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宝新

作品数:70 被引量:330H指数:10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9篇糖尿
  • 49篇糖尿病
  • 36篇2型糖尿
  • 36篇2型糖尿病
  • 33篇血清
  • 15篇蛋白
  • 15篇血压
  • 15篇患者血清
  • 14篇高血压
  • 12篇糖尿病合并
  • 12篇2型糖尿病合...
  • 10篇瘦素
  • 9篇病变
  • 8篇代谢
  • 6篇抑郁
  • 6篇肾病
  • 6篇视网膜
  • 6篇视网膜病
  • 6篇视网膜病变
  • 6篇糖尿病肾病

机构

  • 69篇保定市第一中...
  • 29篇承德医学院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252...
  • 1篇保定市人民医...

作者

  • 69篇李宝新
  • 54篇张云良
  • 42篇郭淑芹
  • 40篇常文龙
  • 37篇王翯
  • 10篇李杰
  • 9篇周雪
  • 9篇赵静
  • 6篇刘莉芳
  • 6篇张鑫
  • 6篇刘永刚
  • 6篇王宁
  • 6篇王潇
  • 5篇赵树霞
  • 5篇李宝新
  • 5篇辛欢欢
  • 5篇董越华
  • 5篇马爽
  • 4篇李立琴
  • 4篇王君

传媒

  • 6篇中国糖尿病杂...
  • 5篇山东医药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现代医学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广西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西部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1篇2021
  • 17篇2020
  • 9篇2019
  • 15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瘦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侧脑室交感神经活性和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
2020年
目的通过对T2DM大鼠进行侧脑室输注瘦素(LPN),探讨LPN对T2DM大鼠交感神经活性和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组(DM),每组各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STZ(30 mg/kg)腹腔注射制备T2DM模型。两组于麻醉下行2 h侧脑室LPN输注,并测定大鼠的交感神经活性(SNA)、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绘制压力感受性反射曲线。结果 DM组1 hLPN和2 hLPN输注后的SNA较NC组[(162±19)%vs(145±21)%、(216±24)%vs(183±27)%]、MAP[(114±11)vs(104±7)、(125±14)vs(115±12)mmHg]、HR[(363±39)vs(342±36)、(441±47)vs(386±43)bpm]均升高(P<0.05);DM组1 hLPN和2 hLPN输注后交感神经压力反射功能参数Max较NC组[(279±27)%vs(249±25)%、(381±38)%vs(336±36)%]、Min[(94±12)%vs(66±8)%、(136±17)%vs(87±13)%]、BP50[(105±8)vs(98±7)、(115±11)vs(106±10)mmHg]升高(P<0.05)。结论 LPN可明显增加T2DM大鼠的交感神经活性,并对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有一定影响。
李宝新张云良董越华辛欢欢刘莉芳常文龙王翯郭淑芹
关键词:瘦素交感神经活性
β2肾上腺素受体与大麻素受体对骨重建过程的共调控机制研究
李宝新张云良郭淑芹王篙李立琴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变化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血清、下丘脑神经肽Y(NPY)和瘦素水平变化。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分别制作2型糖尿病模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模型,各剔除1只。测定空腹血糖水平、血清NPY和瘦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下丘脑瘦素和NPY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空腹血糖、瘦素和NPY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瘦素和NPY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数值为[(0.73±0.24)μg/L vs.(0.46±0.14)μg/L]、[(0.73±0.24)μg/L vs.(0.24±0.05)μg/L],[(300.53±35.74)ng/L vs.(247.46±40.36)ng/L]、[(300.53±35.74)ng/L vs.(133.52±16.5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瘦素和NPY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下丘脑瘦素和NPY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大鼠的血清瘦素和NPY水平呈正相关(r=0.952,P<0.05)、下丘脑瘦素和NPY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56,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血清、下丘脑瘦素和神经肽水平升高,代谢紊乱加重。
李宝新张云良王君周雪梁璇璇常文龙郭淑芹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瘦素
血清锌α2糖蛋白检测在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锌α2糖蛋白(ZAG)在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DKD)发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随机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组)56例、微量蛋白尿组(MA组)53例、大量蛋白尿组(LA组)51例,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科体检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ZAG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该指标在早期预测DKD发生中的价值。结果NA组ZAG水平明显高于NC组,MA组和LA组ZAG水平明显高于NA组,其中以LA组最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ZAG水平与ALT、AST、eGFR呈负相关,与SBP、DBP、SCR、BUN、FBG、HbA1c、HOMA-IR、UALB、UAER、UACR、24h尿蛋白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CR、eGFR为血清ZAG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ZAG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结论随着DKD的不断进展,血清锌α2糖蛋白(ZAG)水平逐渐升高。ZAG水平变化为早期预测DKD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及应用价值。
李宝新李秉哲李苗翟娜张玛丽李杰张云良曹敏
关键词:血清糖尿病肾病
室旁核黑皮质素受体4调控瘦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交感神经活性和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影响的研究
2020年
目的 研究室旁核(PVN)黑皮质素受体4(MC4R)调控瘦素(LPN)对T2DM大鼠交感神经活性(SNA)和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予高糖高脂饲料联合STZ(30 mg/kg)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最终造模成功T2DM大鼠20只.依据双侧PVN显微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和MC4R抑制剂SHU9119,随机分为PVN-aCSF组和PVN-SHU9119组,每组各10只.两组于麻醉下行1 h侧脑室LPN输注,并测定大鼠的SNA、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绘制压力感受性反射曲线.继续输注LPN的同时在PVN注射aCSF或SHU9119,并绘制压力感受性反射曲线.结果 与各自Con压力感受性反射曲线相比,PVN-aCSF、PVN-SHU9119组输注1 h LPN后的SNA、MAP、HR升高(P<0.05),PVN注射SHU9119后的SNA、MAP及HR低于PVN-aCSF组(P<0.05);PVN-SHU9119组的交感神经压力反射功能参数 Max、Min 低于 PVN-aCSF 组(P<0.05).结论T2DM大鼠MC4R在PVN参与LPN增加SNA和调节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
李宝新张云良董越华辛欢欢刘莉芳常文龙王翯郭淑芹
关键词:瘦素交感神经活性
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合并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危险因素及其患病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入院的2型DN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者共250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分组,DN合并DR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共160例;仅患DN无DR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和临床参数,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DN合并DR患者中,患者收缩压、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24 h尿蛋白定量(24 hours urine proteins,24 hUpro)、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 C、HbA1c、24 hUpro与DN合并DR独立相关(P<0.05)。结论DN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Cys C>1.0 mg/L(OR1.556,95%CI 1.125~1.783)、HbA1c(%)>8.0(OR=1.545,95%CI 1.114~2.234)、24 hUpro>3.0 g(OR 1.569,95%CI 1.227~2.256),应积极采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相关措施,有望改善DN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梁冬蕊李晓东付燕柴凤婷李宝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保定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危险因素,为防控透析导管血流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使用带cuff透析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CRBSI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空腹血糖、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白蛋白(albumin, Alb)、红细胞计数(erythrocyte count, RBC)、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等临床指标,并将筛查出的有意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发生CRBSI 26例,发生率为2.4/千导管日;检出病原菌29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最高(占34.48%),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占13.7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b与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发生CRBSI有关(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发生CRBSI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OR=2.731)、导管留置时间>90 d(OR=5.627)、空腹血糖≥12 mmol/L(OR=7.035)、糖化血红蛋白≥10%(OR=6.571)、Hb<80 g/L(OR=3.469)、Alb<35 g/L(OR=5.04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带cuff透析导管患者CRBSI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导管留置时间长、血糖浓度高及Hb、Alb水平低,提示应对高危人群开展积极的防控工作,以降低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风险。
李晓东李欣悦李宝新王向东唐冠英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黑皮质素受体-4在正常大鼠瘦素诱发交感神经活性和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变化中的作用
2018年
目的探讨黑皮质素受体-4(MC4R)在瘦素(LPN)诱发的正常大鼠交感神经活性(SNA)和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将正常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室旁核(PVN)-人工脑脊液(aCSF)组和PVNSHU9119组,分别在双侧PVN显微注射aCSF和MC4R抑制剂SHU9119,每组10只。两组大鼠于侧脑室注射LPN0 h、LPN 1 h后绘制压力感受性反射曲线;继续注射LPN的同时分别在PVN显微注射aCSF和MC4R抑制剂SHU9119,并绘制压力感受性反射曲线,同时记录注射LPN 0 h、LPN 1 h及PVN注射aCSF或SHU9119后的基础血压(MAP)、HR、SNA值。结果 PVN-aCSF组和PVN-SHU9119组中,与本组注射LPN 0 h相比,注射LPN 1 h后和PVN注射后的SNA、HR均升高(P均<0.05),但PVN注射SHU9119后的SNA、MAP及HR值均低于同时期PVNaCSF组的对应值(P均<0.05)。两组交感神经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参数比较,与各自注射LPN 0 h相比,注射LPN 1 h后和PVN注射后的Max、Min均升高(P均<0.05),PVN-SHU9119组的Max低于同时间PVN-aCSF组的对应值(P<0.05)。两组心率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参数比较,与本组注射LPN 0 h相比,注射LPN 1 h后和PVN注射后的Max、BP50均升高(P<0.05),但PVN注射SHU9119后的Max低于注射LPN 1 h后的Max(P<0.05)。PVNSHU9119组的Max、Min、BP50值低于同时间PVN-aCSF组(P<0.05)。结论 PVN的MC4R部分参与LPN诱发的正常大鼠交感神经活性和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增强。
李宝新李宝新张云良张云良常文龙王翯郭淑芹
关键词:瘦素交感神经活性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DKD患者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DKD合并ADHF患者302例,分为无效组94例(入院1周后NT-proBNP较入院当日下降幅度<30%)及有效组208例(入院1周后NT-proBNP较入院当日下降幅度≥30%)。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Pearson相关分析NT-proBNP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DKD患者ADHF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血脂异常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使用率升高(P<0.05或P<0.01),LDL-C、C-RP、血P、24 h尿蛋白(24 h UP)降低(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LDL-C、24 h UP、C-RP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C-RP、24 hUP及rhBNP使用是DKD患者ADHF住院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 LDL-C、C-RP、24 hUP的升高预示DKD患者ADHF住院疗效欠佳,预后不良;应用rhBNP可改善DKD合并ADHF患者的临床结局。
李欣悦耿巍李晓东李宝新姬云飞冉方田祥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预后
高分子化学材料负载短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高分子化学材料制备水凝胶负载短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大鼠以65mg·kg^-1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常规组(常规胰岛素注射)、水凝胶组(水凝胶负载短效胰岛素注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监测各组大鼠药物干预后24 h内血糖的变化;高糖灌胃后血糖的变化;观察药物干预后肝肾功能水平变化。结果 24h内模型组大鼠血糖无明显变化,常规组与水凝胶组的血糖均于3h时显著下降至最低点后上升,但水凝胶组的血糖上升至12 h后再次下降,并于24 h内维持在原水平的49.3%~55.6%,显著低于同时间常规组的血糖(P<0.05)。高糖灌胃后常规组大鼠血糖于0.5 h下降,于1.5~2.5 h维持于原水平的59.8%~66.4%,显著低于同时间段模型组血糖(P<0.05),水凝胶组血糖值自0.5h持续显著下降(P<0.05),2.5~3.5h时血糖值均较同时间常规组血糖值明显降低(P<0.05),实验过程中无明显低血糖。同时,水凝胶组大鼠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中谷草转氨酶明显低于常规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分子化学材料水凝胶负载短效胰岛素后使其不仅降糖效果优于常规胰岛素,并且作用时间明显延长,可进一步应用于胰岛素新剂型的开发。
李宝新张鑫吕娟郭淑芹张玛丽李杰王翯张云良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降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