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新形势下加油站零售业务的营销策略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目前加油站零售业务的分布格局在改变、盈利空间在缩小以及营销方式长期固定、销售场地受制约、缺少专业营销队伍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是重新梳理加油站零售业务的战略定位;二是研究加油站零售业务的发展新方向;三是拓展加油站零售业务的营销策略;四是推行数智化技术,提升加油站服务效率和质量。
- 李鑫
- 关键词:加油站零售营销
- 延川南煤层气田深部煤层气成藏规律与开发技术被引量:34
- 2019年
-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的延川南煤层气田从勘探发现到效益开发经历了近10年,其产能建设和开发上产的整个历程,在我国深部煤层气领域的勘探开发探索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气田突破了800m以浅的经济开发极限深度,实现了规模效益开发。基于对延川南煤层气田的地质特征、成藏规律以及开发生产动态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其富集高产要素以及勘探开发技术。大量实践证实了研究区煤层气藏具有三大地质特征:①埋深大、煤阶高、含气量高,资源条件较为有利;②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微孔发育有利于吸附,但孔隙连通性较差不利于产出;③储层压力系数低,开发难度较大。在深入分析深部煤层气地质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沉积控煤、构造控藏、水动力控气、地应力控缝、物性控产”的延川南深部煤层气田成藏富集高产的五要素协同控制理论,形成了适用于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四大关键技术体系:①构建了以“串枝化”、“井工厂”为特色的集约化大平台钻完井技术;②形成了适用于深煤层开发的有效增产改造技术;③制定了基于解吸理论的智能化精细排采控制技术;④集成了适宜于复杂地貌的地面集输以及气田数字化技术,为同类型的深部煤层气的产能建设和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 陈贞龙郭涛李鑫肖翠金晓波
- 关键词:成藏规律
- 延川南区块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地质条件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 2025年
- 【目的和方法】煤炭地下气化(UCG)地质条件评价将极大降低其工程风险,科学选址则是UCG工程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为研究延川南区块深部UCG地质条件评价和优选有利区域,对研究区2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煤层赋存、围岩、水文地质、构造等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利用TOPSIS法,对各开发区域进行数学评价和等级划分,最终形成有利区、较有利区以及潜在有利区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2号煤层属于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环境,大部分属于中煤级煤,焦煤、贫煤和瘦煤均有分布;平均水分和灰分平均含量较低,挥发分产率较高,硫分含量则是从低硫煤到高硫煤都有一定发育;煤层厚度较大,稳定性较好,平均夹矸层数和夹矸系数相对较小,煤层结构简单,属于稳定的中厚−厚煤层,煤体结构较完整。2号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多为泥岩类,围岩综合岩性指数较大,封闭性能好;总体断层分形维数值中等,断层发育程度简单,开发条件较好;研究区地表水部分发育,水文分形维数值中等,地下水封闭系数较大。【结论】整体而言,研究区2号煤层的资源条件和地质条件适合进行UCG工程实施。依据构造、埋深、河流和矿井边界等分布特征,结合地勘资料描述,将目的煤层划分为11个开发单元,有利区主要集中在北部,最有利区域是中北部的单元Ⅴ和Ⅲ,较有利区主要为Ⅰ、Ⅱ、Ⅳ、Ⅵ、Ⅶ、Ⅸ、Ⅹ,区域Ⅷ和Ⅺ为煤炭地下气化开发的潜在有利区。
- 李鑫陈贞龙郭涛高小康肖翠金晓波吴财芳王芳芳
- 关键词:TOPSIS法
- 东北油气分公司油田井组注水分析
- 2018年
- 在低油价情况下,措施工作量减少,老油田开发稳产难度增大,精细开展井组动态分析是低投入小调整、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重点工作。根据目前注水开发现状,井组分析活动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整理井史数据、对重点区块进行建模和数模、分析注水见效规律,提出并实施动态调配、措施挖潜、完善注采、周期注水等工作量203井次,实现16口油井由无效变有效,18口油井有效再提效。
- 李鑫董传瑞
- 关键词:油田开发注水挖潜增效
- 试论成品油市场竞争战略
- 2016年
- 本文从我国当前的成品油市场状况出发,分析讨论了中石化成品油市场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应的竞争战略,以期提高中石化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收益。
- 李鑫
- 关键词:中石化成品油
- 成品油销售企业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分析及修复方法研究
- 2024年
- 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库和加油站等仓储经营场所是土壤和地下水潜在的污染源。对油库和加油站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进行调查和检测,可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以某临水加油站土壤和地下水实际环境监测和修复为例,通过对使用过程中潜在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的分析和检测,得出该站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结果。提出了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方案和日后防控建议,对做好油库和加油站等仓储经营场所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李鑫
- 关键词:土壤地下水
- 石油化工公司现代管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主体间的竞争已经从对物质资源的占有、对规模扩张的追求,转变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科学的管理意味着优化有限资源的配置,意味着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先进的管理有赖于现代管理机制的建立。本文从现代管理机制的组成出发,进而分析管理机制的主要特征。根据管理机制的组成和特征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现代管理机制模型,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发展。
- 李鑫
- 深层超深层硬脆性地层岩爆倾向性判别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在四川、新疆等地区深井、超深井钻井过程中,硬脆性地层易发生持续崩落掉块,导致频繁卡钻。基于传统井壁失稳理论,现场主要采用逐步提高钻井液密度的方式应对该复杂难题,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深度超过7000 m的重点油气井在提高钻井液密度后,井壁崩落掉块现象不但没有减缓,反而会瞬时垮塌而填埋钻具,很多井只能侧钻,甚至还有一些井井眼报废。由于缺乏理论支撑,硬脆性地层井壁崩落掉块难题一直无法有效防控,成为了制约深井超深井的钻井关键难题之一。本文基于硬脆性地层井壁崩落掉块现象与隧道开挖等工程中的岩爆情况相似,聚焦灰岩、白云岩、页岩等井壁崩落掉块较为频繁的硬脆性地层,通过开展大量单轴压缩及抗拉岩石力学实验,结合单轴压缩实验中岩石的破坏形态、破碎程度、声响等直观情况,基于岩爆理论,将该类地层分成了弱岩爆、中等岩爆、强岩爆3个岩爆倾向等级,并采用强度脆性指数R和弹性能量指数W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基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强度脆性指数R和弹性能量指数W求取模型,确定了判别岩爆倾向等级的R及W区间值,提出了一套深井超深井钻井中硬脆性地层岩爆倾向性及分级综合判别方法。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3种岩性的岩爆倾向性顺序为:白云岩>灰岩>页岩,与现场井壁崩落掉块难易程度及现象一致,验证了本文硬脆性地层岩爆倾向性及分级综合判别方法的合理性,为基于硬脆性地层分类的井壁失稳防控理论方法研究提供了坚实铺垫。
- 于洋陈军海陈军海易浩易浩李鑫
-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岩爆
- 轮胎标签法给国内溶聚丁苯橡胶带来机遇被引量:1
- 2017年
- 欧盟、美、日、韩等国家轮胎标签法实施给中国轮胎工业带来巨大挑战。行业协会、生产企业必须跟进国际标准综合我国行业现状及时予以应对,设立符合国内现状的轮胎标签体系并推进实施。与此同时,高性能轮胎的发展潜力也给合成橡胶生产企业带来巨大机会,环保化和高性能新型合成橡胶缺口将继续扩大,国内合成橡胶生产企业可以依靠科技攻关、加强与跨国轮胎企业在华研发机构合作、开发新牌号顶替进口、利用国内市场优势降低成本、开发进料加工渠道等多种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 李鑫
- 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绿色轮胎高性能轮胎
- 深层高阶煤层CO_(2)-ECBM技术研究与应用启示——以沁水盆地晋中地区为例被引量:2
- 2025年
- 深层高阶煤层资源潜力大,但具有“强吸附、难解吸”的特点,常规开发方式难以实现效益动用。与化学驱、热力驱等其他提高采收率技术相比,CO_(2)-ECBM(CO_(2)地质封存及强化煤层开采)技术具有节能减排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双重效益。为明确CO_(2)吸附、解吸特性,论证CO_(2)-ECBM技术提高深层高阶煤层气采收率可行性,助力深层高阶煤层气产能释放,以沁水盆地晋中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层高阶煤层CO_(2)吸附、解吸特征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平衡压力的增加,煤层对CH_(4)的吸附量逐渐增加,而受煤层孔裂隙发育特征及CO_(2)特征影响,煤层对CO_(2)的吸附量呈先持续上升再在临界压力附近骤降后大幅上升的特征。深层高阶煤层对CO_(2)的吸附能力约为CH_(4)的2~5倍,超临界CO_(2)在煤层中的吸附能力更强,CO_(2)的敏感解吸压力为CH_(4)的3/4,且吸附于煤层后,CO_(2)呈现出明显的吸附、解吸滞后特征,大比例CO_(2)以吸附封存和残余封存形式滞留在煤层中无法脱附,成为实现大规模封存CO_(2)和替换CH_(4)的有利条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明确了深层高阶煤层气开展CO_(2)-ECBM具备大幅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矿场应用中,可通过超前注气、加大注入压力等方式提高气藏压力水平,提升竞争吸附效率,同时低敏感解吸压力也表明注入CO_(2)后返排率较高,需考虑CO_(2)循环利用。
- 郑永旺崔轶男李鑫肖翠郭涛张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