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智

作品数:56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病理
  • 14篇免疫
  • 10篇细胞
  • 9篇生物信息
  • 9篇生物信息学
  • 9篇肿瘤
  • 9篇组织化学
  • 8篇临床病理
  • 8篇免疫组织
  • 8篇免疫组织化学
  • 7篇生物信息学分...
  • 7篇腺癌
  • 6篇肉瘤
  • 6篇数据库
  • 6篇免疫组化
  • 6篇癌组织
  • 6篇表达及临床意...
  • 6篇病理学
  • 5篇基因
  • 4篇预后

机构

  • 56篇武汉大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桂林医学院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房县人民医院
  • 1篇解放军第四七...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6篇曾智
  • 20篇袁静萍
  • 10篇黄亚冰
  • 9篇李丹
  • 7篇余涛
  • 7篇吴杰
  • 6篇何惠华
  • 5篇高清平
  • 5篇詹娜
  • 5篇张旭
  • 5篇古丽娟
  • 4篇吴昊
  • 4篇王琼玉
  • 4篇熊晓星
  • 3篇于红刚
  • 3篇汤永飞
  • 3篇王绪明
  • 3篇李雯
  • 3篇陈龙艳
  • 3篇田山

传媒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临床内科杂志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临床与病理杂...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生物技术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癌肝转移瘤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肺癌肝转移瘤超声造影(CEUS)特征,探讨CEUS对肺癌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就诊的肺癌肝转移瘤患者78例,其中腺癌30例,鳞癌2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8例,分析肝肿瘤二维超声及CEUS表现特点。结果:CEUS示85.9%(67/78)病灶为"快进"模式,89.7%(70/78)为"快退"模式,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腺癌和鳞癌组以环状增强方式为主,分别为53.3%(16/30)、55.0%(11/20),而神经内分泌肿瘤组71.4%(20/28)为整体增强,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达峰时多数病灶呈现高增强,但神经内分泌肿瘤组73.7%(14/19)为整体增强方式,而腺癌组75.0%(12/16)和鳞癌组72.7%(8/11)为环状增强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达峰时神经内分泌肿瘤组67.9%(19/28)病灶增强均匀,仅21.4%(6/28)病灶内部出现无增强区,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病灶消退为等增强时间,为(33.2±7.6)s,大于腺癌组和鳞癌组的(29.2±7.4)s、(27.5±6.5)s(均 P<0.05);神经内分泌瘤组消退为低增强时间,为(45.1±10.8)s,也大于其他两组[腺癌组(39.8±10.1)s、鳞癌组(36.3±8.3)s](均 P<0.05)。在延迟期,神经内分泌肿瘤组32.1%(9/28)病灶出现包膜增强征象,高于其他两组[腺癌组13.3%(4/30)、鳞癌组1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应用CEUS对肺癌肝转移瘤的临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黄鑫陈文卫孙彬胡伟曾智黄星月张隽张瑶饶洁
关键词:造影剂肺癌肿瘤转移
肺癌早期筛查与分子标志物被引量:7
2020年
肺癌是导致中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已有的研究证明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能降低20%的肺癌死亡。基于肿瘤免疫应答机制的肺癌7种自身抗体被证实能通过血液检测发现早期肺癌。《中国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指南(2018年版)》与“2017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专家共识”都指出,分子标志物肺癌7项抗体与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的联合应用是未来全球肺癌筛查的方向;分子标志物有助于鉴别因肺癌LDCT筛查获益的肺癌高危人群,分子标志物及其与LDCT筛查的联合应用可能降低过高的假阳性结果;同时,肺癌7项抗体分子生物标志物还可以协助临床鉴定不确定的肺结节。
徐威曾智詹娜徐丽娟
关键词:肺肿瘤生物标记
肝脏穿刺病理活检在诊断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其规范化管理被引量:11
2020年
肝脏是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其恶性肿瘤性病变具有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早期确诊及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1]。病理活检是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金标准”,超声造影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已成为临床肝脏肿瘤诊断及活体组织获取的主要方法[2]。本研究拟分析肝脏穿刺活检中恶性肿瘤的分布及比较规范化处理前后肝穿刺活检标本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病理同行提供肝脏穿刺活检的规范化病理诊断流程及依据。
饶洁阎红琳袁静萍曾智
关键词:穿刺活检恶性肿瘤
USP10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曾智任家材阎红琳黄亚冰叶柏新古丽娟袁静萍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PLOD2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阐明PLOD2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索Oncomine和TCGA等生物信息数据库中有关PLOD2的信息,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挖掘并进行2次分析,对PLOD2在肺腺癌中的作用进行荟萃分析。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444项不同类型PLOD2的研究结果,关于在肿瘤与对照组织中PLOD2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有56项,其中PLOD2表达增高的有49项,表达降低的有7项。涉及到肺癌的研究共有9项。肺腺癌中高表达的数据集有8项、低表达的有0项。共有815例样本涉及PLOD2的mRNA在肺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在数据库中综合比较8项研究成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LOD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另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LOD2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较强或中等,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弱或呈阴性。不仅如此,通过挖掘TCGA数据库,发现高表达PLOD2的患者总体死亡率较高,低表达PLOD2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通过深入挖掘公共数据库中肿瘤相关的基因信息,提示PLOD2的mRNA水平在肺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肺腺癌预后相关,有望成为肺腺癌药物治疗的重要治疗靶点。
李丹余涛曾智吴杰姚琰
关键词:肺腺癌
胃原发性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被引量:4
2022年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好发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原发于胃罕见。本文报道1例20岁女性胃原发性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因其镜下表现为小圆形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D56、突触素),易被误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原发于胃的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旨在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杜艳艳袁静萍何惠华严丹丹曾智徐励陈芳芳
关键词:实体型临床病理学特征CD56突触素
CRISPR-Cas9高通量文库筛选技术在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其治疗以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放化疗为主,但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成簇间隔规律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高通量文库筛选技术以合成致死治疗策略为基础,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胶质瘤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将单向导RNA转入细胞中,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干扰基因功能并筛选目的表型,以获得一系列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相关的靶基因。目前,CRISPR-Cas9高通量文库筛选技术在胶质瘤中被广泛研究,已在细胞模型、动物模型等模型中获得了一系列与胶质瘤增殖、药物敏感性及耐药相关的靶基因,这可为后续临床胶质瘤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方向,以得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濮蓓张旭熊晓星简志宏曾智
关键词:胶质瘤
paxillin蛋白及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paxillin蛋白及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表达失调的原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37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与199例胃癌组织,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检测paxill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该蛋白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负性调控paxillin蛋白表达的miRNA。结果 paxill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27%(26/37),显著高于胃癌组织43.72%(87/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14,P<0.05)。随着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的下降,paxillin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25%(40/128),显著低于肠型胃癌63.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22,P<0.05)。胃癌组织中paxillin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表达未发现明显相关性(r=0.187,P>0.05)。paxillin mRNA表达谱数据比值为正常黏膜:胃癌组织=1.04:1,肠型:弥漫型胃癌组织=0.88:1,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表明paxillin蛋白表达下调发生在转录后水平。miR-199a-5p与paxillin mRNA的3'UTR端具有高度保守的结合位点,且相较正常组织在胃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结论 paxillin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该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下调主要发生在转录后水平,miR-199a-5p可能是负性调控该过程的因素之一。
林慧娟曾智陈龙艳李维于红刚
关键词:胃癌PAXILLIN生物信息学
S100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升高。S100蛋白家族在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近年来有关结直肠癌中S100蛋白家族的相关研究显示,该家族包括S100A1-A15、S100B和S100P等20多个成员,均与钙离子具有高亲和性。通过与钙离子结合,改变构象,暴露结合位点,通过与相应的靶蛋白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又因为各家族成员结构不同,所发挥的调控作用也不尽相同。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学者将之运用于临床,使临床获益。
李丹曾智吴杰余涛
关键词:结直肠癌S100蛋白分子机制
脑膜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1例脑膜IgG4相关性疾病(Ig G4-SD),回顾并分析Ig G4相关性硬化性脑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与脑膜瘤、浆细胞瘤等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复习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vimentin、CK、EMA、CD117、S-100、desmin、SMA、IgG4/IgG和Ki-67。结果 CT及MRI显示病变部位脑膜增厚,增强明显强化。血清学Ig G4增高。病理表现为淋巴-浆细胞炎症反应,纤维化和闭塞性静脉炎,病变边界欠清。免疫组化:vimentin(+),EMA、CK、CD117、S-100、desmin和SMA均(-)、IgG4/IgG>40%、IgG4>10个/HPF、Ki-67增殖指数低。病理诊断为IgG4相关性脑膜病变。结论 IgG4相关性脑膜病变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可单发或伴有其他全身性病变。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此病的诊断。
黄亚冰曾智赵丽娜张海栋何惠华袁静萍
关键词:IGG4组织化学免疫组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