屑病并发视物模糊鳞屑性
- 头孢西丁致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患者男,70岁。因躯干、四肢起红斑、水疱伴痒6 d,口腔糜烂1 d,2013年4月来我科就诊。入院前2周,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头孢西丁药物治疗。治疗后7 d躯干、四肢逐渐出现大小、形态不一的水肿性红斑,伴剧烈瘙痒,之后红斑面积扩大、数量增多,
- 吕静刘娟娟闫国富刁庆春
- 关键词:头孢西丁大疱性类天疱疮水肿性红斑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糜烂静脉滴注
- 线状痣样型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1例
- 报道一例线状痣样型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患者女,41岁,颈背部丘疹20余年,无自觉症状。皮损为数百个粟粒至黄豆大小皮肤色或浅褐色丘疹,聚集成片,呈线状痣样排列,分布于左侧颈部及-腰背部。系统检查未见其他异常。家族中无类似...
- 江阳闫国富刁庆春
- 关键词:基底细胞样错构瘤
- 文献传递
- miRNA-142-5p在特应性皮炎中的表达及其靶基因预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NA-142-5p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进行潜在靶基因预测。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该院门诊皮肤科AD患者8例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例为对照组。提取分离所有受试者PBMC中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NA-142-5p的表达水平,运用miRanda、PicTar和TergetScan等靶基因预测分析软件等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其潜在靶基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NA-142-5p在观察组患者PBMC中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预测到交集靶基因有39个,涉及到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等。结论 miRNA-142-5p在AD患者PBMC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其下游靶基因在AD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 肖能鑫史丙俊刁庆春王修勇蒋有让闫国富
- 关键词:微RNAS皮炎特应性聚合酶链反应
- 色素性痒疹1例
- 2014年
- 患者,男,21岁。颈部、胸背部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2年。组织病理示海绵水肿性皮炎。结合临床诊断为色素性痒疹。
- 王樱霖刁庆春闫国富郝进
- 关键词:痒疹色素性
- 重症银屑病并发双眼葡萄膜炎1例
- 重症银屑病主要包括红皮病型、脓疱型以及关节病型,这三型银屑病是临床上比较少见和严重的类型,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新潮红、肿胀、脓疱、脱屑、关节变形、伴剧烈瘙痒.除侵犯皮肤、关节和甲以外,还可侵...
- 吕静张颖闫国富
- 关键词:银屑病葡萄膜炎环孢菌素疗效评价
- 色素失禁症1例
- 病例:患者,女性,11/12岁,因躯干、四肢线状、片状色素沉着斑10个月,于2007年10月25日到我院就诊。患者于3月大时发现外阴及双侧股内侧出现少许米粒大小淡褐色色素沉着斑,无瘙痒,无红斑、水疱、鳞屑等,褐斑逐渐增多...
- 蒋震闫国富刁庆春
- 文献传递
-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与0.1%他扎罗汀乳膏治疗120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用1%他扎罗汀乳膏治疗。8周时观察各组皮损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P<0.05;治疗组皮损总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8.33%)、26例(46.3%),P<0.05。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效果优于他扎罗汀乳膏,且更安全。
- 刁庆春薛梅张洁闫国富
- 关键词:寻常痤疮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他扎罗汀乳膏
- 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过度黑素沉着病1例
- 2013年
- 患儿女,11岁。因伞身色素斑11年,于2012年02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1个月后躯干出现色素斑,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及治疗(具体不详)无任何疗效:皮损泛发于躯干、双上肢及面颈部,并排列成条纹状或漩涡状,皮损而积广泛,无黏膜、眼睛、掌跖受累,无明显自觉症状。
- 江阳刘娟娟李小刚闫国富刁庆春
- 羟苯磺酸钙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被引量:5
- 2015年
- 报告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女,71岁。全身红斑、水疱、表皮剥脱伴疼痛1d。全身表皮剥脱面积>30%,伴有外阴黏膜损害。可疑致敏药物为羟苯磺酸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和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死亡。
- 刘娟娟江阳吕静闫国富
- 关键词: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羟苯磺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