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珍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5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5例,入组患者随机分配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治疗组)及阿司匹林组(对照组)...
- 黄凤珍周铁桥易继平陈斌周飞姚晓喜
-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36例疗效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他克莫司在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当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对照组采用溴吡斯的明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溴吡斯的明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仅1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他克莫司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性,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 易继平陈斌黄凤珍雷源标姚晓喜
- 关键词:他克莫司重症肌无力安全性
- 糖皮质激素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普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43.3%),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易继平姚晓喜黄凤珍陈斌刘小军雷源标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法舒地尔多发性硬化日常生活能力
- 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 易继平黄凤珍陈斌雷源标姚晓喜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丁苯酞美多芭生活自理能力
- 非编码RN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研究进展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约占全部脑卒中的5%-10%,主要原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致死和致残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非编码RNA包括miRNA,siR...
- 黄凤珍周铁桥易继平龙哲侯漩陈斌周飞江泓姚晓喜
-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非编码RNA
- 非编码RNA在颅内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研究进展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神经内科常见急症,约占全部脑卒中的5%-10%,多见于中青年发病,年发病率为10/10万,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
- 黄凤珍周铁桥易继平姚晓喜江泓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非编码RNA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5例,入组患者随机分配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治疗组)及阿司匹林组(对照组),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复发1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复发3例,总有效率为82.6%;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未发现进展为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展为脑梗死患者1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PT、APTT及FIB改变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减少TIA患者复发,安全性较高。
- 姚晓喜黄凤珍易继平周飞
-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对脑梗死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给予尼麦角林治疗,对照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给予谷维素片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结论:尼麦角林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中有显著的疗效。
- 易继平陈斌黄凤珍雷源标欧福勇姚晓喜
- 关键词:尼麦角林脑梗死后抑郁疗效
- 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自发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报道被引量:7
- 2021年
- 自发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是一种比较罕见且特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病的特点是出血往往局限在1个或几个大脑半球凸面皮质沟内,是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类型之一。目前,这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颈动脉剥脱术及对症支持治疗,而采用支架置入术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均少见报道。近期,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同时合并急性脑梗死及责任血管重度狭窄的cSAH患者,在积极使用药物治疗无效后成功行支架置入术,疗效较好,相关内容现报道如下。
- 吴积宝姚晓喜冯刚华黄凤珍李海鹏夏明万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
- 表现为脑后部皮层强化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1例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1例成人散发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方法以2023年8月6日就诊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神经影像学资料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点。检测患者NOTCH2NLC基因5′-非翻译区的三核苷酸GGC重复的扩增情况。结果患者表现为发作性脑病,头颅增强磁共振成像表现为急性发作期相关的后部脑皮层强化,基因检测发现其NOTCH2NLC基因5′-非翻译区的三核苷酸GGC重复达97次,确诊为NIID。结论在临床上应关注成人起病NIID患者的增强磁共振表现,局限于后部皮质的强化现象可能是该病急性发作期的特异性表现。
- 吴积宝黄凤珍曹莉梅张翼刘小军龙江涛易继平姚晓喜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