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
-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露醇和胞磷胆碱合剂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40例被引量:7
- 1992年
- 本文对急性脑血管疾病40例(脑梗死37例,脑出血3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9±12a)患者用20%甘露醇250mL加胞磷胆碱0.5g静滴治疗,qd,2wk为一个疗程;并与单用甘露醇或右旋糖酐-40组(各为55例、53例)进行比较,经ridit分析,疗效明显优于后2组(P<0.05,及0.01)。作者认为该药可作为治疗脑血管疾病急性期首选药物之一。
- 范卫明李爱云许继平刘冬梅林淑芬
- 关键词:脑血管病胞磷胆碱甘露醇
-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34例临床与CT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以往认为腔隙综合征是腔隙性梗塞所致,自CT应用之后,陆续发现脑内小量出血也可引起类似腔隙性梗塞的表现,有人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近几年来,我们共收治34例,现结合CT诊断分析如下。
- 苏长海李爱云范卫明许春胜刘冬梅曹秋云王洪新王立军刘庆新
- 关键词:腔隙综合征出血CT
- 脑血管病与骨质疏松
- 1992年
- 对女性脑血管病患者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组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中卧床与非卧床者比较,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前者均高于后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作者强调多活动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症。
- 范卫明李爱云许继平刘冬梅王洪新张培功
- 关键词:脑血管病骨质疏松
- 帕金森病患者的TMAb和TGAb及甲状腺功能测定
- 1993年
- 用放免法检测了47例帕金森病(PD)患者的TMAb、TGAb和甲状腺功能,并与30例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做了对照。结果:47例PD中7例(14.9%)TMAb、TGAb阳性,对照组中仅1例TMAb阳性,甲状腺功能测定是PD组中TSH、T_4、rT_3值均正常,T_3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MAb、TGAb阳性组中T_3、T_4明显低于对照组。作者对这一变化的可能机制和临床意义作了讨论。
- 许继平范卫明石寿森李爱云王洪新刘冬梅刘孟安孙丰润张静
-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甲状腺功能TMAB
-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血清T_3 T_4变化的临床意义——附304例分析被引量:13
- 1992年
- 目前,对非甲状腺疾病(NTI)的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资料尚不多。现将本科1982~1989年收治的病例报道分析如下。
- 许继平李爱云范卫明林淑芬刘冬梅王洪新
- 关键词:神经系统病血清T3T4
- 老年人低颅压性脑出血21例分析被引量:2
- 1995年
- 老年人低颅压性脑出血21例分析苏长海,李爱云,许春胜,刘冬梅,王立军,孙建英正常情况下,侧卧位腰椎穿刺的脑脊液压力为0.98~1.47kPa(100~150mmH2O,1kPa=102.04mmH2O),如超过1.96kPa(200mmH2O)则可诊...
- 苏长海李爱云许春胜刘冬梅王立军孙建英
- 关键词:老年人脑出血
- 甘—胞合剂治疗中风的初步观察
- 1990年
- 我们近期用20%甘露醇加胞二磷胆碱(以下简称甘-胞合剂)治疗40例脑血管病病人,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随机选择发病在5天以内的40例中风急性期病人,年龄最大79岁,最小36岁,平均59岁;男25例,女15例。
- 范卫明李爱云许继平刘冬梅林淑芬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附68例临床与CT分析)被引量:5
- 1995年
- 本文分析了68例经CT确诊的出血性腔隙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卒中、伴运动性失语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呐吃─手笨拙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等6种类型。以壳核出血最多,其次为丘脑及桥脑出血。本病容易误诊为腔隙性脑梗塞,故靠CT确诊。
- 苏长海李爱云许春胜刘冬梅王立军刘庆新
- 关键词:脑出血腔隙综合征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