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正火温度对H13热作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利用箱式电阻炉在不同温度下(1000,1 050,1 100,1 150 ℃)对H13锻坯试样进行正火处理,并进行了后续等温退火和淬回火处理,研究了正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正火处理能明显改善...
- 韩亚辉李长生任津毅贺帅金鑫王煜
- 关键词:H13钢正火处理晶粒尺寸带状偏析
- 真空电渣重熔炉发展前景的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真空电渣重熔炉是在真空电弧重熔炉和气体保护电渣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冶炼高性能合金的特殊真空重熔冶金装备。真空电渣重熔炉冶炼的钢种和合金有优质合金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耐蚀合金,铝、钛、银等合金。介绍了真空电渣重熔炉的工作原理,冶金特点,比较了真空电弧重熔、普通电渣重熔和真空电渣重熔的钢材的冶炼成本、冶金质量和性能,并讨论了真空电渣重熔炉的应用前景。
- 刘喜海徐成海单丹阳陈丽华李杰刘景远金鑫贾维国
- 冷轧双相钢再加热过时效热处理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提升DP590冷轧双相钢综合力学性能,利用CAS-300Ⅱ型连退模拟试验机,通过模拟退火实验,研究了冷轧双相钢再加热过时效工艺(R-OA工艺)中,不同再加热温度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冷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的组织性能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R-OA工艺较传统工艺相比,马氏体周围有较多M-A岛组织;R-OA工艺再加热温度超过350℃时,实验钢屈服强度小于290 MPa,屈强比0.42,抗拉强度超过701 MPa,延伸率大于31.8%。
- 霍刚金鑫李振兴李长生
- 关键词:冷轧双相钢M-A岛
- 激光焊接对汽车用双相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进入21世纪,由于能源危机和低碳节能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汽车工业正在经受着不断的革新和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是提高汽车冲撞安全性能。汽车用钢高强度化和激光焊接技术的使用能够在实现汽车轻量化的同时提高汽...
- 金鑫
- 关键词:激光焊接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回火加热速率对3Cr2MnNiMo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研究了快速加热回火(300 ℃/s)对3Cr2MnNiMo 钢碳化物形态分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速加热回火(1 ℃/s)对比,快速加热回火有利于获得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提高回火加热速率,延迟了位错的回复,...
- 任津毅李长生韩亚辉贺帅金鑫王煜
- 关键词:碳化物显微硬度
- 冷轧双相钢不停炉连续退火生产工艺改进
- 2016年
- 不停炉生产冷轧双相钢是控制成本、提高合同交付率的关键技术。对某钢厂连续退火机组生产双相钢前必须停炉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改进,结果表明,连续退火机组TV值越小,过时效段降温速度越快;降低快冷段出口温度可显著地降低过时效温度。通过对生产组织的优化,实现了不停炉生产冷轧双相钢。
- 霍刚金鑫李振兴李长生刘晓峰
- 关键词:冷轧双相钢连续退火
- DP590冷轧板热处理工艺优化实验研究
- 2016年
-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两相区温度、冷却速率、过时效温度对DP590冷轧板组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却速率为30℃/s,过时效温度为330℃时,奥氏体相变成马氏体的量大大减少;DP590最佳热处理工艺为两相区温度780℃、快冷速率60℃/s、过时效温度280℃。
- 霍刚金鑫李振兴李长生
- 关键词:冷轧板双相钢正交试验
- 加热速率对Cr8Mo2SiV冷作模具钢奥氏体化过程的影响
- 以高碳中铬的Cr8Mo2SiV 莱氏体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采用Formastor-FII 相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加热速率下退火态钢的奥氏体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率由2 ℃/min 增大至40 ℃/min...
- 贺帅李长生韩亚辉任津毅金鑫王煜
- 关键词:冷作模具钢奥氏体化
- 弯辊力和中间辊横移对六辊冷轧机辊间变形影响
- 基于影响函数法,建立了六辊冷轧机工作辊与中间辊协调变形计算模型,研究了弯辊力,中间辊横移对工作辊与中间辊协调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辊弯辊力的改变使辊间边部协调变形产生较大变化,但中部变化不明显.增加中间辊弯辊力可有效...
- 金鑫彭良贵李长生陈金山李晓刚刘天武
- 关键词:影响函数法弯辊力
- 回火加热速率对3Cr2MnNiMo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研究了快速加热回火(300℃/s)对3Cr2MnNiMo钢碳化物形态分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速加热回火(1℃/s)对比,快速加热回火有利于获得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提高回火加热速率,延迟了位错的回复,这种延迟作用增加了碳化物形核位置,提高碳化物的形核速率和弥散程度,随着回火保温时间的延长会弱化加热速率的影响。当回火温度为660℃、保温时间为1 s时,加热速率从1℃/s提升至300℃/s,试样硬度提升53.3 HV;回火时间延长至1 800 s、300℃/s加热速率下的试样硬度比1℃/s加热速率下的试样硬度值高9.4 HV。
- 任津毅李长生韩亚辉贺帅金鑫王煜
- 关键词:碳化物显微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