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
- 作品数:114 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大肠杆菌噬菌体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该病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然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给抗生素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噬菌体因能感染特定的病原菌,杀菌速度快,对正常菌群不会造成影响,噬菌体作为抗生...
- 卢国民张灿刘军伟吴延功王浩任慧英
-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食道腺及其分泌物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该文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松材线虫南黑株系、拟松材线虫杭九株系幼虫期和成虫期食道腺和分泌物颗粒的形态以及在生活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二者的食道腺的结构以及在不同时期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幼虫期亚腹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成虫期背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食道腺分泌颗粒可分为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分泌颗粒在体积和电子密度上都存在差异.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株系间的分泌颗粒在体积上存在差异.
- 张灿张路平
- 关键词: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分泌颗粒超微结构
- 皮下及气囊途径接种噬菌体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评价噬菌体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分别对噬菌体皮下及气囊接种途径下雏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防治用的噬菌体悬液对雏鸡是安全的,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前12h给雏鸡气囊接种4×108pfu噬菌体,雏鸡的死亡率由80%降至10%,而在感染前3h皮下接种相同剂量的噬菌体,雏鸡的死亡率由80%降至40%。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囊接种更能有效预防雏鸡大肠杆菌感染。
- 王元超张培东邹玲刘文华张灿任慧英
-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病噬菌体皮下接种
- 一种驴源大肠杆菌噬菌体的解聚酶Dp14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驴源大肠杆菌噬菌体的解聚酶Dp14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解聚酶Dp14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成功表达和纯化了噬菌体解聚酶Dp14,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浓度越...
- 刘文华马宇马瑞雪张灿邹玲张晓轩赵健超吴莹
- 一株马流产沙门氏菌噬菌体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广谱的杀菌能力的马流产沙门氏菌噬菌体及其应用,所述噬菌体的拉丁文名为被命名为DS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093,于2019年1月18日被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学中心。...
- 任慧英宋鹏刘文华张灿邹玲童建华王威
- 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IFAT)检测猪附红细胞体
- 用抗猪附红细胞体的单克隆抗体,对48份疑似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病猪猪血进行免疫荧光检测, 并与血涂片铍检及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FAT检测的阳性率为62.5%,与PCR检测阳性率为 64.59%基本相符,比血涂...
- 朱绍辉单虎吴延功张浩张灿秦晓冰
-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间接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
- 抗生素替代品在动物养殖业中的前景
- 抗生素在人和动物疾病治疗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在动物养殖中的广泛应用,耐药性病原菌不断出现,并带来了动物性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开发抗生素替代品必然成为新的研究趋势.本文从抗...
- 卢国民孙虎芝张灿任慧英
- 关键词:动物医学免疫作用肠道菌群生长促进剂
-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 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ozoonis EH)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俗称黄疸性贫血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等,本病以发热、贫血和怀孕母猪的流产为特征,也可能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不同交叉症状,该病治愈率...
- 张浩单虎吴延功张灿秦晓冰张守富任晓宇简秀岩
-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病体外培养附红体病红细胞膜
- 一种以壳寡糖为佐剂负载大肠杆菌菌毛黏附素的鸭疫里默氏菌菌影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壳寡糖为佐剂负载大肠杆菌菌毛黏附素的鸭疫里默氏菌菌影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将从鸭源大肠杆菌克隆得到的编码fimA黏附素亚单位的<i>pilA</i>基因与噬菌体PhiX174...
- 刘文华刘宗柱任慧英张灿邹玲
- 大肠杆菌噬菌体Bp4尾部蛋白在宿主识别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研究大肠杆菌噬菌体Bp4尾部蛋白中的假定蛋白gp10、尾丝蛋白gp11和尾刺蛋白gp13在噬菌体吸附宿主菌中的作用,本研究经PCR扩增gp10、gp11和gp13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coldTF中,构建重组质粒pcoldTF-gp10、pcoldTF-gp11、pcoldTF-gp13,并分别在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经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各重组蛋白均获得了表达。将获得的各尾部蛋白纯化后分别4次免疫家兔,获得的各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anti-gp10、anti-gp11、anti-gp13)经琼脂双向扩散试验测定效价,分别为1:4、1:8、1:8。将各尾部蛋白与O;血清型大肠杆菌孵育10 min后,加入噬菌体Bp4增殖液进行竞争吸附试验,5 min后利用双层平板法检测并计数噬菌斑,计算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的相对吸附率;分别将各多克隆抗体与噬菌体孵育5 min以阻断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的吸附,再加入大肠杆菌5 min后采用上述双层平板法检测并计数大肠杆菌的噬菌斑,计算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的相对吸附率。尾部蛋白竞争吸附试验结果显示,gp13组中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的相对吸附率为0,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gp10组和gp11组中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的相对吸附率均为100%,均与对照组无差异,表明gp13能有效抑制噬菌体Bp4对宿主菌的吸附,而gp10和gp11则无此抑制作用。抗体阻断吸附试验结果显示,anti-gp11和anti-gp13组中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的相对吸附率均为0,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5);而antigp10组与对照组中噬菌体对宿主菌的相对吸附率均为100%,表明anti-gp13和anti-gp11均能够完全阻断噬菌体对宿主菌的吸附,而anti-gp10对其的吸附无阻断作用。上述结果首次证实大肠杆菌尾部蛋白gp13是大肠杆菌噬菌体Bp4吸附宿主菌的关键蛋白,本实验为研究噬菌体Bp4的感染机制及拓宽该噬菌体的宿主谱奠定了基础。
- 李兴健孙蓉蓉张灿刘文华邹玲任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