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晴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微生物
  • 1篇药物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药
  • 1篇生物药物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生物
  • 1篇转基因生物技...
  • 1篇转基因作物
  • 1篇作物
  • 1篇微生物安全
  • 1篇微生物药物
  • 1篇链霉菌
  • 1篇结构域
  • 1篇活性
  • 1篇基因
  • 1篇基因作物
  • 1篇健康
  • 1篇寡霉素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江南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于晴
  • 2篇邓子新
  • 1篇由德林
  • 1篇周秀芬
  • 1篇黄婷婷
  • 1篇付仲文
  • 1篇郭金超
  • 1篇高立志

传媒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微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领域。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机遇面前,发展微生物产业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康并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宏观需求,从产业布局、技术进展角度梳理了国际微生物产业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产业发展趋势;从产业政策环境、产业规模的角度概括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态势,对微生物安全、微生物健康、微生物制造、微生物医药等产业细分方向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据此剖析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建设系统化的大科学设施、发展产业化的系列技术、推动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应用,是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加强微生物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建立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围绕微生物创新平台实施创新驱动并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对提升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杜娟马连营马爱进刘龙于晴吴清平
关键词:微生物安全
微生物药物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3
2021年
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药物具有结构多样、活性优良等优点,临床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微生物药物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了微生物种质资源利用、优良菌种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菌株工程化改造、新型微生物药物创制等技术趋势,助力我国破解产业瓶颈、加速产业升级。我国现代微生物药物产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资源和技术基础,但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研究针对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建立统筹创新的微生物医药大科学装置、加强微生物药物基础研究和技术自主研发、构建战略性人才引育系统、形成体系化产业激励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于晴黄婷婷邓子新
关键词:微生物药物生物活性合成生物学
对我国农业转基因作物研发及安全管理的思考被引量:3
2015年
分析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现状及安全管理,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建议。
郭金超付仲文于晴高立志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
南昌霉素和寡霉素次级代谢合成的调控研究
链霉菌是重要的抗生素及其他医畜用药物的产生菌。这些药物主要是伴随着菌体复杂的形态分化、通过严格的次级代谢合成途径产生的。无论是形态变化还是代谢合成,响应菌体内外影响因子的复杂而严密的调控网络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
于晴
关键词:链霉菌寡霉素
文献传递
南昌霉素链释放机制的研究
南昌霉素(Nanchangmycin)是由一株链霉菌新种-南昌链霉菌(Streptomyces nanchangensis)所产生聚醚类抗生素。南昌霉素有A、B、C、D四个组分,其中南昌霉素 A可有效地防治鸡球虫病,并且...
由德林刘天罡孙宇辉李嘉良于晴周秀芬邓子新
关键词:结构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