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举

作品数:78 被引量:91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天文地球
  • 4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8篇陡山沱组
  • 26篇化石
  • 15篇元古代
  • 15篇震旦
  • 14篇新元古代
  • 14篇埃迪卡拉系
  • 13篇生物群
  • 12篇埃迪卡拉纪
  • 11篇疑源类
  • 10篇地层
  • 10篇生物地层
  • 8篇瓮安生物群
  • 8篇峡东地区
  • 7篇陡山沱期
  • 7篇微体
  • 7篇层序
  • 6篇地层序列
  • 6篇造山带
  • 6篇震旦系
  • 6篇生物地层序列

机构

  • 59篇中国地质科学...
  • 2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9篇吉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南...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南京地质矿产...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地质科...
  • 1篇乌普萨拉大学

作者

  • 78篇刘鹏举
  • 38篇尹崇玉
  • 32篇高林志
  • 31篇唐烽
  • 20篇王自强
  • 17篇陈寿铭
  • 10篇尚晓冬
  • 9篇柳永清
  • 7篇杨犇
  • 4篇孙晓猛
  • 4篇郝福江
  • 3篇张传恒
  • 3篇李猛
  • 3篇段吉业
  • 3篇孙跃武
  • 3篇张梅生
  • 3篇万传彪
  • 3篇张德军
  • 2篇刘燕学
  • 2篇张元动

传媒

  • 13篇地质学报
  • 8篇地球学报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6篇地质论评
  • 4篇科学通报
  • 4篇古生物学报
  • 4篇微体古生物学...
  • 3篇现代地质
  • 3篇地层学杂志
  • 3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地质通报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6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珊瑚目的地史分布与化石组合
2001年
异珊瑚化石始发现于早泥盆世 ,早石炭世为鼎盛时期 ,至早二叠世末全部绝灭。本研究将异珊瑚划分为 4个化石组合 ,并对异珊瑚的起源、分布及迁移规律及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讨论。化石组合由老至新分别为 :早泥盆世 Tetraphyllia组合 ;晚泥盆世 Oligophylloides-H eterophyllia组合 ;早石炭世 Pentaphyllia-H exaphyllia-Radiciphyllia 组合 ;早二叠世 Dichophyllia-H eterophyllia-H exaphylloides组合。并指出异珊瑚属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的生物类群 。
彭向东刘鹏举林英铴
关键词:地史分布化石组合早石炭世早二叠世生态环境
贵州瓮安震旦系陡山沱组磷酸盐化生物群特征及新材料与新认识
本文通过新发现的化石材料,对以往瓮安生物群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如下进展:(1)根据所发现的具出芽构造及似脱囊开裂构造的球状化石,指出瓮安生物群中大量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多源的,即有早期后生动物的休眠...
刘鹏举
关键词:瓮安生物群
宜昌三斗坪地区南华系化学蚀变指数特征及南华系划分、对比的讨论被引量:60
2006年
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最早作为判别源岩区化学风化程度的指标而提出,随后又应用于对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判定。化学蚀变指数的表达式为CIA=n(Al2O3)/[n(Al2O3)+n(CaO^*)+n(Na2O)+n(K2O)]×100。CaO^*代表硅酸盐中的CaO,n(CaO^*)=n(CaO)-n(CO2,方解石)-O.5·n(CO2,白云石)-10/3·n(P2O5)。化学蚀变指数研究样品的选取极为重要,最佳岩性为细碎屑岩,需要清除成岩过程中钾交代作用的影响。用成分变异指数(ICV)来判别沉积再循环作用和沉积物成分被改造的程度。用A—CN—K三角图解来判别物源区的源岩性质和样品钾交代的特征及其风化趋势。宜昌三斗坪地区南华系CIA研究表明:该区南华系下统莲沱组下部的CIA值在50~65之间(干燥寒冷),上部为65~75之间(温暖潮湿)和顶部为55~60之间(干燥寒冷);南华系上统南沱组的CIA值基本在60~65之间(干燥寒冷),近顶部两个样品的CIA值达70(温暖潮湿)。上述CIA值变化表明本区南华纪经历自老到新由冰期干燥寒冷-间冰期温暖潮湿-冰期干燥寒冷沉积环境的变化过程。本文据此提出了新的扬子古陆南华系新的划分和对比方案。
王自强尹崇玉高林志唐烽柳永清刘鹏举
关键词:钾交代新元古代南华系莲沱组
寒武纪早期微小球状疑源类Yurtusia uniformis的藻类学亲缘关系与生命周期
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过渡时期(前寒武纪–寒武纪)地球生物圈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微体生物群方面,同埃迪卡拉纪大型具刺疑源类相比,寒武纪初期的疑源类个体更加微小,直径仅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他们形态各异,具有刺状突起等精美装饰...
尚晓冬刘鹏举Ma?gorzata Moczyd?owska杨犇
关键词:疑源类寒武纪早期亲缘关系生命周期
瓮安生物群中管状化石生物学属性的新解释
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约609 Ma)的磷酸盐化微体化石保存了精美的细胞-亚细胞结构,为研究后生动物的起源及早期演化过程提供了实证材料。前人曾将其中一类管状化石与刺细胞动物进行对比,并认为其可能代表了早期动物演化的...
孙玮辰尚晓冬刘鹏举殷宗军朱茂炎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瓮安生物群管状化石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疑源类生物地层序列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自下而上可分4个岩性段:第1段为1.5-5m具帐篷和板裂构造的'盖帽白云岩';第2段是90-120m白云质灰岩夹黑色页岩,富含燧石结核;第3段为40-70m的白云岩夹燧石层和燧石结核;第4段10...
尹崇玉刘鹏举陈寿铭唐烽高林志王自强
关键词:疑源类生物地层陡山沱期埃迪卡拉系峡东地区
层序的成因及层序地层格架被引量:14
2001年
层序的成因是沉积基准面变化所引起的 ,沉积基准面是全球性海平面变化、构造升降、沉积物供应和气候四个因素耦合作用导致的。通过对同位素测年、生物地层对比、层序成因、层序地层对比及层序界面性质五个方面的讨论 ,指出层序地层格架不是一个等时地层格架 ,不能作为全球对比的标准 ,它所体现的主要是沉积作用和沉积地层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规律。
刘鹏举王成文孙跃武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海平面变化气候沉积物
华南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燧石条带中微体化石拉曼分析及化石埋藏学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华南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中的燧石条带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微体化石,其成因还并不清楚。本文通过运用激光拉曼光谱仪、透射光显微镜对湖南张家界上斜坡相区田坪剖面陡山沱组下部泥质白云岩中燧石条带和其中保存的微体化石及赋存基质矿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体化石由残留的有机碳质构成并保存了精细的形态特征,均呈较弱的结构序列或组织特征,具有中等偏弱的成熟度。微体化石经历了中等级别的热改造,程度稍高于三峡地区标本,可能反映了更深的化石埋藏深度。赋存微体化石的硅质基质的矿物相识别为CT型蛋白石(opal-CT)与石英共存的过渡阶段和隐晶质石英,记录了自CT型蛋白石向石英的硅质相转变序列。孔隙水中的硅质以蛋白石的形式优先沉淀于微生物体周围,蛋白石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少,并转变成为更稳定的隐晶质石英。本次研究中薄层燧石条带的成因类似于三峡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成因,形成于沉积物的微生物硫酸盐还原带。由微环境中的硫酸盐还原作用与黄铁矿的沉淀而引起局部pH值降低,导致方解石溶解与硅质沉淀,从而促使微体化石以有机质的形式特异保存于陡山沱组燧石条带中。
尚晓冬刘鹏举柳雷
关键词:微体化石拉曼光谱埃迪卡拉系
华北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的深水沉积被引量:15
2003年
对燕山沉降带中元古代的沉积相,有关学者大多定位于以滨海-浅海相为主体。根据在冀北地区的研究,于中元古代团山子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中发现大量深水沉积,主要有硅质页岩、含锰页岩、深水浊积岩及各种碳酸盐岩溶解相的系列沉积等。这对于深入研究燕山裂陷槽发展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段吉业刘鹏举
关键词:裂陷槽深水沉积
湖北峡东地区牛坪剖面埃迪卡拉系碳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对湖北宜昌埃迪卡拉系牛坪剖面碳酸盐岩进行了高精度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测定。碳同位素演化趋势研究表明,牛坪剖面陡山沱组与灯影组下部存在2次碳同位素负漂移和3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正漂移。负漂移分别位于陡山沱组底部(EN1)和陡山沱组中部(EN2),δ13C值分别降低到-3.6‰、-2‰。正漂移分别位于陡山沱组下部(EP1)、上部(EP2)以及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界线处(EP3),δ13C分别上升到6.7‰、7.1‰、8.2‰。牛坪剖面埃迪卡拉系δ13C的演化趋势可与黄陵背斜周缘埃迪卡拉系碳同位素演化趋势对比,表明至少区域上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学在埃迪卡拉系划分和对比中具有重要意义。
陈寿铭尹崇玉刘鹏举李猛
关键词: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碳同位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