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0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以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0例为标准治疗组,对照以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0例,比较两组疗效。两组术前术后均采用脱水、适度/过度换气、抗炎、止血、护脑等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良好56.66%,中残16.66%,重残6.66%,植物生存3.33%,总有效率83.33%,死亡率16.66%;对照组良好30%,中残13.33%,重残10%,植物生存6.66%,总有效率53.33%,死亡率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3,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成功率,降低死亡、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陈习吴玉勤
- 关键词:重型脑损伤疗效
- 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疗效及对GC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神经外科诊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侧开颅去骨瓣减压,观察组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昏迷评分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的颅内压(10.26±0.95)mmHg相比对照组低,且GCS(16.02±2.36)分相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几率8.82%相比对照组29.41%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V级所占比70.59%相比对照组52.94%更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通过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有效下降颅内压,减轻昏迷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水平,效果显著。
- 陈习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程度
- 低温液基底池灌洗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分析应用天幕切开加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在常规术式的基础上加行天幕切开、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与同期32例此类患者应用常规术式治疗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结果天幕切开组36例随访0.5~1年恢复良好16例,中、重残11例,无植物生存,死亡9例.常规术式组32例随访0.5~1年恢复良好9例,中、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7例.结论天幕切开加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是效果显著的术式,可以明显地降低此类疾病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
- 岳喜龙吴玉勤陈习朱林袁小瓦
- 关键词:颅脑损伤小脑幕切迹疝显微手术天幕切开基底池
-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6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吴玉勤陈习岳喜龙王顺甫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治愈CSDH
- 自体颅骨灭活与II缶床应用
- 2010年
- 本院1999~2008年间,对重型颅脑外伤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后其中98例(其中双侧8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灭活自体颅骨隔期行颅骨修补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翁华吴玉勤陈习朱林
- 关键词:自体颅骨灭活颅内血肿清除术重型颅脑外伤颅骨修补术减压术后
- 大骨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6例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大骨孔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意义.方法局麻下,据CT或MRI片定位,切口选择在血肿最厚处,颅骨钻孔后,用咬骨钳扩大骨孔至直径约2.0cm,硬膜电灼后切开并悬吊,显露血肿包膜后电灼切开,置入10#~12#硅胶引流管.抽尽血液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至冲洗液清亮,引流管另戳口引出,将头颅调整至切口位于最高处,向血肿腔内注满生理盐水,使其内气体排出,缝合切口(硬膜不缝).夹闭引流管,4~6小时后开放,3~5天拔除.结果手术126例(145侧),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大骨孔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术中易于止血、置管,冲洗彻底,引流通畅,疗效可靠等优点,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吴玉勤陈习岳喜龙王顺甫
- 关键词: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切开手术并发症
-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影响因素和急诊救治措施
- 2023年
-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影响因素和急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60例,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合并基础疾病、收缩压≤8.0 kPa、血糖≥10.0 mmol/L、血小板计数≤80.0×109/L比率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胸腹部损伤、休克发生率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伤后时间短于预后不良组(P<0.05),GC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I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 合并基础疾病、收缩压≤8.0 kPa、伴胸腹部损伤、伴休克、伤后时间≥6 h、ISS评分≥25分、GCS评分≤8分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将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急诊救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 陈习赵耀裴天鲍伟侯爱华
- 关键词:颅脑损伤多发伤预后
- 重型颅脑损伤35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总结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200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活29例(83%),其中恢复良好21例(60%),中残6例(17%),重残1例(3%),植物状态1例(3%),死亡6例(17%)。结论尽早大骨瓣减压、清除颅内血肿、早期降温、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陈习吴玉勤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脑挫裂伤
- 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 2017年
- 目的:对比用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接受开颅手术的35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接受微创手术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血肿的清除率等)和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颅内再出血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手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4.13±4.51)mL和(56.03±10.02)min,参照组患者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手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10.02±5.39)mL和(150.12±11.21)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肿的清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71%,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开颅手术相比,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可有效地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陈习
- 关键词:开颅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
- 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脑水肿、消化道出血、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达到显效及有效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式,将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更高。
- 陈习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