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育鹏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新安边油田安83区致密油水平井注水吞吐采油效果评价
-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安边油田安83区致密油水平井开发简况及现状,从开发现状及储层特征分析水平井吞吐采油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时结合注水吞吐采油的原理及步骤对前期试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效果对后期井位优选提出可行性建议.
- 陈章顺成健王平平李超张博杨博程潇逸柴慧强吴育鹏张希
- 关键词:致密油藏水平井
- 文献传递
- 安83区长7致密油水平井递减因素分析
- 新安边油田安83长7致密油藏储量较大、储层致密,常规开发难度大、效果差。2011年以来采取水平井加体积压裂规模试验开发,有效的提高了初期单井产量,取得较好效果。但水平井开发递减较大、压力保持水平低,注水易见水,自然能量开...
- 王平平李秋德陈章顺曹勇李红雷郑奎吴育鹏黄玮胡东志沈夕
- 关键词:水平井
- 文献传递
- 摆宴井油田断裂分布特征研究
- 2015年
- 通过地震解释剖面分析和精细地层对比研究,对摆宴井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和断层封闭性进行了研究。摆宴井油田构造位置特殊,位于断裂带发育区,区内发育了四条NNW向展布的逆断层以及六条近EW向展布的正-走滑断层和逆-走滑断层,主要以叠瓦状、冲起及对冲组合分布,断层发育规模大,纵向贯穿延长组和延安组地层;初步认定断层形成于油气成藏之后,断层封闭性良好,将原始油藏分隔为多个次级油藏,形成独立的油气开发单元。
- 陈新晶陈朝兵何汶锶李艳秋吴育鹏张换果陈章顺郑奎李红雷
- 关键词:逆断层走滑断层断层封闭性
- 安83区水平井第二周期注水吞吐采油试验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本文简要介绍了注水吞吐采油的原理及注水吞吐采油的步骤,概述了安83区水平井注水吞吐采油的适用性,详细分析了第一周期注水吞吐采油试验效果,从而明确了第二周期注水吞吐试验的可行性。
- 陈章顺王平平杨博吴育鹏程潇逸柴慧强成健何汶锶陈新晶李彦秋
- 关键词:水平井适应性可行性
- 特低渗透裂缝油藏侧向注水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胡尖山油田安201区长6油藏2009年规模建产,因裂缝发育,暴露出主向油井水淹,产量递减快等矛盾。2010年通过注水井深部调驱治理,开发效果依然较差,油藏仍存在地层能量不足、侧向井见效比例低等矛盾;因此2011年7月开展沿裂缝侧向加强注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发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同类油藏注水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 郑奎陈新晶李彦秋何汶缌吴育鹏陈章顺张换果黄玮
- 关键词:地层能量注水水驱效果
-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研究及加密调整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胡尖山油田A21区块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期稳产难度逐年加大,因此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通过深化储层认识,借助三维地质建模对剩余油分布及潜力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结合剩余油分布及储层发育特点,通过加密调整部署,试验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油田后期的整体调整以及同类油藏的加密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 郑奎卜广平刘吉斌吴育鹏何汶锶
- 关键词:油水界面剩余油加密调整采收率
- 新安边油田安83区致密油水平井注水吞吐采油效果评价
-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安边油田安83 区致密油水平井开发简况及现状,从开发现状及储层特征分析水平井吞吐采油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时结合注水吞吐采油的原理及步骤对前期试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效果对后期井位优选提出可行性建议。
- 陈章顺王平平李超张博丁强卜广平杨博程潇逸柴慧强吴育鹏张希成健
- 新安边油田安83区致密油水平井注水吞吐采油效果评价
-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安边油田安83区致密油水平井开发简况及现状,从开发现状及储层特征分析水平井吞吐采油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时结合注水吞吐采油的原理及步骤对前期试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效果对后期井位优选提出可行性建议。
- 陈章顺王平平李超张博杨博程潇逸柴慧强吴育鹏张希成健
- 文献传递
- 摆宴井油田断裂及构造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 2016年
- 依据地震勘探、钻探成果及地质剖面特征观察,应用地质学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摆宴井区构造、油藏类型、含油层系、储层物性等进行研究、对比分析,认为摆宴井区断块构造变化大,舍油层系多,分散而复杂,造成异常高压,影响油气运移。但本区含油层系多,油藏中心部位含油性良好,存在一定开发潜力。
- 李超王平平张博卜广平李龙龙吴育鹏何汶锶
- 关键词:油藏类型含油层系成藏控制因素
- 浅析沉积相与成岩相结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建立被引量:1
- 2013年
- 所谓地质建模技术,其是以地质统计学的变差函数为手段就各类物性空间的相关性予以综合分析,且以序贯高斯算法为手段就各类物性予以准确计算。近年来,对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非常普遍。但是,大多数地质学家却无法充分地认识到岩相控及沉积相控的局限性,且对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也往往不考虑地质建模的变差函数。本案结合以上问题,就建立沉积相与成岩相结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展开讨论。
- 易萍吴育鹏何汶锶
- 关键词:沉积相成岩相三维地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