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俊

作品数:1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盆地
  • 4篇盐岩
  • 4篇塔里木盆地
  • 4篇白垩系
  • 4篇储层
  • 3篇地质
  • 3篇勘探
  • 3篇克拉苏构造带
  • 3篇膏盐
  • 3篇膏盐岩
  • 3篇构造带
  • 3篇巴什基奇克组
  • 3篇测井
  • 2篇地震子波
  • 2篇砂岩
  • 2篇图版
  • 2篇前陆
  • 2篇前陆盆地
  • 2篇子波
  • 2篇钻进

机构

  • 18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8篇蒋俊
  • 7篇周露
  • 6篇王振鸿
  • 5篇朱文慧
  • 5篇张慧芳
  • 4篇史超群
  • 4篇周鹏
  • 4篇杨宪彰
  • 4篇张亮
  • 4篇莫涛
  • 3篇吴超
  • 3篇段云江
  • 3篇谢亚妮
  • 3篇罗彩明
  • 3篇黄少英
  • 3篇左小军
  • 3篇石磊
  • 3篇徐振平
  • 2篇李梅
  • 2篇潘杨勇

传媒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苯抽提溶剂环丁砜的劣化及保护措施
2015年
在苯抽提的实施过程中,因为氧的进入,会造成环丁砜劣化,洁儿给生产造成很多不便,如:环丁砜消耗增加。系统出现腐蚀。溶剂颜色变深。换热器和塔盘堵塞。抽余油芳烃含量升高。这些不良影响。所以环丁砜在抽提的实际操作中一定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蒋俊张双虎
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高渗层的划分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高渗层的划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目标勘探区的全井段成像测井图像和测井解释数据;根据所述全井段成像测井图像,得到裂缝渗透率曲线数据;从所述测井解释数据中获取基质...
王珂张荣虎王俊鹏曾庆鲁赵继龙张知源黄箐璇杨宪彰徐振平张亮蒋俊
一种前陆盆地地表露头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系统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前陆盆地地表露头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利用研究区地表高程数据和地质图进行叠合,立体显示地质图且与实际地表出露地层相吻合;通过野外露头地质考察,结合地质图建立研究区地表出露地层信息综合表;将二维...
黄少英段云江罗彩明娄洪张慧芳王振鸿石磊张文王佐涛蒋俊张星周思宇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深层、高产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进一步扩大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储层的勘探成果,明确储层的形成机理,基于钻井、录井、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和物性分析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和秋里塔格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对比研究。秋里塔格地区白垩系储层粒级粗、长石含量低、岩屑含量高(以沉积岩岩屑为主);填隙物含量略低、杂基含量高、胶结物含量低;物性相对好,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具有排驱压力较高、孔喉半径中—小、细—微细喉的特征;压实作用中等,胶结作用中等,溶蚀作用较强,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储层粒级细,以中、细砂岩为主,长石含量高,岩屑含量低,少量沉积岩岩屑;填隙物总量略高,杂基含量低,胶结致密;面孔率普遍较低,微裂缝普遍;物性差,为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具有排驱压力高、孔喉半径特小、微细喉的特征;压实作用强、胶结致密、溶蚀作用弱,裂缝对储层孔隙的贡献有限,却大大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能。
史超群张慧芳周思宇王佐涛蒋俊章学岐左小军娄洪王振鸿陈常超
关键词:克拉苏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孔隙演化
膏盐岩内溢流层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膏盐岩内溢流层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根据至少一个钻井的录井信息和/或测井曲线,对待开发的膏盐岩区域的溢流层进行识别,得到所述至少一个钻井的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用于表示每个钻井的检测区域内是否存在溢...
吴超周鹏莫涛朱文慧朱婧周露尚江伟陈维力胡春雷蒋俊
塔里木盆地羊塔11井区白垩系亚格列木组物源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羊塔11井区白垩系亚格列木组物源问题,结合岩石学、阴极发光矿物学,以及地震资料属性分析技术,综合分析明确了物源方向,完成了沉积相划分。对羊塔11井区白垩系岩石组分及阴极发光特征分析发现,羊塔11井亚格列木组岩屑存在大量花岗结构,石英阴极发光以紫色为主,钾长石阴极发光以亮蓝色为主,与齐满1井变质花岗岩阴极发光特征一致,有别于温参1井变质岩、英买35-1井玄武岩阴极发光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羊塔11井区亚格列木组物源主要来自塔北隆起轮台凸起古元古界变质花岗岩地层。对羊塔11井区进行地震属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砂体东西向的空间展布特征,最终完成该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划分。
程明刘永福刘运宏孙琦周思宇蒋俊
关键词:阴极发光长石地震属性沉积相
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深层断背斜储集层构造裂缝带分布规律被引量:3
2019年
克拉苏构造带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重点勘探区域,主力含气层系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构造裂缝普遍发育,是低孔砂岩储集层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基于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深层断背斜储集层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及裂缝带分布规律研究,探索了裂缝带组合与产能的关系,明确了储集层裂缝以未充填—半充填的高角度缝为主,多为张性或张剪性,具有规律性成带分布的特征,裂缝带宽度一般为10~40 m,裂缝带间距一般为10~50 m;根据储集层裂缝带成因及分布规律等差异特征,划分了储集层东西向裂缝带、南北向裂缝带和网状裂缝带3种成因裂缝带;根据储集层裂缝发育特征及裂缝带空间组合特征等差异性,储集层可划分为Ⅰ类高产区、Ⅱ类中高产区和Ⅲ类低产区。
周露李勇蒋俊李梅莫涛李向云
关键词:克拉苏构造带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英买力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中深层砂岩储层孔隙保存机制
2024年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英买力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物性好,油气勘探潜力大,但其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综合利用岩心观察、系列薄片(普通、铸体、阴极发光及包裹体)、扫描电镜、物性测试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测试资料和成岩过程重建与物性恢复技术,分析英买力地区中深层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的岩性与物性,探寻其孔隙特征与保存机制,划分储层类型和明确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该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杂基含量较低,其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中等;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孔隙,其次为次生孔隙,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巴什基奇克组中深层砂岩原生孔隙得以保存主要在于其形成的沉积环境与经历的成岩和成储演化:首先砂岩形成于高水动力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不断叠置的河道形成了厚度较大且分布稳定的水道复合砂体,强水动力使得砂岩碎屑颗粒含量高、分选较好,为原生孔隙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早期长期浅埋和后期快速深埋的埋藏演化方式使砂岩经历了较弱的压实作用改造,同时晚期深层超压作用大大增强了砂体抗压实能力,残余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最后坳陷不断降低的古地温梯度使得残余原生孔隙得以有效保存。
张亮朱毅秀朱毅秀周露蒋俊熊荣坤蒋俊
关键词:原生孔隙巴什基奇克组白垩系塔里木盆地
冲起构造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起构造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各个类型的冲起构造的主控因素。获取目标地区的地质资料,其中,目标地区的地质构造包括膏盐岩盖层,膏盐岩盖层的最小厚度大于预设阈值。根据目标地区的地质资料,以及各类型...
吴超周鹏朱文慧许安明莫涛潘杨勇朱婧陈维力尚江伟金江宁章国威周思宇李向云杨学君玛丽克石磊滕藤蒋俊
致密砂岩储层构型特征及评价——以库车前陆盆地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为例被引量:8
2021年
在野外露头观察、岩相分析、储层精细构型解剖的基础上,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对库车前陆盆地北部构造带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储层构型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出五级构型界面,划分出五种构型单元,包括滞留沉积、顺流加积体、侧积砂体、纹积砂体和河漫滩,并建立构型单元的空间分布模式.结合薄片、物性和黏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对不同构型单元储层品质进行了评价,认为不同构型单元储层不仅沉积条件(规模、形态、粒级、沉积构造、泥质杂基含量等)有所不同,而且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储集性能,不同构型单元在空间上频繁迁移造成了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顺流加积体是辫状分流河道心滩的主体,延伸长度可达上千米、宽度可达数百米、厚度可达5 m,泥质杂基镜下百分比平均为4.8%,储层分选性好,粒内溶孔面孔率可达5%,孔隙度平均约为9.4%,渗透率平均约为7.316 mD,储集条件最好.侧积砂体主要位于心滩侧翼,延伸长度达数百米、宽度一般小于顺流加积体、厚度可达3 m,粒内溶孔面孔率可达4%,孔隙度平均约为6.8%,渗透率平均约为1.724 mD,储集条件次之.滞留沉积分选差、泥质杂基镜下百分比平均为7.1%,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隙和微裂缝,孔隙度平均约为4.7%,渗透率平均约为0.648 mD,储集条件差.纹积砂体泥质杂基镜下百分比平均为8.7%,微裂缝面孔率占比可达90%,孔隙度平均约为3.7%,渗透率平均约为0.115 mD,储集条件最差.河漫滩则以泥质沉积为主,为非储层.
史超群李勇袁文芳蒋俊谢亚妮张荣虎周思宇娄洪王佐涛张慧芳陈常超王振鸿
关键词:库车前陆盆地致密砂岩储层构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