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艺协同共赢,五育融合共美——记江都中学第28届科学艺术节
- 2022年
- 江都中学“科学艺术节”的前身是每年月举办的“科技文化艺术节”,从2016年开始,“科学艺术节”从“科技文化艺术节”中剥离,并将时间设定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突破了活动周期短、学生参与浅、学科无交叉的困局,帮助学生跨学科发现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
- 高峰
- 关键词:科技文化艺术节自然美跨学科
- 高中化学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
- 本文以江苏省江都中学为例,基于校本教研现状的调查和对高中化学教学问题的思考,借鉴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教研平台,提升教研质态,优化校本教研的实施与管理评价,形成高中化学智慧教研校本范式,以期提升教师的主体智慧和专业素养...
- 高峰
- 关键词:校本教研高中化学
- 江苏省高中生《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学习情况的调查
- 自2005年江苏省进入高中化学新课程后直至2009年,《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至少已经过了两轮的实践。为进一步提高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质量,也为了解高中生化学反应原理认知策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作业分析的方法,对高中...
- 高峰
-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质量课程改革
- 文献传递
- 高中化学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
- <正>本文以江苏省江都中学为例,基于校本教研现状的调查和对高中化学教学问题的思考,借鉴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教研平台,提升教研质态,优化校本教研的实施与管理评价,形成高中化学智慧教研校本范式,以期提升教师的主体智慧和专...
- 高峰
- 文献传递
- "教、学、评"一体化"离子反应"教学设计被引量:1
- 2023年
- 一、"教、学、评"一体化概念解读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泰勒提出的关于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教、学、评"是在相同目标下的一致性(美国基础教育标准化运动);一种是倾向"教、学、评"须内置于教学过程(日本的水越敏行).
- 景崤壁李杰丁珣高峰
- 关键词:离子反应美国基础教育教学设计一体化一致性可追溯
- 智慧多元共同成长——高一年级期末班级总结的行动与思考
- 2017年
- 小学和初中的班主任,常能陪伴孩子们3年甚至6年的成长时光;高一的班主任,好不容易帮助学生们适应初高中的衔接转型,又要恋恋不舍地面对着新的选科分班了。以往到了期末,会有一系列校级表彰的评选,如三好学生、学习优秀奖和进步奖、千分考核最佳个人等,也会有评选感动班级十佳个人等各班个性化的举措,并给每一位学生留下期末评语和素质报告书。但是常规期末总结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1)表彰限额,覆盖不全,而集体荣誉的获得是班级成员共同参与、协同奋斗的结果;
- 高峰
- 关键词:班级同学
- 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分子晶体”教学
- 2023年
- 以“冰的体积为何大于水”的真实问题为情境,通过情境问题-猜测解答-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进一步猜测-实验探究-建构模型等课堂教学环节,在证据推理中帮助学生构建分子晶体模型,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景崤壁耿瑞丁珣高峰
- 关键词:分子晶体
- 铝及其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物的讨论
- 2021年
- 一、问题的提出在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三版化学必修1教材中,关于金属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物的表述大相径庭。下面进行具体说明:1.人教版教材中的有关表述(1)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夏芷玲杨奔高峰景崤壁
- 关键词:氢氧化钠溶液人教版教材化学方程式金属铝
- “铁的电化学锈蚀”实验探究
- 2023年
- 作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五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中学化学课程核心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
- 景崤壁薛宇洋高峰夏军
- 关键词:中学化学课程课程目标
- 基于学科理解探讨高中化学中的熵和熵增加原理被引量:2
- 2023年
- 熵是热化学中重要的概念。由于其物理意义的抽象性,中学教师在讲解以及学生在理解该概念时容易产生学科理解偏差。聚焦“熵”教学课堂中的现实问题,从统计热力学基本原理的视角,帮助教师再认识熵和熵增加原理,并提供了教学建议与实例参考。
- 景崤壁耿瑞丁珣高峰
- 关键词: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