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明 作品数:6 被引量: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加强临床病理讨论,适应我校教学改革 被引量:4 2005年 周晓明 区都 田伟 袁健 陈东波关键词:病理学 临床病理讨论 教学 P53、P21^(ras)、Ki-67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甲状腺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中P53、P21ras、Ki-67基因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甲状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甲状腺癌中P53、P21ras、Ki-67及血管标记物CD3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45例甲状腺癌中P53和P21ra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和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3例甲状腺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2%,明显高于无转移者的12.5%(χ2=5.77,P<0.05),其Ki-67分级指数有9例分布在Ⅱ~Ⅲ级;在复发病例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5%,明显高于未复发病例的10%(χ2=5.92,P<0.05),复发病例的Ki-67分级指数均在Ⅱ级。微血管密度计数在滤泡癌中为79.1±18.4,明显高于乳头状癌的35.4±12.1(t=2.412,P<0.05)。结论P53蛋白阳性表达的甲状腺癌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P21ras及Ki-67的高表达则提示甲状腺癌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与癌组织学类型有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周晓明 张国昌 李锋 赵瑾 李洪安 蒋金芳关键词:P53 P21RAS KI-67 微血管密度 大蒜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细胞外基质降解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探讨大蒜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MTT法检测大蒜素作用下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 RT-PCR检测肝星状细胞的TIMP-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的T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HSC-T6大蒜素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增殖抑制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并且大蒜素浓度增高时,TIMP-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则逐渐下降,大蒜素高浓度(24μg/mL)组对TIMP-1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对HSC-T6增殖和TIMP-1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为临床开发抗肝纤维化的新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周晓明 刘金玲 王璐璐 郑勇 刘清华 张雅洁关键词:大蒜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大蒜素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模型组、小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及中剂量治疗组均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小、中剂量预防组于造模开始分别给予大蒜素11、22 mg/(kg·d)灌胃,中剂量治疗组则于造模后第5周给予大蒜素22 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溶剂对照组给予等量植物油灌胃及腹腔注射,共8周。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ALT、AST、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变性、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并进行评分。结果各组血清ALT、AST比较,模型组>小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中剂量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均<0.05。各组血清TGF-β比较,模型组>小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中剂量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均<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小、中剂量预防组及中剂量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结构比较完好。各组肝细胞变性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评分比较,模型组>小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中剂量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等剂量的大蒜素可较好地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可能与其降低TGF-β表达及减少肝细胞变性有关。 叶静 周晓明 张立 王璐璐 刘清华关键词:大蒜素 肝纤维化 甲状腺癌中ret/ptc癌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ret原癌基因活化形式ret/ptc癌基因在甲状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判断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应用RTnPCR方法检测了37例甲状腺癌ret/ptc癌基因的表达,包括乳头状癌为26例,滤泡癌8例,髓样癌2例,未分化癌1例。结果26例甲状腺乳状癌中有11例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42.3%,8例滤泡癌、2例髓样癌和1例未分化癌均表达为阴性。组织学观察显示,ret/ptc阳性组病例多伴有淋巴细胞浸润(63.6%),显著高于阴性组病例(20.0%,P<0.05),临床病理资料显示,患者发病年龄平均为28.9岁,显著低于阴性组病例的45.9岁(P<0.05),而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随访结果表明在复发病例中无ret/ptc阳性表达病例。结论我们认为ret原癌基因的活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具有ret/ptc癌基因阳性表达的患者一般发病年龄较小,肿瘤恶性程度不高,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可作为临床上诊断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周晓明 张国昌 李锋 赵瑾 李洪安 蒋金芳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大蒜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单胺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酶-单胺氧化酶(MAO)的影响,探讨大蒜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以MTT法检测大蒜素作用下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 time RT-PCR检测肝星状细胞的MAO m 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的MAO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HSC-T6大蒜素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增殖抑制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O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并且大蒜素浓度增高时,MAO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则逐渐下调,DATS高浓度实验组(24μg/ml)对MAO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对HSC-T6的增殖和MAO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且对MAO的表达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可为临床开发抗肝纤维化的新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周晓明 杨志勇 王璐璐 郑勇 张雅洁 刘清华关键词:大蒜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单胺氧化酶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