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
- 作品数:4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浅谈西部理工院校半导体物理教学被引量:1
- 2017年
- 半导体物理课程是应用物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比较抽象,理论性、逻辑性较强,对半导体物理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整合和讲授有一定难度。本论文依据西部地区理工科院校的培养方案和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
- 李新宇
- 关键词:半导体物理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 大学物理教学中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渗透被引量:4
- 2012年
- 从大学物理在理工科大学中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分析了大学物理基本理论对各专业学科的纵向扩充,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加强大学物理对专业学科的渗透,更好地为各学科专业服务。
- 王志勇肖剑荣梁业广李明李新宇
- 关键词:大学物理学科理工科
- 一种氟化诱导高氮掺杂光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诱导高氮掺杂光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方法。以化学氧化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包括将氧化石墨烯片在基底上旋涂成薄膜,将氧化石墨烯薄膜与二氟化氙混合氟化,光照实现高氮掺杂石墨烯的方法。所述方法将氟化石墨烯薄...
- 李新宇唐涛李明文剑锋
- 文献传递
- 干法刻蚀和氢等离子体处理制备增强型p-GaN栅AlGaN/GaN HEMT特性被引量:1
- 2021年
- 增强型p-GaN栅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栅与源漏之间的沟道特性对器件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同一晶圆衬底上,采用干法刻蚀和氢等离子体处理栅与源、漏之间的p-GaN,制备增强型p-GaN栅AlGaN/GaN HEMT。对器件静态、动态特性和栅极漏电特性进行研究,采用两种方法制备的器件均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850 V@10μA/mm)。通过氢等离子体处理制备的器件的方块电阻较大,导致输出电流密度较低,在动态特性和栅极漏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氢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提高了界面态的缺陷激活能,从而实现了较低的栅极反向漏电。
- 冯玉昆于国浩吴冬东杜仲凯张炳良李新宇张宝顺
- 关键词:ALGAN/GAN异质结增强型
- 金属/Mn:TiO<Sub>2</Sub>/Nb:SrTiO<Sub>3</Sub>/金属异质结的制备及电场调控磁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Mn:TiO<Sub>2</Sub>/Nb:SrTiO<Sub>3</Sub>/金属异质结的制备及电场调控磁性的方法。将Nb:SrTiO<Sub>3</Sub>衬底清洗后,在氧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
- 李新宇肖剑荣文剑锋王恒
- 文献传递
- ZnO辐射微米球和微米带梳的特征及生长机理
- 2017年
-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出具有特殊形貌的ZnO辐射微米球以及微米带梳,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合成的ZnO样品是六方纤锌矿结构,其中,ZnO辐射微米球通过两步生长,先成核,后生长纳米线,通过实验发现辐射球状结构的形成关键步骤是在通入氧气之前形成Zn液滴。而微米带梳的生长是通过VS机制先形成微米带,一侧的纳米带阵列通过自催化生长平行于(0001)极性面形成。通过光致荧光谱测试,本文发现室温光致发光峰位于~390 nm和~495 nm处,分别对应紫外和绿光发射峰。
- 吴亭许永杰李新宇张津瑞陈运生陈镫善吉愈旭
- 关键词:光致发光纳米线纳米带
- 一种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管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管的方法。(1)将70~100mg含硫氮源与350~500mg碳纳米管混合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磨50~60分钟;(2)将体积比为1:4~1:2的浓H<Sub>2</Sub>SO<Sub>4</...
- 肖剑荣王宏哲程勇李新宇马家锋蒋爱华
- 文献传递
- 基于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图案化电子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图案化电子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子光源包括电子发射器和光投影照射系统。本发明以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基础,在其纳米孔洞中填充外光电效应材料作为光电子发射纳米电极阵列,通过光投影照射纳...
- 曹雪丽文剑锋唐涛李明李新宇余静崔丽丹
- 文献传递
- 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与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 2018年
- 应用物理专业创新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针对桂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研究,对其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改革实施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
- 肖剑荣李明王志勇李新宇王柳
- 关键词: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教学
- MOF衍生的NC-Co复合碳纳米管用于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 2023年
- 通过简单的热解过程将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转化为氮掺杂的碳材料,引起了人们对其储能应用的日益关注。本文通过水热法和退火工艺制备了MOF衍生的氮掺杂多孔碳复合碳纳米管的复合电极材料,将其作为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的正极。所制备的NC-Co/CNTs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315m^(2)g^(-1)),有助于促进电荷的转移和电解质的渗透。此外,由于氮元素的存在为碳基体提供了更多的电荷存储活性位点,有利于增强对Zn2+的化学吸附。基于此,锌离子混合电容器表现出112.5F/g^(-1)的高比电容,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为350W/kg时为30.63Wh/kg^(-1)),以及在0.5A/g^(-1)的电流密度下进行5000次循环充放电后,电容保持率仍为83%的出色循环稳定性,表明Co-NC/CNTs是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应用中非常有前途的电极材料。
- 刘芳园李新宇吴鹿晨张臻徐勤虎
- 关键词:碳纳米管氮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