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丹 作品数:37 被引量:5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浅谈提高心脏康复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 被引量:1 2014年 传统的药物和外科治疗与现代心脏康复相结合是目前公认的心血管疾病完整的治疗措施,然而由于我国心脏康复发展较晚,且在教育过程中对其不够重视,造成心脏康复专业人员的缺乏,心脏康复难以普及。本文在论述心脏康复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在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教育中增加心脏康复内容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提供参考。 夏青 邱继文 阎丽娟 张健 赵美丹 郭永明关键词:心脏康复 医学教育 帕金森病康复治疗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3年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强直、姿势不稳定和肌张力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认知功能减退、睡眠不足、抑郁、疲劳等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除了药物治疗外,康复治疗也逐渐受到重视,它在改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科技与信息化的发展,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远程医疗等康复新技术开始进入帕金森病康复领域,并取得一定效果,相较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有显著优势。本文阐述康复治疗新技术在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帕金森患者康复治疗提供借鉴。 董仁卫 赵美丹 夏青 郭琪关键词:帕金森病 康复 非运动症状 脑卒中后手痉挛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脑卒中是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5大特点[1]。研究表明,80%~90%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 w内出现肢体痉挛,80%~95%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个月后仍存在明显的手痉挛[2],上肢功能约占全身功能的60%,手指功能占上肢功能的90%[3],日常大部分活动均需要手的参与,故手痉挛障碍给患者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同时该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手部功能会进一步加重甚至丧失功能。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手痉挛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降锦洲 余方向 刘喆宇 张洪侠 邱继文 赵美丹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治疗 传感器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日趋成熟且逐渐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各类疾病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本文通过查阅近五年的国内外文献,对传感器在康... 邱继文 夏青 房钰鑫 赵美丹 郭永明关键词:传感器 康复医学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的可视化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康复相关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多发性硬化康复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05篇,英文文献2240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文文献未发现具有显著中心性的作者,机构间合作相对有限;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Motl RW(119篇)。发文量最高的国家是美国(646篇),中心性为0.31。中文文献的研究机构构建的网络结构较为稀疏,未见具有显著中心性的机构;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伊利诺伊大学(108篇)。中文文献的热点关键词是“吞咽障碍”“缓解期”“神经康复”,发现7个关键词聚类,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护理”;英文文献的热点关键词是“quality of life”“people”“disability”,发现7个关键词聚类,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disability”。结论近年来,多发性硬化的康复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尽管国内在该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更多多发性硬化相关的研究应该被开展,以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李欣恬 乙春梅 许梦欣 刘姝含 张洪侠 赵美丹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康复 可视化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国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6年 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康复医学是康复治疗的新手段,故本文拟从目前国内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内容涉及虚拟现实技术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中的作用。现有文献报道显示,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的上述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疗效。 赵美丹 李钊 陈慧玲 阎丽娟关键词:脑卒中 虚拟现实技术 康复治疗 初级纤毛在关节软骨中的生物力学效应 被引量:1 2020年 生物力学因素对于关节软骨的稳态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级纤毛是一种可同时感受力学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细胞器,并于软骨细胞膜表面也存在有初级纤毛分布。其与多个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共同参与软骨细胞表型维持和物质代谢的过程。同时,初级纤毛的异常也关联到多种人类的骨关节类疾病。主要论述初级纤毛在软骨细胞力学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机制,探讨其与骨关节疾病的联系,以期为骨科临床和基础科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许博洋 方添玉 赵美丹关键词:软骨细胞 信号通路 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l〈0.05)。结论: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赵美丹 李钊关键词:针灸 中医 辨证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腧穴配伍规律探讨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探析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不同处方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截至2020年1月14日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建立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处方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LDER对数据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利用Gephi软件对复杂网络示意图进行分析展示。结果现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配穴方法以局远配穴为主,最常取膀胱经、任脉和督脉腧穴,特定穴中背俞穴、五腧穴和募穴为常用。复杂网络分析发现其核心腧穴为百会、印堂、三阴交、太冲、心俞、肝俞、肾俞、内关、合谷、神门、太溪、足三里、四神聪;关联规则分析表明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核心腧穴组合为五组,即百会-印堂、百会-三阴交-太冲、太冲-合谷、百会-内关和心俞-肝俞-肾俞,其配伍规律与围绝经期抑郁症肾虚肝郁、肝郁气滞、心肾不交、心神不宁和肝郁脾虚的常见证型相一致。结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配穴明显多于单穴使用,以局远配穴为主,核心腧穴组合可作为不同证型的核心处方应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孙双宇 杨曦玥 贺亚楠 赵美丹 潘兴芳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 关联规则 复杂网络 腧穴配伍 辨证论治 传感器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日趋成熟且逐渐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各类疾病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通过查阅近5年的国内外文献,对传感器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康复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邱继文 夏青 房钰鑫 赵美丹 郭永明关键词:传感器 康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