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自立
- 作品数:46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炼焦细粒中煤的解离再选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焦细粒中煤的解离再选工艺,该工艺的流程包括:对细粒中煤进行调浆作业;使用粗煤泥分选设备进行预先抛尾作业;使用分级设备进行分级,产出细粒粗精煤和粗粒粗精煤;使用磨煤设备对粗粒粗精煤进行解离;使用调浆设备对细...
- 桂夏辉曹亦俊邢耀文李臣威杨自立王东岳
- 一种基于纳米气泡的难浮煤泥的分选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气泡的难浮煤泥的分选方法。将水与适量的起泡剂混合均匀后经泵给入文丘里管,通过文丘里管的射流作用,含起泡剂的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包括普通大气泡及纳米气泡。含气泡溶液给入自制的除泡桶中,浮力较大的大...
- 桂夏辉邢耀文李臣威曹亦俊杨自立王东岳
- 文献传递
- 一种炼焦中煤的解离再选工艺
- 一种高灰难选的炼焦中煤的解离再选工艺,属于煤炭洗选方法。炼焦中煤按粒度分为块中煤(+13mm)、末中煤(粒度为?13mm,包括浮选尾煤中的粗颗粒,对于块中煤部分,根据其特点,其解离再选工艺包括破碎系统、螺旋抛尾、浮选系统...
- 桂夏辉曹亦俊邢耀文杨自立许雪红
- 文献传递
- 煤泥浮选过程强化之六——浮选流体动力学与界面调控协同强化篇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实现煤泥浮选过程的强化,基于煤粒与气泡碰撞、煤粒与气泡粘附及煤粒从气泡表面脱落三个子过程,从流体动力学和界面调控两个方面,阐述了难浮煤泥的浮选过程强化技术。针对采用单一浮选过程强化方法的局限性,创新性地提出煤泥浮选流体动力学与界面调控协同强化的新思路。
- 桂夏辉邢耀文杨自立夏阳超徐梦迪
- 关键词:流体动力学
- 一种浮选柱的刮泡装置及浮选柱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选柱的刮泡装置及浮选柱,所述刮泡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刮泡板(5)的刮泡组和用于将所述刮泡组沿浮选柱(3)轴线安装在浮选柱(3)顶部的支撑台(2);其中所述刮泡板(5)为侧边具有对数螺线状的板状结构,所述多个刮...
- 桂夏辉邢耀文李臣威杨自立王东岳
- 文献传递
- 开滦矿区浮选中煤解离-浮选工艺研究
- 随着炼焦煤入洗原煤质量呈下降趋势,中高灰分的浮选中煤产率高、连生体含量多等问题进一步凸显。浮选中煤的再选直接影响到精煤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其分选过程研究对于煤炭洗选技术进步和稀缺煤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浮选中煤粒...
- 杨自立
- 关键词:炼焦煤浮选工艺
- 文献传递
- 一种宽粒级煤泥的分选回收系统及分选回收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粒级煤泥的分选回收系统及分选回收工艺,属于煤炭分选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宽粒级煤泥分选工艺流程复杂、高成本、高能耗、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问题。分选回收系统沿分选管路上设有搅拌桶、水力浮选机、三产品旋流...
- 邢耀文丁世豪桂夏辉张友飞曹亦俊罗佳倩李明郭芳余徐梦迪夏阳超杨自立
- 文献传递
- 煤泥浮选过程中黏土矿物罩盖及其行为调控被引量:17
- 2016年
- 为探索微细粒黏土矿物在煤泥浮选过程中的罩盖行为,进一步回收利用稀缺的炼焦煤资源,以钱家营选煤厂灰分为49.3%的浮选中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螺旋抛尾和磨后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当要求精煤灰分为12.5%时,螺旋粗精煤磨煤3.5 min后可获得最高的精煤产率,高灰细粒黏土矿物的罩盖是精煤灰分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根据对煤-黏土颗粒体系相互作用势能计算分析,提出通过改变静电力和范德华力2种调控手段降低黏土矿物的回收率,但调控静电力抑制浮选过程细泥罩盖与细泥沉降浓缩又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通过在疏水性煤颗粒表面引入纳米气泡层,进而改变体系的Hamaker常数,使得通过调控范德华力来降低黏土矿物的罩盖成为可能。
- 桂夏辉邢耀文李臣威夏灵勇杨自立王英伟徐梦迪王东岳许雪红
- 关键词:煤泥浮选黏土矿物
- 一种细粒中煤多级磨矿浮选工艺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粒中煤多级磨矿浮选工艺,细粒中煤矿浆给入球磨机中研磨解离,通过短停留时间保证中煤的部分解离与快速抛出,将解离后的矿浆稀释后泵送至分级旋流器分级,使未解离的粗粒进入二级磨矿作业,细粒进入调浆浮选作业;磨矿...
- 桂夏辉刘炯天邢耀文张义杨自立魏立勇
- 文献传递
- 浮选中煤磨矿解离工艺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针对浮选中煤进行二次资源开发,提出了浮选中煤螺旋抛尾——磨矿解离工艺,对入料浓度、处理量和磨矿填充率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浮选中煤的粗粒级灰分较高,需要抛除原煤中的高灰分部分,为后续煤岩解离提供良好的原料;经过重选预先抛尾后,当要求精煤灰分12.50%时,理论精煤产率为59.77%;探索了螺旋精煤分级和不分级条件下的磨机填充率对磨矿解离的影响;对于浮选中煤,与开路分级磨煤工艺相比,闭路不分级磨煤工艺可获得更好的分选指标。
- 魏立勇王东岳杨自立张翠艳刘瑞山夏灵勇桂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