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兰艳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一步法
  • 3篇吡咯
  • 3篇聚吡咯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合成
  • 2篇一步法合成
  • 2篇纳米
  • 2篇金属
  • 2篇金属纳米
  • 2篇金属纳米粒子
  • 2篇壳聚糖
  • 2篇复合膜
  • 1篇电容
  • 1篇二氧化锰
  • 1篇复合材料
  • 1篇复合材

机构

  • 3篇武汉工程大学

作者

  • 3篇李亮
  • 3篇李兰艳
  • 2篇郑华明
  • 2篇刘仿军
  • 2篇高大志
  • 1篇王牌

传媒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阴极表面一步法合成聚吡咯-壳聚糖-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吡咯-壳聚糖-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溶于0.01-1mol/L硝酸溶液中,得到溶液A,溶液A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5%;2)向溶液A中加入吡咯单体与二价金属盐...
李兰艳李亮刘仿军郑华明高大志
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5
2013年
聚吡咯制备简便、电导率可控,且比电容高、稳定性好、易于跟其他材料复合,是导电聚合物中一种颇具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结合二氧化锰成本低、比表面积大、可逆性高、电化学性能稳定、环境友好等优点,采用一步法成功制备了聚吡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等测试,对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且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A/g时,所合成的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电容比聚吡咯大几十倍,达到559F/g,并且保持率达到98.64%,表明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良好的可逆性和优秀的稳定性,与其他同类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对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李亮李兰艳王牌
关键词:聚吡咯聚吡咯一步法电容
阴极表面一步法合成聚吡咯-壳聚糖-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吡咯-壳聚糖-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溶于0.01-1mol/L硝酸溶液中,得到溶液A,溶液A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5%;2)向溶液A中加入吡咯单体与二价金属盐...
李兰艳李亮刘仿军郑华明高大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