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剑松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混凝土
  • 2篇计算机
  • 2篇钢筋
  • 2篇钢筋混凝
  • 2篇钢筋混凝土
  • 1篇挡墙
  • 1篇挡土
  • 1篇挡土墙
  • 1篇斗拱
  • 1篇悬臂
  • 1篇悬臂式
  • 1篇悬臂式挡土墙
  • 1篇应力
  • 1篇预应力
  • 1篇预应力框架
  • 1篇支护结构
  • 1篇中国古代建筑
  • 1篇中国古建
  • 1篇中国古建筑
  • 1篇软件开发

机构

  • 4篇重庆大学

作者

  • 4篇陈剑松
  • 3篇范幸义
  • 3篇袁凌
  • 2篇孙劲超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土质边坡支护结构三维内力的计算机分析
在土质边坡支护结构的设计中,特别是挡土墙的设计多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分析的。但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边坡的破坏多属于三维的空间问题,本文在三维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带钢筋混凝土底板的重力式挡墙内力分析的计算机方法。
陈剑松袁凌范幸义孙劲超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底板重力式挡墙计算机方法
文献传递
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CAD系统的开发
本文以边坡工程中常见的土质边坡为例,对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支挡结构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从内力计算到施工图显示及输出,为合理、经济地设计悬臂式挡墙提供了依据。  目前的挡墙设计主要采用工具箱计算和手工绘图相结合的方式,...
陈剑松
关键词:软件开发
文献传递
大跨度厂房预应力框架结构CAD系统研发
本文介绍了大跨度工业厂房预应力框架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预应力配筋计算方法以及大跨工业厂房预应力框架CAD系统的数据前、后处理技术,计算机成图技术和人机界面技术。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有着改善结构使用性能、满足建筑空间要求、提高...
袁凌陈剑松范幸义孙劲超
关键词:预应力框架CAD系统
中国古建筑真三维设计中的计算机技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对其三维设计尤为重要。古代建筑的三维设计主要用于对古代建筑的修复、维护、重建和创建。中国古代建筑绝大多数采用木结构,先制作构件,再进行组装;在其三维设计中,应用计算机...
范幸义袁凌陈剑松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斗拱计算机BIM技术三维渲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