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生
- 作品数:41 被引量:103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ABC转运分子与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05年
- 耐药是引起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ABC转运分子是一个转运蛋白超家族,它通过ATP依赖的药物排出泵介导耐药。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ABC转运分子的活性是固有的,其活性与化疗反应密切相关。
- 单芳何明生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转运蛋白化疗反应分子超家族
- -80 ℃直接冷冻保存造血干细胞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根据近年来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现状,认识移植过程中-80℃直接冷冻保存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1999-01/2006-04相关-80℃直接冷冻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造血干细胞,冻存”和“hematopoieticstemcells,cryopreservation”。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冻存的文章,查找并阅读全文。纳入标准:①需为非综述、非个案报道类的文献。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③-80℃直接冷冻保存。排除标准:重复研究、个案报告、综述、Meta分析类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8篇关于-80℃直接冷冻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文献,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探讨。资料综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方法,而造血干细胞的冻存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冻存的条件和方法可直接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活力和数量,也会影响干细胞回输体内后的增殖能力和治疗效果。许多学者对不同的冻存条件和/或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冻存条件和/或技术各有其优缺点。-80℃直接冷冻保存造血干细胞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费用相对较低,且能有效地保存造血干细胞,满足移植要求,有利于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开展。结论:-80℃直接冷冻保存法能够有效地保存造血干细胞,满足移植要求,且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等优点,应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 何明生徐丹丹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间充质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杨福冬何明生
- 关键词:疾病治疗骨髓造血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骨髓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MSCS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
- 2006年
- 乳腺癌对化放疗敏感,常规的综合治疗可使相当部分患者长期无病生存,但对复发和高危乳腺癌患者效果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技术为晚期、高危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 王国琴何明生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乳腺肿瘤临床研究性
- CXCL12-CXCR4/CXCR7轴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趋化因子是指由白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可结合在内皮细胞表面、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吸引白细胞移行到感染部位的一些低分子量蛋白质。随着对其的深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与其受体共同构成的网络系统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还发现,CX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的成员之一的趋化因子C-X-C趋化因子配体12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趋化因子受体7,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多种生物学过程相关。
- 刘申婷殷娜何明生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是在模拟体内造血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造血生长因子和其它有利于扩增的成分,来实现HSCs体外的生长和扩增。近年来,随着对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对HSCs体外扩增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就HSCs体外扩增影响因素的进展作一综述。
- 李秀何明生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细胞因子基质细胞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格列卫耐药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王方方何明生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格列卫耐药分子靶向治疗
- 移植物抗宿主病中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作用的研究
- 2006年
-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GVHD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有重要关系。本文综述mHAgs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
- 徐丹丹何明生
- 关键词: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移植物抗宿主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 CD34^+细胞移植后脊髓全横断大鼠脊髓功能恢复的形态学及行为学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脊髓全横断SD大鼠模型骨髓CD34+细胞移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7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①采用Percoll细胞分离液离心+贴壁分离法对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进行粗筛后,收集骨髓悬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密切观察细胞生长情况。②收集培养至第3周的悬浮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CD34单克隆抗体鉴定。③选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1d,1,2,4和8周各3只)。将经CD34单克隆抗体鉴定后的CD34+细胞移植入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脊髓横断处尾侧。④术后密切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术后1d,2,4和8周行BBB评分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⑤同时行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细胞的分布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细胞的存活。结果:对照组大鼠第22天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29只。①免疫荧光镜下见,培养至两三周的骨髓悬浮细胞中,圆形绿色荧光细胞可达90%以上。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至两三周后的骨髓悬浮细胞多数呈CD34阳性,阳性率达(74.6±1.7)%。③两组大鼠BBB评分结果显示,移植组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④移植后2,4和8周时移植组脊髓横断处头尾两侧均可见绿色荧光细胞,且多分布于灰质中,散在或聚集成片;免疫组织化学法可见移植组脊髓横断处头尾两侧切片中均有CD34+细胞散在。结论:移植骨髓CD34+细胞可在脊髓全横断大鼠脊髓中存活并迁移,其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 程昊钰何明生王廷华张洪钿王方方刘鲲黄桂琴胡艳丽
- 关键词:神经行为学表现
- 国产替罗非班在高危复杂病例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何明生王廷华程昊钰曹红花
- 一、研究对象1.临床高危病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糖尿病。2.支架术后血栓高危病例:钙化病变;长节段病变;多枚支架重叠植入病变;小血管病变;支架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介入...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