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男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短链脂肪酸的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23年
- 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是一类碳原子数不超过6的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SCFA作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不仅可以维持肠道的健康,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其具有维持大脑和骨骼功能、参与免疫调节、抗菌、抗肿瘤、缓解肥胖和糖尿病以及其他功能。本文就SCFA在体内的产生、吸收及其对机体的功能进行综述,为SCFA在营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杨雪高亚男王加启郑楠
-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肠道健康大脑功能抗菌抗肿瘤
- 乳铁蛋白对肠道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完整的肠道屏障是维持肠道健康的先行和必要条件。乳铁蛋白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备受推崇。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了乳铁蛋白通过修复肠黏膜、调节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等来维持肠道稳态。该研究主要对乳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乳铁蛋白对肠屏障的作用以及乳铁蛋白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吴洪亚高亚男王加启郑楠
- 关键词:乳铁蛋白肠道屏障免疫调节
-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及其毒性降解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7年
- 霉菌毒素可影响细胞DNA、RNA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以产生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对细胞造成DNA损伤和氧化损伤。低浓度的霉菌毒素可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损害动物的脏器,高浓度可直接导致动物死亡。不同霉菌毒素对动物的损伤不同,在动物饲养时添加适当物质可以缓解霉菌毒素的毒性。因此本文详细描述了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并且从物理、化学、生物角度介绍了霉菌毒素的降解方法。
- 张焕王加启高亚男郑楠
- 关键词:霉菌毒素畜禽
- 食品中锶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3年
- 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和生化效应,在保健品和天然药物的开发方面具有巨大发展前景。锶不仅对骨骼、龋齿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作用,还能维持生殖健康。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锶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脂肪生成、抗癌、抗糖尿病、促进血管生成及保护心脏等多种功能。本文综述了锶与钙的关系、锶的安全性和安全阈值及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以期为富锶食品的开发和锶在营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黄胥莱高亚男张养东王加启郑楠
- 关键词:食品锶生理功能机体健康
- 黄曲霉毒素M_(1)与赭曲霉毒素A对小鼠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M_(1)(AFM_(1))与赭曲霉毒素A(OTA)对小鼠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48只4周龄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对照组灌胃1%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AFM_(1)组灌胃3.5 mg/kg BW AFM_(1),OTA组灌胃3.5 mg/kg BW OTA,AFM_(1)+OTA组灌胃3.5 mg/kg BW AFM_(1)+3.5 mg/kg BW OTA,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5 d。灌胃结束后,采用16S rRNA测序对小鼠结肠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FM_(1)与OTA处理后,不论单独或者混合处理都会导致厚壁菌门、乳杆菌科、乳酸菌属、益生菌拟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瘤胃球菌科、肠杆菌科、梭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综合试验结果表明,AFM_(1)、OTA单独及联合处理均改变了小鼠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结构,损伤了肠道微生物屏障功能。
- 杨丽婷高亚男杨雪刘华伟王加启郑楠
-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肠道微生物
- 锶的成骨机制及富锶食品的研发现状被引量:1
- 2023年
- 锶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内,骨骼是其最大的“储存库”,约99%的锶都以离子形式存在于其中。锶可从多方面对骨骼健康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临床上药物雷奈酸锶可以通过影响骨代谢从而为骨骼健康保驾护航已成为一种共识,但其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学品,安全性远不如天然锶盐类,故而研发富锶食品从而使人们通过日常膳食途径就可以达到呵护骨健康的目的正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就常见骨科疾病的发病类型、锶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及食品型锶制品的现状及开发进行综述,重点探讨了锶可同时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双重成骨机制以及富锶食品现状,为锶在骨科疾病上的应用及富锶食品更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席雪瑶高亚男王加启郑楠
- 关键词:锶骨科疾病成骨机制
- 离子色谱法测定生乳中硫氰酸根的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本试验利用离子色谱仪对生乳中硫氰酸根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一系列生乳样品试验数据及样品回收率的分析,以及对相关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对离子色谱在生乳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该检测方法结果线性关系好,结果准确,检测限低,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84.6%~104.1%,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4.5%~13.4%之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再现性。
- 叶巧燕高亚男柳梅文芳郑楠王加启
-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生乳硫氰酸根
- 我国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_1污染风险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本试验旨在系统地评估我国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_1(AFM_1)的污染情况。试验采集了我国奶业主产区(河北、河南、黑龙江、山东和内蒙古) 5 080份生鲜乳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进行AFM_1浓度检测。结果显示:5 080份样品中,234个样品检测出AFM_1(生鲜乳AFM_1污染发生率为4.6%),均未超出中国和美国的限量标准(500 ng/L),仅36个(0.7%)生鲜乳样品超出了欧盟的限量标准(50 ng/L)。与对生鲜乳中AFM_1污染状况对比分析可知,中国的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不同季节污染状况对比发现,生鲜乳中AFM_1污染发生率在冬季为11.2%,远高于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1.5%、2.5%和4.5%)。因此,有必要在冬季重点关注AFM_1的污染防控,合理规范化青贮饲料和精料的储存和使用。本研究将有助于未来的风险分析和对生鲜乳中AFM_1污染的防控管理。
- 李松励李松励高亚男高亚男郑楠张养东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M1
- 牛奶中霉菌毒素共污染及联合毒理效应被引量:3
- 2021年
- 霉菌毒素是由镰刀菌、曲霉和青霉等丝状真菌产生的低分子质量次级代谢产物。食品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共污染现象广泛存在,深受各国相关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重视,但直到今天,有关霉菌毒素的联合毒理效应研究仍然有所欠缺,如低毒性长期暴露的体内试验如今仍然很少。目前,世界范围内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建立普遍只关注于单独霉菌毒素的毒理效应。牛奶作为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产品,同时更是婴幼儿前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食物来源,其安全性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牛奶中霉菌毒素共污染及联合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可以为牛奶和奶制品中霉菌毒素共污染风险评估及相关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 王子微高亚男王加启郑楠
- 关键词:牛奶霉菌毒素
- 牛奶中霉菌毒素来源、转化及危害被引量:16
- 2017年
- 霉菌毒素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其种类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AFs)、赭曲霉毒素(OTs)、玉米赤霉烯酮(ZEA)、伏马毒素(FUM)、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T-2)等。牛奶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动物饲料,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牛奶中霉菌毒素来源、转化以及危害、限量进行综述。
- 高亚男王加启郑楠
- 关键词:霉菌毒素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