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婷 作品数:23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误诊为转移癌的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具有转移癌影像学特点的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关注和认知.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影像学表现(HRCT及PET/CT)似转移癌的PLCH患者的临床资料... 赵婷婷关键词:转移癌 误诊 HRCT PET/CT 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肺IVLBCL)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关注和认知.方法 对2例胸部HRCT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IV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与转归情况,结... 赵婷婷 曹孟淑 张英为 代静泓 孟凡青 蔡后荣关键词:影像学特点 HRCT 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例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肺IV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肺血管内淋巴瘤"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以英文检索词"Pulmonary intravascular lymphoma"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大B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80年1月至2015年6月,分析其临床特征、肺部影像学特点以及预后。
结果例1女,69岁,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及斑片状实变影,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例2男,70岁,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经外科胸腔镜肺活检确诊。2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及发热等,血乳酸脱氢酶升高;肺活检病理特点为肺组织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内见多量异形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表达CD20。文献检索后经过筛选剔除,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9篇,均为个案报道,共报道2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及气喘;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影、小结节影、实变影及小叶间隔增厚等。
结论肺IVLBC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进展迅速。故当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时,需考虑肺IVLBCL的可能,并尽快完善病理学诊断,以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赵婷婷 曹孟淑 张英为 代静泓 孟凡青 蔡后荣关键词:肺炎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合并重症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合并重症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2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孢子菌肺炎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并发症、病死率等资料,分析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共1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有16例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17例患者发病前均未进行化学预防;其中58.8%(10/17)为结缔组织病继发ILD,41.2%(7/17)为特发性ILD;经痰液、肺泡灌洗液或外周血肺孢子菌PCR检测阳性,以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阳性;发病后均合并呼吸衰竭,氧合指数为(146.8±66.4)mm Hg,入院24小时内肺炎严重程度指数评分(91.9±20.1)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16.1±3.0)分;影像学均表现为在原有ILD基础新增两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所有患者均使用了复方磺胺甲噁唑及糖皮质激素治疗,52.9%(9/17)患者应用了复方磺胺甲噁唑+卡泊芬净+克林霉素三联治疗;70.6%(12/17)患者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在住院期间76.5%(13/17)患者合并细菌感染,9例(52.9%)合并病毒感染;28天病死率为64.7%(11/17),90天病死率为82.4%(14/17),截止电话随访时总病死率为88.2%(15/17)。结论 ILD患者合并重症PCP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为ILD的急性加重,病死率极高。 赵婷婷 邱晓华 高玉娟 演欣 石沈云 肖永龙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 肺囊虫性 化学预防 纤维蛋白原等血清学指标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纤维蛋白原等血清学指标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1年7月—2023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及附属鼓楼医院就诊的121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常规、生化、凝血及炎症指标等血清学检查结果。根据患者采集临床样本及信息时的状态,分成稳定期组及急性加重期组,评估纤维蛋白原等血清学指标在识别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价值。根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as a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EV_(1)%pred)将患者分成FEV_(1)%pred<60%组及FEV_(1)%pred≥60%组,通过分析两组间血清学指标差异筛选出候选生物标志物,并通过相关性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进一步探究其识别FEV_(1)%pred<60%患者的能力。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及FEV_(1)%pred<60%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与FEV_(1)%pred呈负相关;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与FEV_(1)%pred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对FEV_(1)%pred<60%患者识别能力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优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及白蛋白。当纤维蛋白原>3.35 g/L时,敏感性为91.18%,特异性为71.26%。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对急性加重期及FEV_(1)%pred<60%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具有一定的识别作用。加强对纤维蛋白原等血清学指标的监测有助于治疗决策的制定及患者个性化管理。 李媛媛 赵婷婷 赵婷婷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 纤维蛋白原 肺功能 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肺孢子菌定植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患者中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irovecii)的定植情况、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PAP患者,收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和转归等临床数据,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或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法检测灌洗液中肺孢子菌的定植情况,探讨PAP患者中肺孢子菌的定植率、危险因素及转归。结果共2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有肺孢子菌定植者7例,定植率28.0%;定植组入院前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非定植组(85.7%比33.3%,P=0.030);定植组入院时血淋巴细胞总数(1.4×10^(9)/L比1.8×10^(9)/L,P=0.048)、CD3^(+)T细胞(0.83×10^(9)/L比1.34×10^(9)/L,P=0.010)、CD4~^(+)T细胞(0.48×10^(9)/L比0.85×10^(9)/L,P=0.010)均明显低于非定植组;乳酸脱氢酶(469.9U/L比277.3U/L,P=0.005)明显高于非定植组;定植组需要联合治疗(需要两种及以上治疗PAP的方法)的比例更高(57.1%比11.1%,P=0.032);但在病变范围、肺功能、氧和及转归方面无明显差异。乳酸脱氢酶与PAP的病变范围呈正相关,与氧合指数、用力肺活量、弥散量呈负相关。结论PAP患者的耶氏肺孢子菌定植率较高。PA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诊断前应用抗菌药物是耶氏肺孢子菌定值的危险因素。 赵婷婷 李燕 马苗 高玉娟 石沈云 曹孟淑 辛小燕 肖永龙 苏欣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孢子菌 定植 误诊为转移癌的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赵婷婷成人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19年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是以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缺陷导致低免疫球蛋白血症为特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该病最显著的特征为血清IgG、IgA水平降低,伴或不伴IgM水平降低[1]。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以及伴发慢性肺部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2]。现报道2例因反复肺部感染就诊于呼吸科、确诊为CVID的病例,并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呼吸科医生对CVID的认识。 章秀 蔡后荣 赵婷婷 代静泓 刘寅 曹敏 李燕关键词: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文献复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反复肺部感染 淋巴增殖性疾病 IGA水平 胸部CT表现为反晕征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两例报告 2025年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38岁。因“高热、乏力1周余,加重伴咳嗽气喘4天”于2023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2023年12月12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40℃,伴全身乏力,无明显咳嗽咳痰,无胸闷气喘等不适,口服奥司他韦后仍有发热、乏力症状,于2023年12月14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胸部CT示左肺上叶及两肺下叶见大片状边界模糊的致密影,病灶中央呈现磨玻璃样密度影,病灶外周密度高,呈现反晕征,伴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图1)。 蔡晓敏 赵婷婷 倪月艳 李媛媛 王汝佳 肖永龙 苏欣关键词:左肺上叶 胸闷气喘 乏力症状 肺下叶 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