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秀
- 作品数:24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从美国治理会计造假谈如何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 2004年
-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与财务管理工作相关的法规、制度得不到切实可行的贯彻执行。财务工作秩序混乱以及财务报告或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甚至导致决策失误。
- 孟祥秀
-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会计造假
- 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涉港澳台民商事诉讼中的适用
- 2007年
- 不方便法院原则是英美法系国家在不方便审理案件时,拒绝行使管辖权的一项基本原则。而我国内地的管辖制度,决定了内地法院审理某些具有管辖权的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极为不便,而司法实践的发展与混乱也亟须立法的肯定与规范,使得该原则在中国也具有了适用的必要性和规范的紧迫性。从目前所成就的条件来看,该原则在涉港澳台民商事诉讼中的适用也是可行的。
- 张建孟祥秀
- 关键词:不方便法院原则管辖权涉外民商事案件
- 构建和谐网络的法治思考被引量:3
- 2008年
- 构建和谐网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网络的构建离不开法治。世界各国都注重以立法的形式对网络进行管理。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关于和谐网络的立法,将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 孟祥秀
- 关键词:和谐社会
- 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法学精英教育被引量:9
- 2010年
- 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基础问题。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应为法学精英教育,法学精英教育不能单纯以数量多寡来判断,其本质上应是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完美结合。法学精英教育要求在师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兼顾学生法学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 孟祥秀
- 关键词:法学教育改革精英教育
- 对我国上市公司重整制度的法律思考被引量:5
- 2004年
- 上市公司大面积的持续性亏损令人触目惊心,我国现行破产法却没有明确规定破产重整制度,正在修订的破产法草案规定了重整制度,但其适用对象涵盖了一切法人,不能适应规范上市公司重整的特殊情况。文章从上市公司重整制度的概述和作用入手,分析了我国在上市公司重整方面的尝试及当前和解整顿制度的不足,并对各国公司重整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我国上市公司重整制度提出立法建议。
- 孟祥秀张鹏
- 关键词:上市公司公司重整制度
- 返券销售的不正当竞争性被引量:1
- 2005年
-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对于不正当竞争的内涵和外延,立法上和学术界的见解不尽相同.例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认为:"凡在工商业事务中违反诚实的习惯做法的竞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巴黎公约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大多数国家在其一般条款中都采取了相同或者近似的界定.在没有特别立法而实行判例法的国家,法院也采取"诚实原则"或"市场道德"之类的术语界定不正当竞争.
- 张鹏孟祥秀
- 关键词:巴黎公约不正当竞争行为判例法一般条款返券工商业
- 关于华侨国内权益保护的思考被引量:5
- 2007年
- 目前,我国对华侨国内权益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侵害华侨在国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制定华侨国内权益保护法已是势在必行。华侨权益保护法应着重于对华侨政治权益、财产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权益、出入境权益等的保护。
- 孟祥秀张建
- 关键词:华侨权益保护
- 双语教学的表象与完善——以国际经济法课程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国际经济法课程的内在逻辑需求及国际经贸实践对国际经济法律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国际经济法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但是透过目前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表象,可以发现提高和完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亟待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 董书萍孟祥秀
- 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经济法
- 信息化背景下小组专题合作学习及其考评机制探究——以电子商务法课程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信息化背景下,小组专题合作学习是构建学习型课堂的有效途径。小组专题学习模式要以自主探讨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问题导向为主线推动小组成员深度学习。为检验学习效果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小组专题学习的考评机制将个体小组成员的成绩与其所在小组成绩挂钩,小组成员最终的专题成绩要在确定小组得分和小组成员基础成绩的基础上确定。
- 孟祥秀
- 关键词:考评机制电子商务法
- 权利的呼唤——物权法确认拾得人权利的法哲学思考
- 2005年
- 有关遗失物制度中的争论历时已久 ,焦点在于是否确认拾得人的取得所有权和报酬请求权 ,但各种学说并未从法哲学角度阐释其依据。文章从道德与现实的关系。
- 张鹏孟祥秀
- 关键词:拾得人法哲学报酬请求权遗失物物权法新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