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 作品数:63 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咪达唑仑经鼻给药在最大电休克发作及戊四唑惊厥模型的抗惊厥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在大鼠最大电休克发作(MES)及戊四唑惊厥(MST)模型上,比较评价咪达唑仑与地西泮经鼻给药的抗惊厥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模型组、咪达唑仑鼻喷剂低、中、高剂量组和地西泮鼻喷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MES及MST模型,评价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经鼻给药的抗惊厥作用,并与经典抗癫痫药物——地西泮比较,观察给药后72 h各组动物海马、皮质及杏仁核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经鼻预防给药,均可剂量依赖性地对抗MES及MST;在等剂量给药条件下,其抗惊厥作用明显优于地西泮(P<0.05或P<0.01)。病理学结果显示,咪达唑仑与地西泮经鼻预防给药均可减轻癫痫所致海马、皮质及杏仁核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抑制小胶质细胞增多及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核固缩以及嗜神经现象减少。结论咪达唑仑经鼻给药,在经典癫痫模型上均具显著抗惊厥作用,并可显著抑制癫痫所致脑损伤。
- 田凯骆媛李万华隋昕杨军郑爱萍卫培峰王永安
- 关键词:咪达唑仑地西泮惊厥经鼻给药
- 一种可缓释、靶向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纳米药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缓释、靶向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纳米药物。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粒,包含载体材料、活性成分和靶向分子,所述载体材料为人血清白蛋白,所述活性成分是能够预防和/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活性成分。本发明还涉及...
- 王永安杨军范丽雪骆媛李万华隋昕
- B→O血型转变的初步研究
- α-半乳糖苷酶(α-Galactosidase,EC 3.2.1.22) 是实现B→O血型转变、制备通用型血的关键工具酶。研究证明,决定人类ABO血型抗原的物质基础是红细胞表面的糖链结构。B型血与O型血的唯一差别在于红细...
- 杨军刘泽澎任会明高新宫锋季守平李素波章扬培
- 关键词:Α-半乳糖苷酶
- 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JM83中可溶性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初步证实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JM83中可溶性表达、纯化及活性。方法:通过PCR扩增得到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到载体pGEM-T easy,目的片段与预期的大小一致。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基因与分泌性原核表达载体pAS18连接,转化到宿主菌E.coli JM83。经过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Western-blot印迹证实蛋白表达的特异性。结果: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正确。SDS-PAGE电泳分析得到目的蛋白41kD,经过Western blot鉴定正确。ELISA检测证实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具有生物活性。结论:优化诱导条件,初步证实重组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具有生物活性。
- 崔玉杨军詹林盛
- 关键词:Α-半乳糖苷酶活性
- 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伴发甲状旁腺腺瘤一例报告
- 1995年
- 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伴发甲状旁腺腺瘤一例报告杨军,郑法雷,毕增祺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肾功能不全可合并继发性甲旁亢和肾性骨病,但伴发甲状旁腺腺瘤临床非常罕见,现将我院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63岁,因反复尿频、尿急、排尿不适20余年...
- 杨军郑法雷毕增祺
- 关键词: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腺瘤
- 抗Glycophorin A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及酵母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制备人红细胞表面血型糖蛋白A单链抗体。方法 从可分泌抗人红细胞表面血型糖蛋白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 ,分别扩增出编码其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cDNA ,通过连接序列组建单链抗体基因 ,将该基因导入毕赤酵母中 ,筛选工程菌株。结果 构建了抗GPA单链抗体基因 ,获得了分泌型表达单链抗体的毕赤酵母菌株 ,工程菌株可表达 30kD蛋白 ,ELASA证明其具有与GPA特异结合活性。结论 该单链抗体保留了亲本抗体的活性 。
- 高新逯好英徐东刚杨军李素波章扬培
- 关键词:单链抗体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毕赤酵母
- 基于炎性反应的梭曼所致惊厥及脑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 观察梭曼中毒所致惊厥大鼠在梭曼染毒后不同时期、不同脑区炎性因子的时空表达变化,并评价不同抗炎药物对梭曼中毒所致惊厥及脑损伤的抑制作用,探讨炎性反应在梭曼致惊及继发性脑损伤中的重要性.方法 建立梭曼所致大鼠惊厥模型,...
- 骆媛宋尚华李万华杨军隋昕王永安
- 关键词:梭曼惊厥脑损伤炎性反应
- 纳米化酰胺磷定对梭曼中毒小鼠乙酰胆碱酯酶的重活化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比较基于不同载药模式的纳米化酰胺磷定(HI-6)对梭曼中毒小鼠外周及中枢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重活化作用。方法制备以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HSA NP)为载体挂载 HI-6(HSA-HI-6 NP)、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LGA NP)为载体包裹 HI-6(PLGA-HI-6 NP)及纳米多孔硅球(MSN)为载体吸附 HI-6(MSN-HI-6)的3种纳米化 HI-6。电镜进行物理表征;测定体外释药速率。观察梭曼染毒(120μg·kg -1,sc)小鼠 iv 给予含恒量 HI-622 mg·kg -1的3种纳米化 HI-6对外周及中枢中毒 AChE 的重活化作用。结果3种纳米载体均符合纳米药物基本特征。体外释药速率为 HI-6>HSA-HI-6 NP >MSN-HI-6>PLGA-HI-6 NP。对中毒小鼠全血 AChE 的重活化作用结果显示给予 HSA-HI-6 NP,MSN-HI-6及HI-6组中毒小鼠全血 AChE 的重活化率在20%~3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 PLGA-HI-6 NP(6.2%)给药组(P <0.01);在中毒小鼠脑 AChE 的重活化作用结果中,HSA-HI-6 NP 组重活化率(15.3%)显著高于 PLGA-HI-6 NP(3.3%)组及 HI-6组(6.3%)(P<0.01);MSN-HI-6组(10.2%)则仅显著高于 PLGA-HI-6 NP(3.3%)给药组(P <0.01)。结论不同载药模式的纳米化 HI-6对外周及中枢中毒AChE 的重活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HSA-HI-6 NP 对外周及中枢中毒 AChE 均具较高重活化作用。
- 王飞剑杨军程凤李万华聂志勇骆媛隋昕魏朝郑志兵王永安房彤宇
- 关键词:神经性毒剂乙酰胆碱酯酶
- 肾脏疾病与脂质代谢紊乱被引量:1
- 1994年
- 肾脏疾病与脂质代谢紊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100730)杨军脂质代谢紊乱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人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且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近年来,不同的肾脏疾病所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包括其类型、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与肾...
- 杨军
- 关键词:肾疾病脂质代谢紊乱
- 双复磷对沙林染毒所致兔眼缩瞳及视觉障碍的对抗作用
- 2014年
- 目的评价双复磷对沙林染毒兔眼中毒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兔每眼滴注0.1 mL沙林(2μg),染毒后30 min,分别滴眼给予0.1 mL 2.5%,5.0%,7.5%双复磷和1.0%阿托品,观察瞳孔直径及对光反射调节力;②另取36只兔,染毒后30 min,分别滴眼给予上述药物。给药后4 h,测定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力,眼角膜、虹膜及视网膜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①沙林染毒后,兔眼瞳孔直径及对光反射调节力迅速降低,至染毒后48 h恢复至正常水平;给予阿托品后,立即出现明显扩瞳,瞳孔直径远高于染毒前水平,但对光反射调节力未见明显恢复,直至给药后48 h,兔瞳孔直径及对光反射调节力恢复正常,恢复时间与染毒组基本相当;给予双复磷,瞳孔直径及对光反射调节力均出现明显升高,并于给药后24 h恢复正常,恢复时间明显远快于中毒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双复磷对眼中毒恢复时间的改变无显著差异。②各染毒组兔给药后4 h,与正常对照组动物相比,各给药组对抗反射和调节力眼角膜、虹膜AChE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但视网膜AChE活性未见显著改变;与中毒对照组动物相比,给予双复磷对光反射调节力和眼角膜、虹膜AChE活性明显升高(P<0.01),2.5%,5%和7.5%双复磷组角膜AChE活性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74±11)%,(80±10)%和(74±7)%,虹膜AChE活性分别为(39±9)%,(43±8)%和(43±8)%。给予阿托品对眼角膜、虹膜AChE活性无显著改善。结论双复磷对沙林所致眼中毒治疗作用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药物阿托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活性降低的眼角膜、虹膜AChE快速重活化作用密切相关。
- 程凤李万华骆媛杨军聂志勇隋昕刘艳芹薛艳萍王永安
- 关键词:缩瞳双复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