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岩

作品数:2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课程
  • 8篇教学
  • 3篇生物质
  • 3篇资源循环
  • 3篇课程建设
  • 3篇活性炭
  • 2篇烟煤
  • 2篇生物质转化
  • 2篇思政
  • 2篇热解
  • 2篇热裂解
  • 2篇无烟煤
  • 2篇裂解
  • 2篇煤基
  • 2篇煤基活性炭
  • 2篇课程教学
  • 2篇孔结构
  • 2篇活化处理
  • 2篇甲基
  • 2篇催化热裂解

机构

  • 20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深圳市绿环再...

作者

  • 20篇赵岩
  • 14篇刘银
  • 5篇朱金波
  • 5篇李建军
  • 5篇万祥龙
  • 5篇杨丽群
  • 3篇薛长国
  • 3篇李孟婷
  • 2篇王庆平
  • 2篇刘令云
  • 2篇闵凡飞
  • 2篇杜超
  • 2篇程骞
  • 2篇黄润
  • 1篇王艳芬
  • 1篇傅尧
  • 1篇滕艳华
  • 1篇王超
  • 1篇张丽亭
  • 1篇徐清

传媒

  • 5篇广州化工
  • 2篇安徽化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选煤技术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云南化工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社会科学前沿
  • 1篇创新教育研究
  • 1篇化学工程与技...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教师情绪和学生课堂参与的关系
2015年
主要探讨了教学中教师情绪和学生课堂参与的关系。鉴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一般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中起到的是主体作用,讨论教师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理工科课堂上教师的积极情绪不仅能够使教师自身发展,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展开课堂的有效教学和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赵岩刘银杨丽群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情绪课堂参与度
由木质素制备高品位运输燃料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木质素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资源,是制备液体运输燃料的理想原料。本文研究了一种由木质素制备液体运输燃料的方法。首先,选用K-OMS-2催化剂进行氧化反应,通过氧化木质素单体模型物获得芳香醛,木质素二聚体模型物(α-O-4结构木质素二聚体)氧化解聚后获得了65%产率的芳香醛;同时尝试氧化碱木素,产物中检测到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醛等化合物;其次,通过芳香醛和丙酮发生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增加碳链长度;最后,通过芳烃加氢获得高品位的饱和烷烃燃料。
赵岩徐清傅尧刘银
关键词:木质素缩合加氢
HZSM-5分子筛催化热裂解生物质制备芳烃化合物被引量:4
2017年
自制催化剂固定床热解器催化热解纤维素、木质素和杨木。考察3种原料温度对热解产率的影响,同时实验5种分子筛催化剂ZSM-5、HZSM-5、MCM-41、β-分子筛和NaY分子筛催化热解纤维素,其中HZSM-5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相对不加催化剂有机产物的产率没有明显降低(31.43%VS 28.48%),但芳烃化合物的选择性提高,超过70%。HZSM-5分子筛在热解杨木中也表现出较好的芳烃选择性,其中甲苯的选择性达到了38.15%。
赵岩刘银
关键词:生物质催化热解分子筛芳烃
浅谈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被引量:1
2016年
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的一直是个重要的讨论内容。结合自身理工科教学过程的感想和见闻提出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应适当的关注人文因素的讲述,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的学生的人文素质。文章中结合了加强学生人文知识储备、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的发展培养,以及教师自身加强人文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讨论。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
赵岩杨丽群刘银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学人文素质
柠檬渣活性炭制备及其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2024年
本论文以风干柠檬皮为原材料,破碎后进行碳化,采用混合碱炭化–活化两步法制备山竹壳基活性炭,探索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在本研究中通过探究吸附过程中不同温度,不同pH以及不同亚甲基蓝质量浓度对于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热力学模型。并使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XPS和Brunauer-Emmett-Teller (BET)理论作为测试方法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为30℃,pH为11,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90 mg/L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最好,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率达90%以上。吸附机理分析得,制得活性炭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并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为单层物理吸附。制得的活性炭孔容为0.699 cm/g,孔径为2.025 nm,比表面积为1325.678 m2/g。通过对活化前后的活性炭进行结构表征,得出活化后的活性炭的孔多是中孔,并且活化前后只是微观结构产生改变,如减少杂质,打开孔隙结构,整体的宏观结构并没有因为活化而改变。
李丙国赵岩刘逸杨
关键词:亚甲基蓝动力学热力学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质转化与利用”课程建设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阐述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生物质转化与利用"课程的必要性,以及课程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对我校"生物质转化与利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探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总结教学经验,并对未来课程教学和建设发展提出希望。
赵岩杨丽群刘银
关键词:生物质课程建设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课程建设被引量:2
2017年
阐述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生物质转化与利用》课程的意义,课程建设的性质和目的。文章中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通过教学的过程的学习和实践获得一点教学心得,以及为课程的发展提出一点希望。生物质课程的开设和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扩大农林废弃物的利用途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赵岩杨丽群刘银杜超黄润
关键词:生物质课程建设
磁性壳聚糖/Fe_(3)O_(4)/氧化石墨烯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多染料吸附性能被引量:5
2023年
为了提高壳聚糖的多染料吸附性能并使其便于固液分离,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壳聚糖、磁铁矿纳米颗粒、氧化石墨烯复合磁性吸附剂(CS/Fe_(3)O_(4)/GO)。系统的结构表征显示,CS包覆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GO的表面。CS/Fe_(3)O_(4)/GO具有高达42.5 emu·g^(-1)的室温铁磁性,因此可在外加磁场中实现高效固液分离。研究表明,CS/Fe_(3)O_(4)/GO对亚甲基蓝(MB)、甲基橙(MO)和刚果红(CR)等多种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溶液的pH、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其多染料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最佳条件下,CS/Fe_(3)O_(4)/GO对MB、MO和CR的吸附量分别达到210.6、258.6和308.9 mg·g^(-1)。CS/Fe_(3)O_(4)/GO具有优异的循环利用性能,经5次循环后仍能保留90%以上的原始吸附量。采用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对CS/Fe_(3)O_(4)/GO的多染料吸附性能进行了拟合分析,并详细讨论了其吸附机理。
高明张同庆李建军胡嘉琪金明滟赵岩赵岩薛长国
关键词:磁性吸附剂氧化石墨烯磁分离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结构陶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结构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可以为学生继续在行业内深造、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实践及理论基础。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抽象及抓不住核心要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目前结构陶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改革想法,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合从事现代结构陶瓷生产与科研的人才提供思路。
黄润王庆平朱金波黄明策赵岩杜超
关键词:非金属结构陶瓷教学效果
体验式教学在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中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大部分理工科院校都要开设的一项通用技术课程。针对该课程在工科专业开设的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就该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及相应对策进行总结和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体验式教学,加入更多的设计实践案例。利用接触角测量教学演示仪进行润湿性能检测,并建立不同实验案例下地接触角指标和材料影响因素地关系。
薛长国滕艳华沈亮赵岩李建军刘银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创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