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长彦

作品数:31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张夏组
  • 4篇地层
  • 4篇遗迹化石
  • 4篇煤层气
  • 4篇化石
  • 4篇采空
  • 4篇采空区
  • 3篇地层学
  • 3篇煤矿
  • 3篇煤系
  • 3篇勘探
  • 3篇寒武系
  • 3篇二氧化碳
  • 3篇抽采
  • 2篇倒扣
  • 2篇地质
  • 2篇电池
  • 2篇电化学
  • 2篇顶板
  • 2篇顶板条件

机构

  • 31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煤田地...
  • 1篇贵州理工学院
  • 1篇山西能源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新疆科林思德...

作者

  • 31篇孙长彦
  • 11篇王敏
  • 7篇齐永安
  • 6篇夏大平
  • 6篇苏现波
  • 5篇王乾
  • 4篇郭红玉
  • 4篇李振峰
  • 4篇代明月
  • 3篇郑伟
  • 3篇宋金星
  • 2篇王明中
  • 2篇王蔚
  • 2篇孙凤余
  • 2篇史广山
  • 2篇肖同强
  • 2篇王婷婷
  • 2篇王小明
  • 2篇常玉光
  • 2篇白万备

传媒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煤炭转化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煤矿安全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河南教育(高...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洛阳龙门石窟上寒武统崮山组的生物扰动特征
@@洛阳龙门石窟上寒武统固山组以鲡粒灰岩、生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出露地层厚约120m,其下部厚16.5m的薄层状泥晶灰岩与白云质灰岩交互沉积层段中发育了大量的生物扰动构造。
王敏齐永安李妲孙长彦
关键词:洛阳龙门石窟
薄煤层坚硬顶板条件下采空区后方卧底充填的开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煤层坚硬顶板条件下采空区后方卧底充填的开采方法,通过单元充填或间隔条带充填技术,将卧底块段或卧底条带的矸石直接充填到充填单元或充填条带的回采空间里,从而实现井下矸石的就地充填,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李振峰贾后省肖同强李红斌孙长彦
西山煤田山西组震积岩特征及其煤系气勘探开发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太原市西山煤田山西组地质勘探历程较早,但煤层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投产的煤层气井不断增加,但整体产气量并不理想。西山煤田山西组2煤顶板、3煤顶板和1煤底板分别发育有3层震积岩,为查明震积岩特征及其煤系气勘探开发意义,开展了露头系统观测和室内测试分析。结果表明:①山西组共识别出同沉积断裂层、震积角砾岩、阶梯状小断层、震褶岩、液化均一层、球枕状构造、泄水构造、生物逃逸构造等8种震积构造,3层震积岩具有不同的垂向序列;②早二叠世晚期频发的地震事件对泥炭沼泽演化具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破坏了地壳沉降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的平衡,使得泥炭沼泽的可容纳空间减少,由此造成了泥炭沼泽的消亡,地震事件是造成山西组煤层相对较薄且分布极不稳定的主因;③2煤顶板震积岩形成于泥炭沼泽演化末期,总有机碳含量为1.22%~13.73%,平均为4.51%,是较好的烃源岩;孔隙度为2.53%~7.81%,平均为4.22%,地震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小断层、震积角砾岩等构造增大了泥页岩的孔隙度,为煤系气的赋存提供了空间,为其运移提供了通道;脆性矿物含量为32.1%~75.9%,平均50.6%,震积岩可改造性较强;④在煤系气开发中,2煤可与顶板震积岩联合改造,这种联合改造可充分利用煤层的气资源优势和震积岩的可改造优势,突破以往在煤层中建立流态运移产出通道的技术瓶颈。
孙长彦杨宗楠杨恒
关键词:震积岩地质勘探
煤层气井地联合抽采全过程低负碳减排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3年
“双碳”目标的实现与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迫切需要新技术。在对煤层气开发与CCUS技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煤层气生物工程为依托,探讨和展望了地面煤层气开发、煤矿瓦斯抽采以及采空区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低负碳减排关键技术。地面煤层气开发阶段,将煤层气开发转化为煤系气开发、将常规水力压裂转化为大规模缝网改造是实现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的有效途径;将液相CO_(2)和微生物发酵液作为储层改造的工作液,在实现煤系三气储层一体化缝网改造的同时又实现了微生物与CO_(2)联作下的增气增压、储层改性、CO_(2)驱替甲烷等多重增产效应,为煤层气增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达到低碳减排目的;此外,通过CO_(2)的生物甲烷化和同步地质封存实现了负碳减排。可见,对于煤层气开发而言,CO_(2)可以促使其增产;对于CO_(2)封存而言,煤储层是其最佳归宿。由此,地面煤层气开发实现了“一低两负”的碳减排。在井下瓦斯抽采阶段,根据硬煤的造缝增透增产、软煤的增容增透增产机制以及相关理论,提出了第1代水力强化技术——水力压裂和第2代水力强化技术——钻冲压一体化增透增产技术、三堵两注固液两相封孔技术、老孔修复增透和下向孔智能排水排粉气驱增产技术。这一技术体系实现了瓦斯由“抽得出”向“抽得快、抽得省、抽得净、抽得纯”转变,大幅提升瓦斯抽采的质和量,获取低碳能源,达到减少甲烷排空与碳减排的目的。同时,研发了能够准确测定瓦斯含量的钻取一体化密闭取心装置,建立了基于低速非线性渗流的煤层渗透性评价技术。在采空区煤层气开发阶段,粉煤灰将成为强化煤层生物气产出、充填采空区减沉和实现CO_(2)矿化封存的首选材料。在具备圈闭条件的采空区首先注入菌液、少量粉煤灰和CO_(2)实现煤和CO_(2)的微生物甲烷化,以此
苏现波赵伟仲王乾于世耀王乾宋金星王小明宋金星伏海蛟王小明夏大平郭红光鲍园郭红玉黄津
关键词:煤矿瓦斯抽采
基于低负碳减排的深部煤系气一体化开发技术路径被引量:5
2023年
加快推进深部煤系气的商业化开发进程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部煤系气赋存地质特征,以煤系气一体化开发为出发点,论述采用复合压裂液对煤系气储层进行一体化缝网改造,建立集煤系气增产与CO_(2)同步封存为一体的低负碳减排技术体系,形成深部煤系气一体化开发技术路径。随着埋深和地层压力增大,深部煤系各类储层中游离气含量增加,煤系页岩气、致密气及水溶气资源贡献逐渐增大,煤系气总资源量增加。相较于煤储层,泥页岩层和致密岩层的可改造性强、敏感性弱,实施一体化改造,在泥页岩层和致密岩层中更容易建立可以长期维系的流体运移产出缝网通道,克服煤储层极易伤害的不足。液相CO_(2)前置液具有比水基压裂液更强的造缝能力,在深部储层条件下处于超临界态,可通过对储层萃取改性实现增解、增扩、增透和防水锁等增产效应;在储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通过与CH4竞争吸附强化煤系气产出;液相CO_(2)吸附也可诱发煤岩体膨胀形成微裂缝,进一步沟通基质孔隙和压裂裂缝,促进气体由扩散运移转为渗流运移。液相CO_(2)的多重增产效应可以为煤系气这一低碳能源的商业化开发提供支撑,且注入的CO_(2)能够以吸附、游离和溶解态封存于煤系各类储层,因此,基于液相CO_(2)前置液的一体化开发技术属于低负碳减排技术。作为携砂液,水基低伤害压裂液的毛细管压力较低,具有更强的造缝能力,可有效抑制储层水锁和速敏伤害。建立了以煤系力学地层学为指导的储层评价方法,在煤系页岩气和致密气发育的多煤层区可优选宜采用直井/丛式井煤系气一体化开发的甜层和甜段,在煤系页岩气和致密气不发育的单一厚煤层区可优选水平井层位,实现地质—工程一体化和一井一法。通过分层(段)多簇不均匀射孔、大排量、�
苏现波王乾于世耀赵伟仲王小明王小明陈明王一兵孙长彦孙长彦邹成龙张双斌张双斌谢相军
河南登封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米级旋回及其演化被引量:4
2013年
河南登封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是一套167m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出露连续且完整,发育以微生物岩主导和以后生动物扰动灰岩主导的两种米级旋回类型。通过对米级旋回的演化及其沉积学和古遗迹学特征分析,张夏组自下而上由以微生物岩主导的米级旋回逐渐让位于以后生动物扰动灰岩主导的米级旋回;沉积体系由无鲕粒滩的碳酸盐岩台地逐渐向发育厚层鲕粒滩的碳酸盐岩台地演化;沉积环境从潮下低能深水演变为开阔台地,并逐渐变浅形成鲕粒滩、局限台地;沉积岩类型从叠层石、凝块石灰岩等微生物岩逐渐变化为生物碎屑灰岩、生物扰动灰岩和含生物扰动鲕粒灰岩。
齐永安孙长彦王敏李妲代明月
关键词:岩石地层微生物岩沉积环境演化张夏组寒武系
Marcaronichnus: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鲕粒灰岩中机会种留下的遗迹化石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纯净的鲕粒灰岩中存在着数量庞大、种类单一的遗迹化石Macaronichnus(通心粉管迹),这种现象在过去的研究中鲜有报道。一般认为,鲕粒灰岩发育在高能动荡环境中,而这种造迹生物却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
李妲齐永安王敏孙长彦张盼盼
关键词:鲕粒张夏组
文献传递
基于光电化学的富有机质废水的水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光电化学的富有机质废水的水解装置,包括水解产酸罐,水解产酸罐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气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蓄水池,蓄水池内设置有送水泵,出气口连接出气管,出气管连接气体收集罐;水解产酸罐的内壁上...
孙长彦王婷婷王邦宁魏英凯位然坤弋翔宇宋阁浚苏现波赵伟仲程驰
洛阳龙门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下部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9
2012年
洛阳龙门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为一套富含生物扰动的薄层微晶灰岩和厚层鲕粒灰岩沉积,根据沉积学和遗迹学特征,从中识别出6个遗迹组构,从下到上依次是:潮下低能碳酸盐岩台地中的Planolites montanus遗迹组构,潮下浅水较高能碳酸盐岩台地中的Palaeophycus tubularis-Thalassinoides horizontalis遗迹组构,高、低能交替的滨岸浅滩或开阔台地滩间坪或滩前沉积中的Skolithos linearis-Planolites montanus遗迹组构,深水低能开阔台地沉积中的模糊生物扰动遗迹组构,高能鲕粒浅滩中的Macaronichnus segregatis遗迹组构和潮下低能局限台地环境中的Palaeophycus heberti遗迹组构.龙门地区张夏组由无鲕粒滩的碳酸盐岩台地逐渐向发育厚层鲕粒滩的碳酸盐岩台地演化,沉积环境从滨岸浅滩逐渐演变为无鲕粒滩的开阔台地,并随着海退由深水、开阔台地逐渐变浅形成鲕粒滩、局限台地.
齐永安王敏李妲孙长彦代明月
关键词:遗迹组构生物扰动中寒武统张夏组沉积学地层学
煤系气联合开发甜层评价方法研究
2023年
选取影响煤系气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法构建了煤系气开发甜层评价体系,其中各类储层的可改造性权重最高,资源丰度其次,可采性所占权重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对河南平顶山矿区HN-02井主采煤层所在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地层进行甜层评价,优选出15个甜层,包含煤层7层、泥页岩甜层7层、致密岩甜层1层;各甜层中,二_(1)煤、四_(2)煤及其底板炭质泥岩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四_(3)煤顶板细砂岩与泥岩、四_(2)煤底板薄煤层与炭质泥岩、下石盒子组底部泥岩具有较高的可改造性。煤系气开发阶段,优先对甜层进行射孔、压裂,有利于在有限的施工规模下提升井控范围内可采资源量、储层改造效果,进而促进煤系气高效产出。
杨宗楠孙长彦范毅刚许猛堂孙俊义余莉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