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青

作品数:27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气象
  • 4篇降水
  • 2篇叶片
  • 2篇日光温室
  • 2篇生理特性
  • 2篇生育
  • 2篇水稻
  • 2篇气温
  • 2篇气象产量
  • 2篇气象因子
  • 2篇温室
  • 2篇胁迫
  • 2篇冷涡
  • 2篇光温
  • 2篇旱胁迫
  • 2篇复水
  • 2篇干旱
  • 2篇干旱胁迫
  • 2篇暴雨
  • 2篇GIS

机构

  • 23篇沈阳市气象局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辽宁省气象台
  • 1篇气象灾害重点...
  • 1篇吉林省气象科...

作者

  • 23篇刘青
  • 7篇李石
  • 5篇张菁
  • 5篇慕臣英
  • 4篇张治
  • 3篇徐全辉
  • 3篇李典
  • 3篇李崇
  • 3篇张帅
  • 3篇王立为
  • 2篇赵梓淇
  • 2篇鲁杨
  • 2篇郑闯
  • 1篇李得勤
  • 1篇刘江
  • 1篇张淑杰
  • 1篇李国春
  • 1篇段云霞
  • 1篇刘利民
  • 1篇崔锦

传媒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大麦与谷类科...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农业
  • 1篇干旱气象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农业技术与装...
  • 1篇科技视界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辽宁省水稻产量动态预报被引量:10
2017年
利用辽宁省33个气象站点1993—2012年水稻产量、生育期内的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及旬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水稻的产量动态预报模型。使用5年滑动平均法分离水稻趋势产量,分析气象产量与水稻生育期内逐旬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确定5月上旬平均气温、5月下旬平均气温、6月下旬降水量、7月下旬降水量、8月上旬日照时数、9月中旬平均气温和9月下旬日照时数为关键气象因子,建立水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对预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1993—2012年进行模拟预报及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在93%以上;对2013年的产量进行预报,准确率为93.97%~99.67%,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测结果基本可以反映水稻产量的变化情况,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李琳琳王婷李雨鸿刘青宋晓巍赵振宇
关键词:水稻气象产量
利用激光雨滴谱仪对一次雨转雪过程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的地面雨滴谱具有不同特征。本文利用HSC-PS32激光雨滴谱仪和人工加密观测资料对2014年11月30日发生在沈阳的一次雨转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了降水相态转换时,其雨滴谱特征的演变。结果表明:受蒙古气旋影响,该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降水相态,包括雨、雨夹雪和雪。这3种降水相态对应着不同的滴谱特征。具体表现为降雨阶段,粒径小、谱宽较小;雨夹雪阶段,谱宽增大;而降雪阶段,粒子直径大、维持较宽谱宽。不同降水相态的平均雨滴谱相对较近,经历了单峰到波动的演化过程。从波峰对应的粒子直径的角度来看,雨小于雨夹雪,雨夹雪小于雪。降雨阶段粒子数浓度最大,降雪阶段粒子谱宽最大。
张治刘青李崇班伟龙崔景琳张帅
沈阳地区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及播种期地温预报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为了掌握沈阳地区地温变化规律,并提供更好的大田地温预报服务,降低播种风险,提高粮食生产安全,利用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点1981—2015年地温和气温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35a地温和气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春播期(4月和5月)地温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981—2010年,年代际温度呈上升趋势,气温的变化导致地温的变化也更加明显,气温和各层地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26—0.549℃/10a,4—10月0—5cm、5—10cm、10—20cm每一层的地温差为1.5℃、0.5℃和0.5℃;0—20cm地温以及气温在1996年前后发生了突变;春播期西部地区0cm、5cm、10cm的地温和气温差值4—5月由较低转为较高;地温预报模型t检验的P值在P=0.01水平差异均不显著,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可以用于沈阳春播期(4月和5月)地温预测。
宋晓巍李琳琳李石刘青高淑新姜珊张菁张靖萱
关键词:地温播种期
Excel软件在气象工作中的日常应用
2018年
针对气象工作中常见的数据运算、绘图等工作需求,利用办公软件Microsoft Excel在数据处理、格式修改以及图表制作等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为气象工作者提供更多便利。
徐亚琪陈妮娜刘青张智超苗静李琳琳
关键词:EXCEL数据处理
沈阳地区一次大雨预报技术总结
2019年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数据资料对2019年5月26日夜间的一次大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受高空槽和地面气旋共同影响,槽后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辽宁省交汇,形成明显有利于出现降水的天气形势。此外,地面气旋受日本海高压阻拦稳定少动,造成降水持续时间长是产生大雨,局部大暴雨的另一原因。
李晓鸥张帅刘青张靖萱鲁杨
关键词:暴雨
北方日光温室气象灾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日光温室是我国特有的设施,其特点是保温好、投资低、节约能源。北方地区低温、大风、寡照及大雪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对日光温室生产影响较大。因此,系统评价日光温室气象灾害能为合理布局设施作物生产做好科学依据。本文对日光温室的发展现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进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结,阐述了日光温室农业气象灾害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梳理思路。
李琳琳苗静徐亚琪李雨鸿王莹马林王若男刘焕莉刘青
关键词:日光温室气象灾害
1978—2007年辽宁省平均气温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2016年
气温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热量状况,其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收集整理了辽宁省47个台站1978—2007年30年平均气温数据,以Arc GIS软件为研究平台,结合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合不同空间内插的方法,对气温数据进行空间插值。使用的插值方法分别为反距离权重法、规则样条插值法、张力样条插值法、普通克里格法、通用克里格法,并采用交叉检验的方法,对空间插值的结果进行检验。
刘青张治宋晓巍张琳李琳琳徐亚琪苗静
关键词:气温ARCGIS空间插值
东北冷涡背景下两次强降水干侵入特征对比分析
2024年
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天气具有局地性强、预报难度大的特点,冷空气的入侵往往对强对流天气的触发具有指示性意义。本文利用加密自动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的ERA5(ECMWF Reanalysis v5)再分析资料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2016年6月30日和2020年8月3日2次冷涡强降水天气的形势及动力、热力特点,重点对比分析了2次过程的干侵入特征。这2次强降水过程地面均为蒙古气旋配合,从地面至高空动力条件较好。降水发生前,上午天空晴好,对流层中高层有冷空气渗透,近地层湿度大,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强降水发生前,中层干区自西向东侵入,高层高位涡区向下伸展,增强对流不稳定发展,中层位涡接近1×10^(-6)m^(2)·K·s^(-1)·kg^(-1)可以作为进入强降水时段的指标。干侵入指数呈偶极分布特征,可反映干冷空气和暖湿空气的相互作用,暴雨常发生在干侵入指数的密集带。当中高层干侵入指数正值区向中低层发展时,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干侵入指数对强降水的落区及暴雨的增幅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段云霞崔锦崔锦李得勤班伟龙刘青
关键词:冷涡强降水干侵入
东北冷涡强度定义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NCEP 1°×1°格点再分析资料,根据东北冷涡温度场有冷中心及高度场是闭合环状环流的特征,同时选取位势高度差和温度差两个指标,制定东北冷涡逐日强度定义方法,并分析了按此定义划分的不同强度东北冷涡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等强度冷涡的出现频次最多,占全年冷涡出现日数的50%以上,其次是弱冷涡,超强冷涡出现日数最少;弱冷涡生命史约为3 d左右;超强冷涡活动期间中心位移变化较大,且生命史长,影响范围更为广泛。
胡鹏宇陈传雷林海峰徐爽孔令军刘青纪永明赵梓淇
RS和GIS技术在沈阳市火灾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卫星遥感技术在火情监测中具有监测面积大、速度快、成本低,且可长期动态监测等优势。笔者将RS和GIS技术有机结合,进行沈阳地区火情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基于火点像元背景亮温差异进行计算机自动判识,综合火点发生特点和下垫面情况进行人机交互修正火点判识阈值,利用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火点精确定位,获取火点所在乡镇乃至村信息、像元个数以及土地利用情况。通过与实际火点资料对比分析,火点判识结果较理想。在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火情遥感监测期间成效较好,为政府相关部门防火、救火等决策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慕臣英徐全辉张菁李石宋晓巍金宇王敏刘青
关键词:卫星遥感火灾监测RSGI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