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荣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PLC和MCGS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7
- 2016年
- 温室可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设计的基于PLC和MCGS组态软件的温室控制系统,使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监测温室环境参数,通过控制风扇、喷灌设备、补光灯、保温灯等设备达到控制温室温湿度、光照度的目的。系统可进行自动/手动控制的切换,使用方便,经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 何国荣
- 关键词:温室环境控制PLCMCGS
-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仿真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控整流电路在直流电动机控制、可变直流电源、高压直流输电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建立了基于MATLAB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动态模型,给出了仿真实例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展现了MATLAB仿真具有的快捷、灵活、方便、直观等优点,从而为电力电子电路的教学及设计提供了有效工具。
- 张争刚林素敏何国荣晁阳
- 关键词:整流电路电力电子MATLAB仿真
-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柜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应用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柜;其操作较为便利,可在使用者调节工作腔内的电气设备时对挡板进行支撑,提高挡板在使用者调节工作腔内电气设备时的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并且...
- 何国荣
- 工业机器人装配中基于相机位姿估计算法的单目视觉定位研究
- 2024年
- 为了提升工业机器人在装配作业中的效率和精准度,结合软指派算法进行研究,构建基于相机位姿估计算法的单目标视觉定位系统,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参数对成功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成功率最低为92.5%,在图像噪声对成功率的影响实验中成功率最高达到了97.5%,位置估计误差最大值不超过4 mm,旋转误差在伪特征点的数量为最大时得到了最大值7°。
- 余娜何国荣晁阳李培东
- 关键词:单目视觉工业机器人位姿估计视觉定位
- 五步教学法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以“抽象类”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前很多高校把java语言作为软件工程专业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入门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等问题。本文结合java程序设计课程自身特点,立足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一套适合该课程的五步教学法,采用"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新的任务"的五个步骤进行教学,本文将以《java抽象类》这一节的课程讲授过程进行设计分析,教学实践显示该教学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纪娜何国荣
-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JAVA程序设计抽象类
- 神经网络模型在大学生在线学习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大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提出一套基于神经网络的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分析模型。首先介绍该模型的输入项、输出项、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整体拓扑结构。利用学生日常学习行为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该模型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预测。实验研究发现,所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学生学习效果预测方面体现出了较为理想的准确度水平,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叶梓何国荣牛甲
- 关键词:神经网络模型
- 600MHz CMOS锁相环频率综合器设计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0.6μm CMOS工艺,设计完成600MHz锁相环型频率综合器。以电荷泵型锁相环的线性数学模型为理论依据,依次设计鉴频鉴相器,电荷泵,环路滤波器,电流饥饿型压控振荡器,分频器等模块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整个系统锁定所需时间为1μs,稳定输出频率640MHz。验证了在普通CMOS工艺条件下,可以设计出性能稳定,工作频率较高的频率综合器。
- 纪娜何国荣
- 关键词:混合信号集成电路锁相环频率综合器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项目教学法的启示被引量:2
- 2013年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项目教学方法独树一帜。本文研究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项目教学方法,提出提高教师动手能力、课程融合、科学设计教学题目、项目教学系统化建设的观点,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
- 何国荣
-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教学
- 一种地埋式电气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电气柜,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气柜本体,所述外壳的顶端铰接有用于密封外壳顶端的顶盖,外壳的底端设有漏斗状的底板,且外壳的底端上呈矩形阵列安装有四组电动推杆,四组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同...
- 何国荣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改革研究
- 2025年
- 针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问题,通过岗课对接、赛课对接、证课对接、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岗课赛证”融通下的育人模式探索。优化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更加精准地对接产业需求,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张争刚李培东何国荣
- 关键词: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