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玲红

作品数:1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活质量
  • 2篇便秘
  • 2篇病人
  • 1篇胆源性
  • 1篇胆源性胰腺炎
  • 1篇蛋白
  • 1篇电刺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心理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血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因子
  • 1篇盐酸
  • 1篇盐酸伊托必利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陈玲红
  • 6篇黄永德
  • 3篇庄云英
  • 2篇陈旭东
  • 1篇张海燕
  • 1篇何文钦
  • 1篇阮志芳
  • 1篇林惠玲
  • 1篇王双虎
  • 1篇郑媛媛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蛇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患者血管内皮因子、应答因子、缺氧诱导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管内皮因子(VEGF-C)、血清应答因子(SR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就诊94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12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基本资料以及血清VEGF-C、SRF、HIF-1α水平变化。食管癌患者均接受放疗治疗,对比放疗前、1疗程后其血清VEGF-C、SRF、HIF-1α水平变化,以放疗后疗效作为依据将食管癌患者分为有效组(n=62)与无效组(n=32),对比两组血清VEGF-C、SRF、HIF-1α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血清指标对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入组时观察组血清VEGF-C、HIF-1α水平、SRF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VEGF-C、HIF-1α水平、SRF阳性率均明显下降(P<0.05)。有效组血清VEGF-C、HIF-1α水平、SRF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效亚组(P<0.05)。血清VEGF-C、HIF-1α对于食管癌患者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7)。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C、SRF、HIF-1α水平表现为高水平表达,而血清VEGF-C、HIF-1α对患者放疗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陈建兴庄云英陈玲红吴美玉
关键词:食管癌血管内皮因子缺氧诱导因子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希望水平、心理弹性水平、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HI、CD-RICS、WHOQOL-BREF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心理弹性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林慧玲陈玲红连丽凤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生活质量
风险前瞻应对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风险前瞻应对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险前瞻应对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意外事件。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风险前瞻应对护理不仅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还能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苏秀萍赖珊玲施亚珠陈玲红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不同时长低纤维饮食应用于功能性便秘病人肠道准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长低纤维饮食应用于功能性便秘病人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4月—2021年9月收治的91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功能性便秘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病人在检查前1 d予以低纤维饮食,观察组病人在检查前3 d予以低纤维饮食。观察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3.04%、20.0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 d低纤维饮食应用于功能性便秘病人肠道准备中,可以扩大肠道清洁范围,提高了肠道清洁度,且不增加肠道准备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
施亚珠吴雅鋆陈玲红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肠道清洁度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应用于FD患者的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122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运动疗法。比较两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胃肠激素、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观察组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G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应用于FD患者有助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苏秀萍陈玲红连丽凤张秀桔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认知行为干预运动疗法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硫糖铝混悬凝胶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硫糖铝混悬凝胶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REG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0)。2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胃肠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4.698,P=0.030)。治疗8周后,2组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泌素-17(GAS-17)水平均上升,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与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14.63%,χ^(2)=1.043,P=0.307)。结论硫糖铝混悬凝胶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REG可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胃肠激素水平,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阮振跃陈玲红颜燕燕
关键词:隆起糜烂性胃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炎性因子胃肠激素
miR-223、NLRP3、IL-1β、IL-18在克罗恩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miR-223在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就诊并确诊为CD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克罗恩疾病活动指数(CDAI)分为缓解组(n=86)和活动组(n=54),并以同期6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中miR-223、NLRP3 m RNA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IL-1β、IL-18水平;Pearson法分析NLRP3、IL-1β、IL-18与miR-223表达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IL-1β、IL-18、miR-223、NLRP3 mRNA水平对CD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D患者外周血中NLRP3 mRNA、IL-1β、IL-18表达水平明显上调,miR-223表达水平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患者外周血中NLRP3 m RNA、IL-1β、IL-18与miR-223表达水平均成负相关(r=-0.396、-0.482、-0.533,P均<0.05)。ROC结果显示,血清miR-223、NLRP3 mRNA、IL-1β、IL-18水平预测CD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925、0.982、0.978,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5.00%、86.43%、92.86%、87.86%,特异度分别为75.00%、88.33%、96.67%、98.33%,外周血中miR-223、NLRP3 m RNA、IL-1β、IL-18水平联合预测CD患者的AUC为0.999,敏感度为98.57%,特异度为98.31%。结论NLRP3、IL-1β、IL-18在CD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miR-223低表达,NLRP3、IL-1β、IL-18水平均与miR-223成负相关,四者可能通过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了CD的发生,且miR-223、NLRP3、IL-1β、IL-18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C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黄更新黄永德陈玲红曾清芳
关键词:克罗恩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诊治的110例慢性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直肠感觉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4,P=0.487)。治疗前,2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缩榨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2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最大缩榨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最大耐受容量、初次排便感觉阈值、排便窘迫感阈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2组患者的最大耐受容量、初次排便感觉阈值、排便窘迫感阈值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2组患者的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MDA、L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能够有效缓
陈建兴郑媛媛庄云英陈玲红吴美玉黄永德陈旭东吴美娟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盐酸伊托必利肛门直肠动力学直肠感觉功能
一种防水型的术中止血粉喷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防水型的术中止血粉喷洒装置,包括储药腔体、进气管体、输粉管体和防水套管体,储药腔体内配合储放有止血药粉,进气管体的输出端与储药腔体相连通,输入端与外部高压气流源相连通;输粉管体的输入端与储药腔体相连...
黄永德陈玲红张海燕林惠玲阮振跃吴清城
免疫球蛋白G4与嗜酸性食管炎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嗜酸性食管炎,即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是一种抗原驱动的食管功能障碍和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食管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反复食物嵌顿,常伴有哮喘、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1]。近年来,嗜酸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呈现在上升趋势,也逐渐成为导致患者食团梗阻的常见原因。若早期未被识别和治疗,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导致食团反复梗阻、食管穿孔和狭窄形成[2-3]。尽管目前关于嗜酸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证实,嗜酸性食管炎是与遗传、环境和宿主免疫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相互作用,并由辅助性T细胞2型(T helper type 2,Th_(2))细胞对食物和/或环境中的过敏原免疫反应介导引起疾病[4]。
吴雅鋆曾清芳陈玲红黄永德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免疫球蛋白免疫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