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捷 作品数:27 被引量:72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因子图的分布式变分稀疏贝叶斯压缩感知 被引量:3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因子图的分布式变分稀疏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该算法利用因子图和变分方法将全局感知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局部问题,通过认知用户邻居间的置信传播实现"软融合",使每个认知用户能够获得全局最优估计。且充分利用邻居间传递的信息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二维相关性,提高认知用户在低信噪比下的感知性能。同时,算法在迭代过程中自适应地删除不收敛的超参数及对应的基函数,降低通信负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采样率和低信噪比下有较好的感知性能。 朱翠涛 杨凡 汪汉新 李中捷关键词: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因子图 采用DDPG的联合波束成形和功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现有波束成形算法性能,大程度依赖信道状态信息质量而不适用于快速变化的实际系统和忽略功率控制问题,导致用户间干扰严重,从而降低通信链路频谱效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联合波束成形和功率控制算法,在无须完整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对波束成形矩阵和功率控制问题进行联合求解。同时提出信息交互协议利于基站了解环境信息,并设计集中式训练分布式执行结构的双模型系统对联合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首先基站收集本地样本并上传至云端,云端接受基站上传的本地样本后,采用深度Q学习对波束成形进行设计;然后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取代深度Q学习求解功率控制问题,从而解决深度Q学习不适用于连续变量的问题。云端模型训练完成后,广播给所有基站进行分布式执行获取本地样本。仿真结果表明,在多用户通信环境中该算法的频谱效率优于传统波束成形算法和基于深度Q学习的联合波束成形和功率控制算法,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李中捷 高伟 熊吉源 李江虹关键词:波束成形 功率控制 一种用于视频中人脸检索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脸检索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视频中人脸检索的装置及方法,包括预处理模块、人脸检测模块、人脸提取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人脸索引关联模块分别与系统总线模块连接;系统总线模块再与数据接口模块连接,数据接口模块与显示模块... 张华 侯建华 江小平 李成华 陈少波 李中捷 周志涛 石英文献传递 基于迭代剔除的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系统中译码算法复杂度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剔除的多用户检测算法(RM-MPA)。首先基于串行消息传播机制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用于比较用户间的译码优势,然后在每轮迭代过后,对译码优势高的前n个用户直接进行译码并剔除,不再参与后继迭代过程,从而使后续每轮迭代的复杂度依次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译码优势用户排序和正交用户分组2种剔除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正交用户分组剔除策略的RM-MPA算法在降低译码复杂度的前提下,能够保证译码性能,同时由于每轮迭代的复杂度依次降低,也减小了译码时延。 朱翠涛 韦宁 汪汉新 李中捷关键词:多用户检测 大规模MIMO系统基于多分辨率深度学习网络的CSI反馈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快变信道环境下,采用频分双工模式下的大规模MIMO系统,用户通过反馈链路将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发送给基站,为适应信道快速变化保证系统性能,要求降低反馈时延及减少反馈开销.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分辨率信道状态信息网络(Multi-resoluti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Network,MCSINet),对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压缩及预测,能够显著减少信道状态信息捕获与反馈开销,及降低时延.MCSINet模拟信道状态信息编解码系统,采用残差网络从信道样本中学习并完成信道预测,并通过多分辨率的卷积操作以及针对不同压缩率改变网络结构,从而更好预测信道状态.实验结果表明:与LASSO,TVAL3,CSINet等方法相比,MCSINet可以显著提高恢复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具有更低的误码率,复杂度和时延. 李中捷 熊吉源 高伟 金闪基于深度学习的D2D毫米波通信中继选择 被引量:4 2020年 针对毫米波(mmWave)环境下,设备到设备(D2D)直接通信链路遇到阻碍时的中继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解决方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框架构建能够成功决策和精确预测的智能模型,并基于能量效率最大准则,实现最优化D2D中继链路选择.仿真实验采用毫米波多天线MIMO数据集对所提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中继选择方案在吞吐量和能量效率方面优于常用的基于快速频率切换的解决方案. 李中捷 吴婉敏 高伟关键词:中继选择 卷积神经网络 能量效率 Turbo码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2001年 在描述Turbo码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 ,对Turbo码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 ,通过系统仿真讨论影响Turbo码性能的一些主要因素 。 李中捷 孙洪 姚天任 D.Le Ruyet关键词:信道编码 TURBO码 迭代译码 系统仿真 信噪比 基于用户簇分布模型的三维异构蜂窝网络覆盖概率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随机几何理论分析异构蜂窝网络性能时,通常假设用户均匀分布且独立于基站。但在实际的异构蜂窝网络中,小基站一般部署在热点地区或覆盖盲区,因此,小基站与用户的空间位置存在相关性。针对三维空间中蜂窝用户以小基站为父节点的Matern簇过程和Thomas簇过程进行建模,再采用最大信号干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IR)的小区接入准则,在瑞利衰落信道下推导出下行链路的覆盖概率;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理论结果,分析用户簇过程的半径或方差、SIR门限值、小基站密度和小基站功率对覆盖概率的影响,并比较三维用户簇分布模型、三维用户均匀分布模型和二维用户簇分布模型的网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三维用户簇分布模型的异构蜂窝网络具有较好的覆盖概率。 李中捷 刘倩倩 陈燚雷基于随机几何理论的多层异构蜂窝网络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为分析多层节点覆盖的异构蜂窝网络性能,采用独立的齐次泊松点过程分别对异构网络中的各层基站分布进行了建模,选择最强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基站的接入方案,推导出多层异构蜂窝网络的覆盖概率,并且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影响整体网络覆盖概率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多层异构网络在小基站密度和发射功率处于适当值时有较好的覆盖率性能. 李中捷 黄传虎新工科背景下区块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6 2019年 "新工科"背景下做好通信专业区块链技术的线上线下教学工作,不仅关系到本科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区块链技术人才的培养.文章首先在"新工科"背景下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理念陈旧、内容贫乏、方式老套等弊端.然后针对当前存在的这些弊端,提出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MOOC新型线上线下混合交互的教学模式,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改进区块链技术的教学,从而更有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李中捷 刘天博 金闪关键词: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