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

作品数:1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哲学
  • 3篇社会
  • 3篇人本
  • 3篇人本价值
  • 2篇公共政策
  • 2篇费尔巴哈
  • 1篇德国古典哲学
  • 1篇调节收入差距
  • 1篇演进
  • 1篇以人为本
  • 1篇战前
  • 1篇政府
  • 1篇知觉
  • 1篇人类社会
  • 1篇人为本
  • 1篇人学
  • 1篇人学意义
  • 1篇社会和谐
  • 1篇社会进步
  • 1篇社会理想

机构

  • 18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18篇李玲
  • 3篇何家伟
  • 3篇叶泽雄
  • 1篇张冰

传媒

  • 3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晋阳学刊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江海学刊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理论界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武汉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践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构建
2009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体现着"实践精神"的哲学理论,其内在结构理应是"按照实践逻辑展开的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的哲学抽象"。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相一致,"价值论形态"作为马哲的当代形态或未来的可能形态,体现了当代实践中人与世界关系的时代性变化及其特点。
叶泽雄李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尺度及其人学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到底应该是生产力尺度,还是生产力与人的发展两种尺度的结合,抑或是生产力、人的发展和制度等多种尺度的综合?从社会进步、生产力及评价尺度等范畴的科学内涵来看,社会进步的实质即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断升华,而作为这一升华之深刻根源的生产力,则是一个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相统一的综合性范畴,它不仅可以诠释各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还蕴含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取向,因而,衡量社会进步唯一合理的尺度只能是生产力尺度。
叶泽雄李玲
关键词:社会进步
马克思实践范畴内涵的价值性定位被引量:1
2010年
如何界定在批判的摇篮里一步步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内涵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一的焦点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核心的实践范畴到底实现了怎样的变革?其创始人到底是如何对其进行表述又是如何规定其使用阙域的?只有立足文本,在结合历史的基础上,通过价值性的逻辑推理才能还原其内涵本意,才能展示其独有的特性。
李玲
关键词:价值性
社会理想生成探秘的双重视域及统一机制
2009年
人类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据以解释社会生活和引导自己的行为,往往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然而,人的社会理想的生成既有其历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亦有其现实的必然性。因此,通过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视域探究社会理想生成所以可能的理论根基,并就双重视域的内在统一机制作出阐述和说明就成为了构建可欲的社会理想的重要基础。
叶泽雄李玲
关键词:社会理想双重视域
德国古典哲学中实践范畴的人本价值探析
2011年
标志着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发展到至高点的德国古典哲学,曾在很多方面有着重大的突破,而其中最明显的标识,乃是这一时期实践范畴的本质特征与所内含的人本价值有了重大的转向,即由一个伦理学范畴转向了一个哲学范畴,且在这种转向的过程中,实践不仅被作为一个根本性的哲学范畴予以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更是在其在伦理道德意蕴达到最高点之后转向了其真正应有的现实性意蕴———人的生产劳动,从而将人的价值本质从传统的理性(逻各斯)之神中解放出来,凸显了其现实的感性的品质。然而遗憾的是:受时代所限,这一时期的实践范畴并未从根本上展现出其应有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由此也就决定了其内含的人本价值的抽象性与非完善性。
李玲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人本价值
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差距公共政策经验与启示
2014年
收入差距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经济发达国家为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纠正收入分配不平等,实现社会公平,采取了一系列完善而有效的公共政策,他山之石,可以功玉,这些政策和措施无疑对于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差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
李玲
关键词:收入差距公共政策
古希腊哲学中实践范畴的人本价值探析
2010年
实践内在地就应是一个富含人本价值的范畴,但其价值的彰显在不同历史时期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禀性。由于受时代所限,古希腊哲学中的实践范畴所内含的人本价值一直仅限于凸显人的伦理道德品性,而未从根本上触及这一范畴应有的变革世界与完善人自身的根本特性。深入剖析这一历史时期实践范畴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既可向我们展示实践范畴内在的人本价值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密切关系,亦可为我们深入地把握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变革性与科学性提供历史与逻辑依据。
李玲
关键词:古希腊哲学人本价值
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事业人员常薪研究——以抗战前四行为主的考察被引量:1
2017年
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事业人员常薪由基本薪俸和年功加俸组成。从理论上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国营金融业薪俸的基本特点是高者恒高、低者恒低,金融从业人员中高级职员和低级职员薪俸差距较大,除农民银行外,四行人员平均月薪俸皆处于国内各大群体中等偏上水平,而四行行员基本薪俸的排名也充分反映了各行的有效资力。从实际生活状况考察,根据中行低、中、高级职员生活费开支基本数据,并依据恩格尔系数理论,可知当时金融业人员生活水平较高,生活比较舒适。而造成金融业人员生活舒适的主要原因则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抗战前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前提,金融业的相对繁荣为收益分配形成了直接经济源泉,知识经济则是行员高薪的深层次因素。
何家伟李玲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马克思实践观中的社会和谐被引量:1
2012年
在马克思的实践观看来,由于人的具体的感性活动是为了满足各种生存需求而进行的自觉能动性的活动,因而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活动,而由于其又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展开的历史性的活动,因而亦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所制约的规律性的活动。逐步地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必然,这种历史必然是社会主体的人的自由价值得以不断地展现与升华的根本,而当这种升华达到一定程度即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能够自由、全面地发展时,人类也便进入了真正的自我发展的"自由王国",而和谐将是其根本特征。
李玲
关键词:实践观社会和谐
略析公正原则在我国现行共同富裕政策中的运用
2005年
作为一种特殊的评价尺度——公正,其内涵及外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呈多层次多向度发展。对于这样一个动态的概念,我们应采取辩证的合理的态度待之。运用相对性的公正原则来看待我国现行的共同富裕政策;它不具有绝对的公正性,但却有着相对的合理性。
李玲
关键词:共同富裕公正原则人类社会相对性公正性演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